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短視頻里刷出一個孿生姐姐【辛酸文】

‌‌「您養我小,我養您老‌‌」,程珂珂告訴母親,這是永遠不會變的。而當家裡水管壞了、網絡連接不上了,母親習慣性地打電話找程珂珂,而程珂珂也一如既往地立即為她解決時,程母終於確信,女兒不會拋下自己。另一邊,張麗向母親坦承,自己是被這個家撫育長大的,親人們對自己呵護備至,自己不會拋下他們離開,做鑑定只是為了安心。

刷短視頻看到一個長得像自己的人,一檢測竟是雙胞胎。這樣的現代傳奇,發生在河南的兩個女孩子身上。

30歲的程珂珂與張麗有著一張一模一樣的臉。在這一線索之下,兩個原本不相識的人開始尋找身世真相,感受、判斷與抉擇,這個過程中,她們與家人都經受著心靈的衝擊。

最終,她們決定真相只要一半就好。

01

偶然

真相揭開的前夜,程珂珂失眠了。

醫院通知說,她與張麗的DNA檢測已經出了結果,報告隨時可取。程珂珂並沒有當即趕去醫院。她向工作單位請了兩天假,預備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面對30年生命中最大一樁秘密的揭曉。

還是4月末的鄭州,天氣和暖宜人,程珂珂輾轉難眠。思量半晌,她下了床,走到張麗的房門口,輕輕敲門問道:睡了嗎?裡面立刻傳出張麗的應答:沒睡呢。

房門打開,兩張幾乎完全一樣的臉相對:從長橢圓的臉型、開闊的額頭,到嘴角的痣和四顆虎牙,每一處細節的極度肖似,都在昭示著兩人最有可能的聯結:血緣。

謎底,就在那份她們還沒有準備好去取的DNA檢測報告裡。而直到幾個月前,她們甚至從未見過彼此。

2020年底的一天,在鄭州工作的程珂珂收到小姑子發來的信息,說在短視頻平台刷到一個和她長得特別像的女孩。點開視頻連結,程珂珂怔住了,這不就是自己嗎?她迅速瀏覽了那個名叫張麗的女孩的全部視頻,發現除了自己眉頭有顆痣而對方沒有外,兩個人的長相幾乎沒有分別。

長得相像的情況常有,但像到連當事者都差點分辨不出卻不多見。偶爾,見到長相相似的人,程珂珂喜歡開玩笑說是不是失散的兄弟姐妹。按耐不住好奇心的她馬上給對方發信息:你要不要問問你爸媽,你家有幾個閨女?

程珂珂沒有預料到,這句玩笑話,會揭開自己的身世真相。

春節前夕,程珂珂第一次和張麗視頻通話。看到對方面容的瞬間,兩個人都愣住了,以為自己在照鏡子。

沉默地對視了足足一分鐘後,張麗先回過神來招呼程珂珂,夥計,別看了。程珂珂驚呼,這也太像了。兩人玩起了‌‌「找不同‌‌」的遊戲,看來看去,除了眉頭那顆痣,找不到第二處差異。她們說起血型和生日,發現兩人都是b型血,生日也很接近,都在1991年7月。

那天晚上在單位宿舍,程珂珂沒睡著。圍觀她視頻的同事們都說,你們倆肯定是一家的。從在網上看到張麗時起就隱在心頭的疑問此刻清晰地跳出來:自己和她是不是有什麼血緣關係?

程珂珂決定,要想辦法和張麗見面。自從8年前,26歲的哥哥意外離世後,家裡只剩下她一個孩子。雖然已經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失去手足的孤獨感仍然時常侵襲程珂珂。她想去見張麗,即使兩個人沒有關係,‌‌「也要認個乾姐妹。‌‌」

為了打消張麗的疑慮,程珂珂甚至找到了當地電視台一檔專門幫助協調生活事務的節目。節目組到程珂珂家的前一晚,她把電視台要來人的事告訴了母親。那晚,母親異乎尋常地沉默。不過,沉浸在期待情緒里的程珂珂並沒有留意。

第二天,節目組來到鞏義程家。接受採訪前,母親支開了程珂珂。記者問程母,家裡有沒有丟過女兒,如果丟過,可以幫助尋找。程母的回答讓所有人吃了一驚:‌‌「這件事藏在我心裡30年了,我女兒是我抱養的。‌‌」

程母不知道,節目是現場直播,被支開的程珂珂此時已經聽到了自己的身世。程母告訴眾人,當年自己抱養程珂珂時,並沒有見到還有一個女孩。答案,只能到張麗那一方去找尋。

幾日後的一個雨天,在登封的公園裡,程珂珂和張麗終於見面了。也許因為張麗已經從直播里知曉程珂珂是抱養的,意識到對方很可能真的和自己有關係,也許因為那張和自己一模一樣的臉出現在眼前的衝擊力,張麗完全沒有了網上的疏離和隔膜,一見面,她就拉住了程珂珂的手。

