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電價上漲加劇中國經濟下滑

在煤價上漲一倍、發電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10月8日中共國常會決定加大市場交易電價的浮動範圍,從上浮10%下浮15%的限制放寬到上下浮動比例原則上不超過20%,對高耗能企業的電價上浮比例不受限制。

迫在眉睫的電荒正在逼迫中共當局不得不推進電價市場化。目前的中國電力市場仍是價格雙軌制,一端是發改委制定的標杆電價,一端是在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電力市場)進行交易而形成的市場價,但市場交易量占比只有35%,因為中共當局一直擔心電價市場化會導致通貨膨脹,所以一直不敢放開電價,這次電荒迫使其推進全部電力交易進入電力市場。

2020年實行「基準電價+浮動」以來,發改委一直是只准下浮而不准上浮。今年5月開始出現電荒以來,發改委以為可以控制住煤價,但實際上這一努力失敗了。近年來中共出於安全、環保等原因關閉了很多小煤礦,現在出現煤荒和電荒,發電企業承受不住煤價飛漲帶來的巨虧,所以這次不得已提高電價。這會帶來兩個結果,一是企業用電成本提高,二是缺電限產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中下游企業原材料成本上漲,四季度經濟下滑幅度可能會很大,通脹亦會逐步顯現。

煤炭保供仍有缺口

面對電荒,發改委要求各省加緊煤炭生產,整改中的煤礦也要儘快完成整改恢復產能,尤其是煤炭產量最大的內蒙古、陝西、山西要分別承擔5300萬噸、5300萬噸和3900萬噸的煤炭長協保供任務。

10月7日,內蒙古能源局發文,要求72個煤礦在四季度擴增產能,擴產規模達到原有年產量的一半。內蒙古煤炭產量最大的鄂爾多斯(年產6億噸)要為東北提供1300萬噸長協煤炭,年產量10億噸的山西也與14個省簽署了長協協議。不過,最近山西多地遭暴雨襲擊,導致60座煤礦停工,而且道路塌方等導致煤炭鐵路外運困難,難解市場的燃眉之急。

統計數據顯示,發電廠的平均煤炭庫存已經低於10天,有些電廠的庫存只夠2天。四季度的煤炭供應仍存在數千萬噸的缺口,或許只能靠進口解決。在煤炭緊缺的情況下,為了優先保障電力供應,煤炭企業只能壓縮對煤化工等其他行業的煤炭供應。

雖然多方保供,煤炭價格仍然高居不下,10月8日,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仍然高達1800元/噸左右,而煤炭長協的價格只有677元/噸。在如此巨大的差價之下,煤炭企業雖然簽署了保證長協供煤的協議,但實際執行情況並不理想,發電廠仍在市場上四處找煤。最近,發改委允許煤炭企業在簽署新增長協時,如果長協比例超過自身資源的80%,可以在長協價格兩倍以內抬高價格,與市場價格更加接軌。

四季度經濟下滑可能超出想像

市場預計,發改委還會出台電價浮動的細則,屆時廣東、湖南、蒙西等地的電價都會按照20%的最高限上浮,而對高耗能企業的電價甚至有可能翻番。不過,電力行業業內人士認為,對企業而言,即使抬高電價也比直接拉閘限電要好。

今年下半年江蘇、浙江等地對印染、化工、鋼鐵、水泥等高耗能企業拉閘限電,導致鋼材、銅、水泥等價格大漲,比如銅被限產10%後價格達到7萬元/噸的高位。鋼材限產、價格上漲已經導致白色家電價格上漲,同時也增加汽車、造船等行業的採購成本。

最近,水泥的價格仍在飛漲。2020年水泥行業的能耗為2.74億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消耗量的5.49%。今年已有11個省對水泥限產,江蘇更是全省停產,導致全國水泥產量下降一半。今年 7月以來水泥價格指數飆升了30%,9月水泥價格更是直線上升,華中地區上漲55%,華南上漲45%。以全國最大的海螺水泥為例,其工廠所在的17個省有9個省限電,今年上半年,海螺水泥的電力成本提高8.4%,導致綜合毛利潤下降3.6%。

中金公司的分析認為,電力投入對經濟總產出的影響大約是5%,電力產出每下降1個百分點,有色、黑色、化工等行業會被拖累0.5-2個百分點。

儘管電力只占中下游企業成本的2.6%,但因為缺電導致的原材料供應減少、價格上漲會進一步推升其他行業的價格,而原材料行業在下遊行業的投入占比高達15%-50%,中金公司的分析認為,10月PPI(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將突破10%,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升至2%附近。

整體來看,電價上漲會使下游企業成本上升,抑制生產。根據模型測算,電價上漲5%,GDP下降0.13%;電價上漲20%,GDP則下降0.43%。由於煤炭、天然氣、石油價格都在上升,以及房地產行業也在遭遇嚴冬,四季度經濟很可能大幅下滑,程度超乎想像。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希望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10/165772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