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最大民營企業——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網絡截圖)
近日,山東最大民營企業——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魏橋集團」)電網被併入國家電網。之前,魏橋集團因為擁有自備電廠而獨立於中共國家電網之外,用電價格要比國家電網低大約1/3。
10月17日,據大陸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7月9日,魏橋3台66萬千瓦機組正式併網,8月4日實現100萬千瓦負荷接入公網購電。
長期以來,魏橋集團被稱為「中國唯一敢與國家電網『叫板』的民營企業」,如今,這一切成為了歷史。
1998年,魏橋紡織集團成立,當時,由於電力供應緊張,拉閘限電、電荒時有發生,當時,中共國務院頒布了《關於鼓勵集資辦電和實行多種電價的暫行規定》,鼓勵更多社會資源發展電力。
1999年,魏橋集團建立了自己的發電廠,用電價格要比國家電網低1/3,並且無需物價部門核價、不受發電時限控制。資料顯示,2014年魏橋的綜合電力成本為0.206元/千瓦時,較行業平均0.32元/千瓦時低了35%。2016年魏橋自備電廠裝機容量約528萬千瓦,到2021年增長至超過1000萬千瓦,規模堪比大型發電集團。
魏橋集團不僅自發自用,還通過自建電網向其他企業供電,因為較低的電價,吸引了很多周邊城鎮企業來買電,也吸引全國很多地方的民企來到山東鄒平,想要效仿魏橋模式。2011年底,新疆相關部門官員到魏橋鎮調研,希望在新疆複製魏橋模式。
這引起了山東電力公司的強烈不滿。
據報導,魏橋集團曾與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公司產生過多次激烈衝突。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009年,地點在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李莊,衝突的焦點就在於魏橋集團欲將自己的電輸往惠民縣。
報導稱,魏橋模式之所以備受推崇,是因其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電價的「真相」。
有資深電力人士表示,「以魏橋電網的效益和價格來看,大系統的效率比小系統還要高,因此(大電網)電價應該更低才對。」
魏橋模式曾一度被認為代表了電力市場化的方向。但反對聲音稱,魏橋模式「不合法、不安全、不環保」,是「違法供電」。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地址位於山東省濱州市,主要經營範圍包括紡織、服裝、家紡、熱電、鋁業、鹽等,2012年,入選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網友評價說,「這一下人們知道了,民生多賺」,「暴露了電價的『真相』」。
中共當局壟斷電力、水、燃氣等民生領域資源,通過壟斷高價掠奪民眾,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衰退,地方當局開始對這些民生領域服務實施漲價,進一步掠奪民脂民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