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毛澤東與反右派鬥爭

作者:

以上這些引用和說明,有助於消除人們長期以來的一個誤解,說什麼「從整風運動轉變為反右派鬥爭」。當年廣大知識界以為整風運動真是反對黨內的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特權思想,方法是和風細雨;沒想到卻來了一場暴風驟雨的反右派鬥爭。他們哪裡想得到,後來的事態發展早已在毛的設計安排中。1957年6月8日,毛在一份黨內文件《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指示》中說:「現在我們主動的整風,將可能的『匈牙利事件』主動引出來,使之分割在各個機關各個學校去演習,去處理,分割為許多『小匈牙利』,……利益極大。」這一指示是宣告反右派鬥爭正式啟動的發令槍。它說得很明白,整風運動和反右派鬥爭是一回事。期間並沒有發生「整風」向「反右派」「轉變」的問題。

反右派鬥爭又是一場整肅中國民主同盟(以及其他民主黨派)的運動。已經有研究著作指出:當年毛澤東一再加以譴責的「章羅同盟」,其實只是以章伯鈞羅隆基為主要代表的中國民主同盟的簡稱。在蘇共二十大後所出現的較為寬鬆的政治空氣之下,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鼓舞之下,民盟表現出了參與國是的空前積極性,他們兩人為主的民盟成員,提出許多善意的、可行的改善黨的領導的意見。誰能料到這正是觸怒毛澤東的「黨要擴大,政要平權。」《人民日報》當時以醒目的大字提出:「可注意的民盟動向」。

反右派鬥爭中對民盟等民主黨派的徹底攤牌,其意圖可以追溯到1945年黨的「七大」期間。1947年初在冀熱遼分局遷到林西時,我聽到分局負責人歐陽欽(楊清)作報告講過,「七大」時毛澤東在口頭報告講過這樣的話:我們戰勝蔣介石,革命成功之後,主要的鬥爭對象就是民主黨派了。毛在《論聯合政府》中說得很明白,他所主張的聯合政府,是包括國民黨、共產黨和民主同盟的。《毛澤東文集》第三卷中,收有毛在「七大」作的口頭政治報告和幾次講話,其中並沒有歐陽欽傳達的原話,卻也找到了一些可資印證的材料。

在《對〈論聯合政府〉的說明》中有這樣一段話:「這個報告,蔣介石看了最不高興,中間派看了又高興又不高興。中間派是有前途的,外國人在蔣介石不行了的時候會扶他們,他們的壯大現在對我們是無害的。但他們是動搖的,蔣介石讓步了他們就會擁護。三月一日蔣介石發表講話,羅隆基就寫文章歡迎『還政於民』;二日我們廣播了新華社記者對蔣介石講話的評論,民主同盟在十日又發表談話反對國民黨包辦國民大會。所以,他們是聽我們的,但需要我們加強領導。」(第274頁)這裡說得很清楚:「他們的壯大現在對我們是無害的」。那麼,到了「將來」,即共同的敵人蔣介石不再存在了的時候,民盟的「壯大」對「我們」就必然是有害的了。

毛澤東文集內《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口頭政治報告》中,毛還說了這樣一段話:「自由資產階級也同我們爭領導權,不要以為自由資產階級就革命得不得了,同共產黨差不多。自由資產階級也有它獨立的意見,有它獨立的政治團體,現在就是民主同盟。民主同盟里有一部分小資產階級,但主要的是自由資產階級,它有它的性質。最近《參考資料》發表的民主同盟主席張瀾先生的一篇聲明,同志們不知道看了沒有,那就是他們的立場,他的獨立的政見。最近左舜生在招待外國記者的會上,又發表一個聲明,也有他獨立的立場。現在,民主同盟在聯合政府的主張上與共產黨是一致的,國民黨說民主同盟是共產黨的友黨,我們要團結它,聯合它。但是它有它獨立的意見,它現在是『左右開弓』,區別於兩方面,進行兩條戰線的鬥爭。一方面是不贊成國民黨一黨專政;另一方面也不完全同意共產黨,它說它是站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中間。這個話說得很透徹,是對的,它自己規定了它的性質,屬於中間派。」(第306頁)

民主同盟確實像毛澤東指出的那樣,是一個有自己的獨立的政治主張的團體。他們有怎樣的政治主張呢?請注意毛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自由資產階級有更大的動搖性,但自由資產階級現在要民主,他們要他們所想的民主,因此他們是我們的同盟軍。自由資產階級在我們堅決的影響下,是能夠中立,以至於跟我們一道走的。比如對聯合政府這個口號,他們是贊成的。」(第318-319頁)毛心中十分清楚,共產黨同民主同盟雙方所要的「民主」並不是同一個概念,並不是一回事。《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結論》中,毛就把這兩種民主的區分講得十分明確了。他說:「民主同盟是舊民主主義,我們是新民主主義,這是基本的區分。民主同盟可以跟我們聯合。」(第386頁)當年章伯鈞、羅隆基自己也明白這一點。反右派鬥爭開始以後,章伯鈞在檢討中還表示,他所嚮往的是比蘇聯多一點的民主制度。