秘密揭開第一層簾幕,真相露出若隱若現的輪廓。張麗找到母親,從母親那裡聽到了故事的另一半:原來,自己也是被抱養的。當年,張母的二兒子還沒滿月就夭折了,一個月後丈夫又出車禍去世,連遭重創的張母被接回娘家休養。正好張麗的大姨聽說有一對被遺棄的雙胞胎女孩正在尋找領養的人家,便建議張母收養,彌補孩子夭折的缺憾。張母同意了,但限於家裡的條件,她只能收養一個孩子。中間人交到她手裡的女孩正是張麗,她沒有見過襁褓中的另一個嬰兒。

張麗和程珂珂是那對雙胞胎姐妹嗎?順理成章地,兩個女孩想到了做DNA檢測。這是拼圖的最後一塊,無論雙方的故事多麼嚴絲合縫,只有檢測才能提供科學的確認。

4月20日,張麗和程珂珂到醫院采了血。一周後,接到醫院的通知。

最後一層簾幕就在眼前,但近鄉情怯,姐妹倆反而心中忐忑。‌‌「如果真是雙胞胎會有多痛苦,30年錯過了多少?‌‌」‌‌「如果不是,兩個人的身世又是怎樣的?‌‌」

整整一天一夜,張麗和程珂珂在房裡相互安慰、打氣,最後決定一起面對:無論檢測結果如何,她們都不會放棄這段奇妙的緣分。過往無法改變,她們要做的,是一起過好現在和未來。

4月29日,張麗和程珂珂在醫院聽到了醫生的宣判:兩人的39對基因完全匹配,是同卵雙胞胎。塵埃落定,兩個女孩興奮地用猜拳的方式決定了大小:張麗是姐姐,程珂珂是妹妹。

02

秘密

最初,收到程珂珂那條沒頭沒腦的信息時,身在河南登封的張麗並沒有理會。她從小生活在農村,最遠只到過省城,對陌生人有極強的戒心。尤其是做了母親後,張麗總擔心兩個孩子的安全,不願理睬網上發來的信息。

幾天後,程珂珂的小姑子托一位共同的朋友找到張麗,對她解釋了事情的緣由,還發了一張程珂珂的照片給她。看到照片的張麗一愣:‌‌「這是我什麼時候拍的?‌‌」

搭上話後,性情爽朗的程珂珂經常找張麗聊天,但張麗很少回復。在她看來,長得相像並不出奇,程珂珂那過於旺盛的好奇心和熱情,‌‌「像男的追求女的一樣‌‌」,並不能觸發她同等的反饋。刻意迴避背後或許還隱藏著某種擔憂:張麗已經擁有穩定的生活,無論程珂珂是心懷不軌的騙子還是探尋相像緣由的身份不明者,接納她,都意味著對現有生活的撞擊。

直到程珂珂找到電視台,張麗和她一樣,在直播中看到了程母披露程珂珂的身世。

程珂珂後來回憶,自己當時‌‌「懵了‌‌」。心中隱隱的猜測落了地,難以分辨是失落還是釋然。30年來的生活片段在腦海中飛快掠過:父母對自己十分疼愛,上學時,她的生活費永遠比哥哥充裕。小時候過生日,她想拍一套價格不菲的寫真,父親爽快地拿出三分之一的月工資滿足了她;哥哥去世後一家人相依為命的情狀;母親喚自己小名‌‌「豆‌‌」時的親昵……自己的身世也許模糊,但與家人的感情是真實而深切的。

程珂珂慢慢平靜下來:‌‌「這(被抱養)其實也沒啥。‌‌」

見面後,看著對方與自己酷似的面容,兩個女孩都猜測,程珂珂是張麗家丟失的孩子。張麗準備去問在鄭州打工的母親,卻發現母親把自己的聯繫方式拉黑了。她趕緊問兄嫂,才得知母親看到了自己和程家相見的視頻,誤以為女兒瞞著家人去尋親,一氣之下不再理睬她。

張麗和母親的感情特別深厚。小時候她沒有父親,母親獨力撫養她和哥哥。張麗一直記得,為了讓幼年的自己喝上奶粉,母親不惜去干男人的活計,到山裡錘石頭掙錢。現在母親卻不理自己了。

那些天,張麗暗自埋怨程珂珂,覺得自家平靜的生活被她的尋根究底攪亂了。見過程珂珂後,她不是不好奇自己的身世,但如果真相的揭曉要以失去母親為代價,她寧願秘密永遠被埋藏。而知道張家變故的程珂珂陷入了自責和愧疚,即使張麗並沒有開口指責她。

