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商鞅邪惡思想流轉千年 至今遺害中國

作者: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病根是儒家,這是完全錯誤的,孔子孟子的思想從未成為中國政治的主流,中國專制社會一直是外儒內法,披了一層儒家的皮,內核卻是法家的馭民之術,其中法家又以商君書為核心。 商君書記載了無數黑暗的統治術,他告訴君主,要專做老百姓厭惡的事,要防民,弱民,貧民,辱民,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君主的統治,讓君主的國家戰無不勝。 中國2000多年間發生的悲劇,多與商君書的黑暗思想有關。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病根是儒家,這是完全錯誤的,孔子孟子的思想從未成為中國政治的主流,中國專制社會一直是外儒內法,披了一層儒家的皮,內核卻是法家的馭民之術,其中法家又以商君書為核心。

商君書記載了無數黑暗的統治術,他告訴君主,要專做老百姓厭惡的事,要防民,弱民,貧民,辱民,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君主的統治,讓君主的國家戰無不勝。

中國2000多年間發生的悲劇,多與商君書的黑暗思想有關。

一、弱民之術:外殺強敵,內殺強民

商君書的第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弱民。

商鞅是世界歷史上唯一一個將民眾和國家完全對立的人,商鞅說:政作民之所惡,民弱;政作民之所樂,民強。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政府應該專做老百姓厭惡的事,老百姓越喜歡什麼越不能做。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勝強敵者,必先勝其民者也。商鞅認為國君要想制服天下必須先戰勝老百姓,而戰勝老百姓的方法就是弱民。

商鞅說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在商鞅眼裡,民眾強大和國家強大存在根本矛盾,要想國家強大必須讓民眾弱小,那麼怎樣弱民呢。商鞅認為弱民之法關鍵在於去強,把那些強民消滅,剩下的自然都是弱民,只有弱民,才能供君主隨意驅使。

商鞅認為的強民,主要有三種,一種是有勇氣的,他們多是身懷武藝的俠客,這些人總是打抱不平,跟政府作對。一種是有知識的,這些人來自諸子百家,他們的思想太過自由,與主流不一致。一種是有財富的,這種人多是富商巨賈,他們富可敵國,威脅了君主的權威。

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商鞅認為國君應該消滅三種強民,這樣國家才能鐵板一塊,而消滅強民的方法就是發動弱民。

商鞅說:以強去強者,弱;以弱去強者,強。夫以強攻強者亡,以弱攻強者王。意思是如果以強者打擊強者,國家會走向滅亡,如果以弱者打擊強者,國家就會興盛。商鞅認為如果是驅虎吞狼,則不過是製造了另一批強民,對於國君毫無助益,只有發動弱者殺死強民,才能鞏固統治。

按照商鞅的邏輯,讓地主鬥地主是不對的,要發動農民瓦解地主,讓富人鬥富人是不對的,要發動窮人消滅富人,讓知識分子鬥知識分子是不對的,要發動愚民攻擊知識分子,這就是所謂以弱去強。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二、利出一空,要想發財只能進入體制

除了弱民,商鞅認為國家還應把控晉升的唯一渠道,國民要想升官發財,除了進入體制,別無他途。

商鞅說利出一空者,其國無敵;利出二空者,國半利;利出十空者,其國不守。開公利而塞私門,以致民力。商鞅認為爵位和財富出於國家一處,國家就能所向無敵,出於兩處,國家得到一半利益,出於十處,國家必將敗亡。國家應該壟斷所有晉升的渠道,國民要想獲得爵位,升官發財,只能進入體制為國家服務。

商鞅認為國家需要兩種人,一種是農民,一種是軍人,除此之外的其他行業都應該被禁止,凡是非農非兵的都是捨本逐末的奸民,應該通通消滅。那些不依靠君主獲利的人,是國家最大的威脅。

商鞅相信只要斷絕體制外所有的獲利渠道,老百姓就只能祈求君主賞賜,要想得到賞賜就只能耕戰,這樣整個國家都變成了兵民一體的軍國主義國家,君主藉助這樣的軍隊,一定能消滅強敵鞏固統治。

(日本明治維新後貶低儒家,崇尚法家,最終變為了殘害世界的軍國主義國家)

三、貧民辱民,老百姓越窮越好

商鞅消滅了體制外所有的發財途徑,但商鞅認為還不夠,他覺得老百姓越窮越好。

他說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以刑治民,則樂用;以賞戰民,則輕死。老百姓越低賤越貧窮就越在乎君主的賞賜。商鞅認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肯為了蠅頭小利慷慨赴死,商鞅可謂是最早的軍國主義者。

讓老百姓貧窮的方法,商鞅認為有兩個,一個是剛才提的消滅體制外所有的獲利渠道。二就是讓老百姓家不積粟,上藏也。老百姓一有餘糧國家就收走,讓老百姓家徒四壁,窮困潦倒。讓老百姓隨時處於貧困狀態。因為時刻貧窮,自然就會聽命於君主,甘願做國家的馬前卒。

孟子說有恆產者有恆心,認為國君應該讓老百姓有私產,上能養父母下能養子女,而商鞅則認為無產者是最好的,有資產就不能全心全意為君主賣命了。

四、重罰輕賞,用恐懼統治國家

商鞅還有一個觀點就是重罰輕賞,認為君主應用恐懼統治國家。

商鞅說: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王者刑九賞一,強國刑七賞三,削國刑五賞五。商鞅認為最理想的國家就是刑九賞一,賞賜換不來忠誠的下屬,只有恐懼能讓下屬不敢造次。

商鞅還主張,罪不分大小,一律重刑,亂世當用重典,刑罰越重,老百姓越戰戰兢兢,越對君主感到敬畏。

商鞅此法與史達林有異曲同工之妙,商鞅的思想是極權主義的鼻祖,是所有專制君主的導師,其黑暗程度,遠不是西方的馬基雅維利和霍布斯能比。

(作法自斃)

五、外儒內法,商君書才是帝王的治民寶典

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是一句相當誤導人的話,歷史上中國的專制君主,從未按照孔孟之道治理國家,他們外表是儒家,內里卻是法家,商君書和韓非子才是他們的治民寶典。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尊的是法家化的儒家,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和三綱五常,和古儒的理想嚴重相悖,古儒的理想社會是三皇五帝,君主不是世襲是禪讓,官員則是鄉舉里選,所謂孔孟之道,從未在中國真正實行,君主的治民寶典依然是商君書。

隨著秦制的推行,中國的活力越來越差,秦制實行越久,國家越退化,自安史之亂後,中國就開始走下坡路,到了清朝,秦制到了頂峰,整個國家完全成了君主的奴才,因為有創新和反抗意識的強民都不復存在,最終由君主和一群弱民組成的中國成了西方砧板上的魚肉。

秦制的推行讓中國不存在任何體制外的力量,在歐洲,游離於體制外的市民階層演化為了資產階級,推動了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而在中國,商人始終是寄生於朝廷的官商,從不具有獨立的地位,因此中國的資本主義只能是萌芽而絕無可能發展。

秦制雖然在短期內可以極大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但從長期看無異於慢性毒藥,2000多年的王朝興衰和治亂循環已經充分證明這一點。因此後世的君主往往雜糅孔孟之道和黃老之術,以抵消商君書的負面影響,但始終沒有改變法家為主的本質。按照商君書構建的國家,即便戰勝所有的敵人,人民也絕不會幸福。

走出商君書,讓人民富裕而有尊嚴,是我們最大的目標,商鞅的弱民、貧民、辱民註定要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沉思的托克維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02/164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