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這個高一男孩的「原子筆畫」火了,老師都忍不住稱讚:靈魂畫手

要說畫畫,相信大家都畫過,想想以前上學的時候,有時候上課上得煩了或是閒著無聊,就會拿起手中的原子筆開始肆意揮灑自己的想像力,當然,最終畫出來的「作品」,不提也罷。

不過在網上卻有一位高中生小男孩,因為「出神入化」的原子筆畫火了。

不得不說,看完這男孩的畫後,真心得夸一句,畫起來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了。難怪連老師看了都得大為讚嘆,網友們更是稱其為:靈魂畫手。

雖然只是用一支簡簡單單的原子筆,畫作的整體色調都是藍灰色的,但卻並不影響男孩對畫畫意境的表達,一幅原子筆畫出的《母愛》,將母親那飽受歲月摧殘的滿臉溝壑,描繪得可謂入木三分,太震撼了。

男孩筆下的父親,更是十分的細膩逼真,一條條看似簡單的原子筆線條,卻把父親花白的頭髮,早已掉光的牙齒刻畫得栩栩如生,臉上雖布滿了歲月滄桑的痕跡,但眼中的堅韌和善良卻依舊明亮。

這些畫作,要說是出自專業人士之手,想來也毫無違和感,但誰能想到,這些只是來自廣東的一位高一學生自己瞎琢磨著畫的,在他高一之前,更是從來沒有跟專業的老師學過一天畫畫。

之所以會開始畫畫,完全是出於興趣。

在小學三年級時,一次偶然的機會,男孩在看動畫片時,由於很喜歡裡面的動漫人物,便比著動畫中的人物,畫了下來,沒想到第二天拿去學校後,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這給了男孩不少動力,此後,他越畫越多,也越來越對畫畫感興趣。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個簡單的鼓勵,便使男孩開始了他的畫畫生涯,打開了一扇藝術之門,這可以說是天賦,但更多的,還是在於男孩自身的努力和興趣。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這麼一個階段,會很喜歡拿著畫筆到處塗塗畫畫,這個階段叫做「塗鴉敏感期」。

通常是從14個月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大約3-4歲。但由於此時我們的「繪畫」行為還不夠系統、無秩序,所以被稱之為:塗鴉。

處在「塗鴉敏感期」的孩子們,其實往往都具有非常旺盛的創造力,但這種創造力也非常脆弱,家長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扼殺」孩子的這種創造力。

但「塗鴉」對於促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鍛鍊腦力活動,促進孩子想像力和觀察力的發展,讓孩子學會自我表達等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們適當呵護、引導處在塗鴉敏感期的孩子們其實是很有必要的。

1、給孩子自我發揮的機會,別急於給予指導

不少家長在陪孩子畫畫時,都會期待孩子能儘快畫得像點什麼,因而往往會急於給孩子一些「指導」,告訴孩子應該怎麼畫,讓孩子跟著家長的固有思路走,但這卻很容易束縛了孩子,還可能給孩子一種「我畫得不好」的錯覺。

其實孩子的塗鴉是有自己的內在節奏的,家長們只需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不用一上來就要教會孩子什麼是「正確」的,急於用成人的繪畫模式去指導孩子,這對提升孩子的塗鴉水平無益,還可能打壓孩子的創作熱情,倒不如放手讓孩子不設限地自由探索。

2、尊重孩子的畫作,鼓勵孩子自由表達

一方面,孩子們的塗鴉畫作可能在大人們看來一無是處,但這卻是孩子們成長的階梯,家長們不應以成人的視角去評判孩子的畫畫水平,塗鴉的落腳點,並不在於它的作品,而是在於其創作的過程。

另一方面,對於孩子的畫作,家長們也應積極地給予回應,比較孩子還小,受家長的影響很大,往往孩子對塗鴉這件事的態度會取決於家長的態度,雖然他還不知道塗鴉這件事意味著什麼,但從家長肯定的笑容中,孩子會明白這是一件家長支持的事情。

3、多給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拓展視野

創作的靈感往往都來源於生活。孩子塗鴉往往是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記憶中的事物通過畫筆呈現出來。而無論塗鴉的內容是路邊的溪流還是腳下的草地,都離不開對生活本身的觀察和體驗。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應努力豐富孩子們的生活內容,多給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培養孩子的感受力,拓展視野,鼓勵孩子用畫筆展現真實的所見所感,以我手畫我心。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兒科醫生雨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19/167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