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大清朝廷寧死不肯融入世界到底怕什麼

作者:

馬戛爾尼使團受到了朝廷的歡迎和款待,但沒能達成通商協議。當時沒有什麼保密和專利意識,他帶來了英國最先進的武器和科學儀器,包括美國獨立戰爭中廣泛使用的滑膛槍。這些都被乾隆當成奇技淫巧,一直到鴉片戰爭時還堆放在倉庫里,從來沒使用過。——說落後就要挨打的人可以閉嘴了,當時的大清在武器上絕不落後,他們挨打的原因是愚昧顢頇,拒絕讓圈裡的草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拒絕讓草民知道還有另外一種可以不當奴隸的新生活,他們擔心失去自己兩億多隻肥美的、隨時可以宰殺的兩腳羊。

按大清禮儀,馬戛爾尼要向乾隆行三跪九叩大禮,但他只肯行英式一膝一跪,乾隆很不高興,草草打發他離去。乾隆給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寫了一封信,原文內容如下:

奉天承運,皇帝敕諭,英吉利國王知悉:

咨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特遣使恭齎表章,航海來廷,叩祝萬壽,並備進方物,用將忱悃。朕披閱表文,詞意肫懇,具見國王恭順之誠,深為嘉許。所有齎到表貢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遠涉,推恩加禮……

大致意思是:你英國蕞爾小國,今天來我上國以求歸化,還帶了不少禮物,足以表達你們的忠心,朕不會虧待你等,云云。

此後大清對歐美的接觸不多,僅僅限於民間通商。但大清的皇上們開始隱約知道外界還有強大的帝國威脅到大清,不止一個沙俄。日本則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看出大清的羸弱,開始明治維新,脫亞入歐。

英國把鴉片戰爭叫做中英通商戰爭,其實就是為了爭奪開放的大國市場。最初的鴉片出產於東南亞,但當地人並不吸食,是大清人把它發揚光大並轉為自產。道光發現鴉片導致財富外流、影響士兵戰鬥力時已經晚了。英國人對與大清貿易經營什麼並不關心,不過恰好鴉片的利潤高一些。如果當時有更暴利的晶片的話,那就應該叫中英晶片戰爭了。

到底大清朝廷怕歐美的是什麼呢?

這些皇族權貴和滿朝大臣並不真心愚蠢,其實他們怕的是美國的《獨立宣言》,怕的是英國的《權利法案》,怕的是什麼都敢寫的泰晤士報,怕的是老百姓家裡隨便可以藏有幾桿槍,怕的是他們的議會對王權的限制,怕的是朝廷帳務支出要公開,怕的是他們的大法官什麼人都可以審判,怕的是美國民兵並不歸屬於美國朝廷管理,怕的是官員不能由朝廷任命而是由公眾推選,怕的是官員貪墨的家底竟然要向公眾公示,怕的是與草民平等後他們就失去高高在上的特權……

1900年,慈禧明知不敵,在1894年對日本慘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的情況下,短短的6年後還敢一口氣對包括日本在內的11國同時宣戰。骨子裡她是寧肯把祖宗們搶來的財富和特權帶進棺材,也不肯拿出來交給她眼中的賤民共享。

慈禧曾對清室的鐵帽子王們說:你們當我守舊、落後,我還不知道歐洲、美國這些洋人還有小日本子的方略能讓國家強大?你們沒有想一想,他們強大了,限制王權,等於咱們拱手相送祖宗的基業,咱們也都成了花瓶擺設;咱們老祖宗進關時沒少殺人,這些年你們哪個手上又沒有血債?搞洋人的那一套,變天以後還能有你們的好果子吃?

為保住愛新覺羅的江山社稷不丟,慈禧太后在改革派大臣李鴻章張之洞的推動下實行改革。改革之初,慈禧太后首先定下了「四個不能變」:即三綱五常不能變;祖宗之法不能變;大清朝的威權不能變;自己的最高皇權不能變。這「四個不能變」把變革牢牢限定在經濟領域,不能在政體上越雷池一步。於是大清只能搞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洋務運動」,也就有了與之相適應的理論體系——「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

洋務運動推進了社會的經濟成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文環境的進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此時大清腐朽的體系已經成了社會發展的最大障礙,內外交困,每況愈下。當權的頑固分子固然保住了眼前的既得利益,卻坐失變革良機。

這樣腐敗的朝廷,上貪下愚,顢頇自大,自然要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大清倒台與武器無關。除了前面講到乾隆時就已經有了北美獨立戰爭時使用的滑膛槍,北洋艦隊也是世界數一數二的武力存在,八國聯軍北京時繳獲的武器中竟然有大批世界最先進的馬克沁機槍,要知道這款強大的武器創造過一個連消滅一個師的奇蹟,在十多年後的一戰時才真正大展身手。

(四)

大清後期的大洋彼岸,美國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成世界強國。年輕的合眾國成立之初並不完美,直到今天缺點也還不少。世界上黑美國最多的就是美國自己的報紙電台電視台,以致一直給人們一種美國不行了的錯覺。

反觀大清,世界在變,環境在變,惟上貪而下愚沒有變。大清亡了,中國往哪裡去?在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時候,作家楊照先生講過一段話:民國是一個尋找答案的時代,那個時代很多東西太新,還沒有來得及命名,以致我們只能用手指著去說。

有的時候,人們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去學會閉嘴。現在找到答案了嗎?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魚說小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02/167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