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那些出盡洋相的大學校長,除了北大清華,還有誰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兩岸分離的悲苦,後兩句表示要像精衛填海一樣,擔負起救國的大任。顧校長在念這首詩時,念到「瓠離分裂力誰任」時,就被「瓠」字卡住了,他竟然不知道這個字該怎麼讀。後經人提醒才得以圓場,引得學生們哄堂大笑,場面相當尷尬。自己送給別人的禮物,自己卻連上面的字都沒認全,這情何以堪啊!?不僅如此,在主持過程中,顧秉林還結結巴巴,幾次中斷修正,到了最後更是洋相出盡,把向宋楚瑜贈送禮物說成「捐贈」禮物,現場一片噓聲,尷尬到了冰點。

由於大學校長是個高官,掌握著人財物大權,百姓子女對於上大學的欲望又十分強烈(有錢人家的孩子都出國了),這個崗位就變得炙手可熱了。因為行政權力可以瓜分學術權力,行政資源可以壟斷學術資源,行政能量可以體現學術「魅力」。當做官作為大學的一種追求,其大學的風氣和人才培養的質量可想而知。有的校長熱衷於作批示、發文件,官腔十足。

比如,把「贈送」說成「捐贈」,除了可能是長期疏於學術修養,根本就搞不懂「贈送」和「捐贈」的區別,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已經習慣了居高臨下、公權濫用的官場思維所導致。要他們靜下來做系統的深層的理論思考已經不可能,什麼高校自治、教授治校、學術自由、健全人格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有的大學校長雖有文章和演講發表,也只是工作經驗性總結、感受類文字,而且多由別人捉刀代筆,自己只是署個名或去宣讀一下而已。這也是他們頻頻出「洋相」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重要場合,人們聽了這些「大咖」們的發言,不禁竊竊私語:難道這就是中國頂尖大學校長的水平嗎?有的校長自信滿滿,唯我獨大,幾乎無所不能,所以讀錯一兩個字,作幾句被笑掉大牙的打油詩,絲毫不會影響他們的前程,也不會感到斯文掃地。這又讓人想起了一個橋段:

主持人李湘受聘成為四川一所大學的教授。她在一堂名為《論主持人的綜合素質》的課上侃侃而談,當講到實踐的重要性時,李湘教授說道:「只有多實踐才會有進步,要不然找工作的時候事情會很辣手。」馬上有好多人悄聲說:「是『棘手』!」在一堂「主持人綜合素質」的課上,把「棘手」生生說成「辣手」,這種「綜合素質」,還真是有些打臉啊!

李湘畢竟是一名娛樂明星,說錯了也只是影響一個班的學生。但我們的大學校長在學生們看來可是教授的領導、精英的領頭羊啊!可想而知,如果都是這樣,我們的校長們會給學生一種怎樣的治學精神,怎樣的人文素養?

讀幾個錯字,並不能說他們不能做大學校長,至少說明他們對此準備不充分,做事不細緻、不認真。不認真還能當校長,歸根結底,還是大學缺少競爭,一家獨大,政府全包。假如像上世紀初葉,公立大學、私立大學和教會大學三分天下,並駕齊驅,開放辦學,按章辦事,這些校長還能這麼混麼?

美國大學校長任期平均為12.2年,中國一般為5.2年,其原因很複雜。但中國換校長之勤,給人以走馬燈的感覺。因為校長不過是一個仕途跳板或級別待遇而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連樹木的時間都不夠,焉談樹人?

思想是要長久積澱的,要形成自己合乎大學邏輯發展的治校理念、話語體系、價值導向、人格素養,那是需要潛心靜氣、心無旁騖、深入思考的,是要坐「十年冷板凳」的。那麼,什麼來得快?靠辦綜合性大學(985的硬性條件),靠掛靠歐、美、澳某大學,靠更改校名、擴大校園、增加專業,靠短平快的科研成果……如此急功近利、短視浮躁,能辦好大學?

即使有點思考,也是碎片化、斷裂解或者娛樂化的東東。這就使我們又想起了某大學校長鄭強的「金句」:「為什麼天上倒水的就要比地上倒水的長得漂亮?」

鄭校長要麼是對空乘職業的無知、對服務行業的歧視,要麼就是譁眾取寵、想博取廉價的掌聲。面對網友質疑,他覺得很委屈,辯解了幾句,網友還是不買帳。

一個大學校長,天天誇誇其談地想當網紅,語不驚人死不休地象個騙子,思想淺薄得象個弱智,能辦好一所大學嗎?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個中國最高「師」府歷經3年研究出來的「中國學生核心素養」,堆砌概念、重複交叉、枯燥乾癟,核心空泛,引來無數吐槽。

中國的大學給人的感覺總是缺了那麼一些點文化味,多了一些銅臭味;中國的大學校長總是缺了那麼一點書卷氣,多了一些官架子。

這樣的大學還是大學嗎?!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 天狐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07/168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