好在在張麗兄嫂的勸說下,母親終於同意和兩個女孩見面。

一見到程珂珂,張母就連聲喊道,小麗,吃飯了嗎。同行的電視台工作人員忍著笑讓她再仔細看看,張母納悶:這就是我女兒啊。直到張麗出現,張母才恍然:原來真有一個酷似張麗的女孩。

聽母親說自己也是被抱養的,張麗哭了。她理解了程珂珂的執拗:知道這樣的身世後,誰都會想要尋找自己的來處。張母解釋了當年為什麼只抱養了一個孩子:當時家裡經濟條件不好,能養活一個已經很不容易。平實的陳述里,似乎透出對女兒含蓄的歉意。

張麗和程珂珂就是那對被遺棄的雙胞胎姐妹——所有人都認可這個可能性最大的解釋。她們分別被兩個家庭收養,在相隔不過100多公里的地方長大,卻從未碰面。然而在同一血脈的牽引下,她們喜歡一樣的顏色、一樣的飯菜、一樣款式的衣服,甚至擁有同樣的小名,仿佛命運不忍見她們真正分離。

兩位母親都抱住另一個女孩哭了:‌‌「這麼多年了,沒想到還有這麼像的一個閨女。‌‌」

03

真相只要一半

兩位母親原本是反對做DNA檢測的。

兩個女孩提出做檢測的想法時,張母和程母都說:‌‌「90%就是雙胞胎,沒必要做‌‌」、‌‌「白花錢‌‌」。但張麗和程珂珂都擔憂:那10%怎麼辦呢?雖然她們已經將對方視為姐妹,但還是想獲得血脈親緣的確認。

這份尋求最深刻聯結的本能,讓她們難以在距離最終真相一步之遙的地方停下。

在女兒們反覆請求後,兩位母親終於吐露了真正的顧慮:擔心真相徹底揭露後,女兒們的親生父母會找來,讓她們陷入情感撕扯。張麗的母親問她:‌‌「如果親生父母找來攪和怎麼辦?你們還過不過日子?‌‌」而程珂珂的母親還有另一重擔憂:‌‌「養兒防老,我的兒子已經不在了,就剩一個女兒,我不可能那麼大度。‌‌」

張麗和程珂珂意識到,秘密的保守與揭露是有代價的。

此前30年,支付代價的是兩位母親。她們傾注愛、時間和精力,將她們當做自己的孩子撫養長大,為了不讓女兒有情感負擔,她們嚴守女兒身世的秘密,獨自承受可能被揭露、被疏離的心理煎熬。如今,她們無法確認,撫育的情義能勝過血緣。該輪到自己為此付出,給她們一個承諾了。

程珂珂承認,自己對親生父母有好奇,也想知道是怎樣的情由令他們遺棄了自己。可與張麗一樣,她對養父母的感激和維護,比那一絲好奇要重得多。從小,她們就只有一個家,一對父母。她們或許看不到自己生命的來處,但兩個女孩覺得,生命的過程、養育和陪伴自己的人,比來處更加重要。

張麗和程珂珂向各自的母親保證,自己不會主動尋找親生父母,更不會離開自小生活的家庭。如果親生父母找來,自己會徵求養父母的意見,再決定是否相見。至於DNA檢測,要等兩位母親都同意才去做。除了各自多了個女兒外,兩個家庭的生活不會改變。

程珂珂知道,母親的不安不會即刻消散。回到家,她帶母親自駕去洛陽散心,想讓她放下擔憂。她相信母親會理解自己:‌‌「是您養大的我,我是什麼樣的人您最清楚。‌‌」

或許是女兒的陪伴寬解了程母,或許是這趟由程珂珂一手操持的旅行讓她想到了女兒獨自支撐整個家的那些年:8年前,程母的兒子意外去世,留下剛滿百天的兒子和產後虛弱的妻子。程母因為傷心過度精神恍惚,在外務工的程父不得不回家照顧她,整個家一下斷了經濟來源。正在上大四的程珂珂毅然退了學,白天在藥廠打工,晚上到夜市端盤子,每月收入只留500元自己花銷,其餘全部交給家裡。兩三年後,家中的境況才慢慢緩和。

‌‌「您養我小,我養您老‌‌」,程珂珂告訴母親,這是永遠不會變的。而當家裡水管壞了、網絡連接不上了,母親習慣性地打電話找程珂珂,而程珂珂也一如既往地立即為她解決時,程母終於確信,女兒不會拋下自己。

另一邊,張麗向母親坦承,自己是被這個家撫育長大的,親人們對自己呵護備至,自己不會拋下他們離開,做鑑定只是為了安心。哥哥也一直幫張麗勸說母親。哥哥是長子,在母親面前一向有權威,也愛護妹妹。他對母親說,如果不做鑑定,妹妹心中始終有疑惑,必然會影響她將來的生活。