從上面這些引文中可以分析到,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中,確已預示中共同民盟的最終分手是必不可免的。關於以民盟這樣的民主黨派為下一個敵人的字句,在兩年之後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必須將革命戰爭進行到底反對劉航琛一類反動計劃的指示》中,終於出現了:「等到蔣介石及其反動集團一經打倒,我們的基本打擊方向,即應轉到使自由資產階級首先是其中的右翼孤立起來。」(《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十六冊,第512-513頁)這個指示中有這樣兩段話是毛澤東審稿時加寫的:「在蔣介石打倒以後,因為自由資產階級特別是其右翼的政治傾向是反對我們的,所以我們必須在政治上打擊他們,使他們從群眾中孤立起來,即是使群眾從自由資產階級的影響下解放出來。但這並不是把他們當作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一樣立即打倒他們,那時,還將有他們的代表參加政府,以便使群眾從經驗中認識他們特別是其右翼的反動性,而一步一步地拋棄他們。」(《毛澤東文集》第四卷,第312頁)

從發出這個指示開始,到反右派鬥爭爆發,在這十年裡,黨就是照此指示處理同民主同盟(以及其他民主黨派)的關係的。開始是一步一步地或一個一個地拋棄,例如張東蓀、周鯨文等等。到了1957年,出現了「可注意的民盟動向」,「黨要擴大,政要平權」,「章羅同盟」就成了黑雲亂翻的罪魁禍首。於是就不再採用「一個一個」的手工業方式,而改用機械化施工,用推土機將民盟夷為平地了。反右派鬥爭之後的民盟,自然就不再是有獨立政見的政黨了。

關於革命勝利之後,下一個打擊敵人是民盟為首的民主黨派,還可以找到旁證材料。《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第一期刊有《毛澤東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三十日給史達林的電報全文》,向史達林通報了當時中國的政治軍事形勢。其中有這樣一段:「在中國革命取得徹底勝利的時期,要像蘇聯和南斯拉夫那樣,所有政黨,除中共之外,都應離開政治舞台,這樣做會大大鞏固中國革命。」

從上面引證的文獻和電報中這一段決策性的話,可以說明,毛澤東在革命勝利之後就要讓原來的盟友民主黨派離開政治舞台了,這是他多年來一貫的思想,也是他對中國知識分子尤其是上層知識分子的一貫看法所促成。當年他並沒有立刻這樣做,一個重要原因是史達林復電中表示了異議。復電中有這樣的話:「要考慮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勝利後的中國政府,按其政策,至少在勝利後的時期(這個時期多長現在很難確定)將是民族革命民主政府,而不是共產主義政府。」

1957年5月15日,毛澤東寫了一篇文章《事情正在起變化》,將四個月前向黨內高級幹部交的底,告訴黨內一般幹部。他將鳴放中「欣賞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贊成民主」等類政見的人,統統稱為右派。「最近這個時期,在民主黨派中和高等學校中,右派表現得最堅決最猖狂。」「我們還要讓他們猖狂一個時期,讓他們走到頂點。他們越猖狂,對於我們越有利益。」這就是軍事上他慣用的「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策略。

在「大鳴大放」的五月一個月內,有人統計至少有三萬知識分子提出各種批評和建議。最引起毛澤東震怒的是羅隆基的發言,牽涉到中共領導就是小知識分子領導大知識分子。羅認為,文教機關中青年黨員不應該也不能夠領導老年的舊的高級知識分子,「無產階級的小知識分子同小資產階級的大知識分子是個矛盾。」(見謝泳編《羅隆基:我的被捕的經過與反感》,第311-312頁,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毛澤東聽到統戰部這樣的匯報後,就決定將「鳴放」「收網」了。6月8日開始,全國開展了「反右派鬥爭」。

現在公布全國被打成「右派」的共55萬多人,占當時知識分子總數的11%。他們全被「勞動改造」,有的還發配邊疆,一部分還被關進監獄。受打擊最多最重的當然是上層知識分子。此外,在農村幹部和小學教師中也打了不少「右派」,估計人數也達50萬;後來決定不在這類人中劃「右派」,於是他們被戴上「壞分子」或其他帽子,境遇同樣悲慘。

今年是反右派鬥爭五十周年,如何評價和善後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又一次提到國人面前。關於「擴大化」的說法,人們意見最大。1980年我曾參加《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草案的討論(我是國家機關能源組的組長),許多人不同意這種提法。回憶當年,我們這些參加討論的人,可說大都沒能擺脫長期禁錮我們頭腦的意識形態習慣勢力的影響。經過這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對世界形勢的了解,再來回顧反右派鬥爭這類歷史事件,就可以有更清楚更深刻的認識了。當年那些「右派分子」,從上到下,發表了一些什麼意見呢?現在出版了許多有關著作和回憶文章,我沒有看到一條要推翻共產黨政權的主張,相反,都是怎樣改善黨的領導的中肯的各種各樣的建議,也就是我們今天已成為國策的要講民主,要講法治,使我們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以及更加重視知識分子的建議。如果當年採納了這些建議,怎麼會發生接著而來的「大躍進」、「三年災害」和「文化大革命」呢!怎麼會死幾千萬人,最後將知識分子打成「臭老九」,說「知識愈多愈蠢、愈反動」呢!回顧起來,1949年到1979年走的這30年,正是20世紀世界科學和經濟發展最快最大的時期,從而走向知識經濟的時代,可我們卻完全背道而馳,國家幾乎崩潰,走了一段痛苦的彎路,想起來,真是讓人痛心不已。粉碎「四人幫」後中共中央召開了劃時代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黨我國逐漸認識到,人類社會、歷史的進步,主要不是靠什麼「階級鬥爭」、「階級專政」,而主要是靠知識、科學知識即人的智能,這才是主要的根本動力,而它們的載體是知識分子尤其是大知識分子啊!

炎黃春秋》2008年第7期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炎黃春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09/160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