最終,兩位母親同意女兒們去做DNA檢測。在保護自己的情感和尊重女兒知曉真相的權利之間,她們選擇了後者。愛和信任,不一定基於血緣,它們可以在善良、理解、體諒的土壤里生長出來。

04

姐妹

身世真相揭曉後的一段時間,張麗對親生父母生出強烈的恨意。她無法理解,一對健康可愛的雙胞胎女兒,父母怎麼忍心丟棄?自己的養母當時失去了丈夫,家境窘困,尚且願意撫養自己,親生父母即使真有難處,為什麼不能把兩個孩子一起託付給可靠的人家,而讓自己和姐妹分離30年?

或許每個被遺棄的孩子都有過類似的疑問,作為人倫悲劇的受害者,他們很少能得到令自己釋懷的答案。即使追究了遺棄者的責任,也難以彌補他們的心靈創傷。張麗把自己關在家裡,好些天不吃不喝,總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火,一聽有人問起親生父母就生氣:我恨他們!

程珂珂則通達一些,她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在一個充滿愛的家裡長大,親生父母於自己而言是陌生人,她不願糾纏在對他們無謂的怨恨里。她經常在電話里開導張麗,但收效甚微,於是索性勸她:到鄭州來找我散散心吧。

聽到程珂珂的邀請,張麗動心了。結婚後她一直在家,除了照顧孩子就是打麻將,從沒出去工作過,程珂珂開玩笑說她‌‌「不像個90後‌‌」。程珂珂在鄭州一家大型化妝品店當店長,手下管著十幾個員工,她想讓張麗也來看看外面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她們想‌‌「一起生活一段時間,彌補從小分離的遺憾‌‌」。雖然此時還沒有做DNA檢測,但她們已經彼此確認。

得到婆婆的支持,張麗收拾了幾件衣服,去了鄭州。程珂珂從單位宿舍搬出來,租下一套兩居室迎接她。

暫別親人,只有姐妹倆彼此陪伴,她們似乎要把30年的缺失都補回來:一起逛街、唱k、買衣服,為今晚吃米粉還是麵條爭執,一個贏了後買薯片和巧克力哄另一個。程珂珂覺得,自己的執著是對的,中途有曲折和痛苦,但若非如此,姐妹倆不會擁有如今的喜悅。

不久,程珂珂去上海出差,帶上了還沒有出過省的張麗。第一次坐飛機的張麗很緊張,但握緊程珂珂的手,她就放鬆下來。參觀了程珂珂的公司總部,見到程珂珂工作時專注、有威嚴的模樣,她感慨:上班真好,我也要工作。

回到鄭州,張麗進了程珂珂的化妝品店做店員,從普通話開始學起。一開始並不順利,別的店員嘲笑她的口音,程珂珂又要求她多接待客人,多練習。一次,張麗覺得程珂珂是想看自己笑話,一賭氣就說不幹了。程珂珂沒有讓著她,她問張麗,你不是說要掙錢,讓爸媽過上好日子嗎,怎麼那麼容易就退縮了?

多掙錢,讓養父養母不用再打工,給從小照顧自己的奶奶蓋間新房,是張麗的願望。知道身世後,她對家人特別感激,這份感激,成了她勇敢地改變生活軌跡的動力。聽了程珂珂的話,她回到崗位上,不卑不亢地反擊嘲笑自己的人:我就是因為不會才來學習的。

張麗也儘自己所能保護程珂珂。程珂珂害怕蟲子,家裡打掃衛生時出現蟑螂,總是張麗拿著掃帚衝上去。從前,習慣了當家中支柱的程珂珂要強好勝,從不對人說自己的煩心事。和張麗在一起後,她有了同源共生的安全感,漸漸學會了傾訴和示弱。

DNA檢測結果出來後,最後一絲不安也消散了。張麗和程珂珂更加頻繁地往來,真誠地感激對方的養父母:是他們,養育了自己的姐妹。在她們的連接下,兩個同樣擁有仁善寬厚之心的家庭很快接納了彼此。

中秋節,兩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張麗母親拉著程珂珂母親的手說:咱們不叫孩子去找他們(親生父母),不讓孩子煩惱,以後咱們兩家變成一家,讓他們後悔去。兩個女孩叫媽,兩位母親都開口答應,程珂珂覺得,‌‌「從來沒有那麼美過。‌‌」

11月,張麗和程珂珂飛赴廣州,開啟新一段創業之旅。多了一個至親,不僅多了欣喜,也多了開拓生活時的底氣和陪伴。天清氣朗,舷窗外是潔白柔軟的雲層。雲上的姐妹倆滿懷期待,就像她們找到彼此那天那樣。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真實故事計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07/168047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