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恆大危機:受「境外違約」消息影響 中國恆大股價再創新低

中國恆大集團的股價在周三(8日)創下歷史新低。

中國恆大集團的股價在周三(8日)創下歷史新低,該集團在本周錯過了支付離岸債務的最後期限,有可能成為中國最大的違約者。但有外電指稱,目前該集團仍有重組債務的希望,市場對發生「金融海嘯」的擔憂暫時得以紓緩。

綜合外電報導,恆大集團受「違約」消息拖累,股價下挫5.5%,收市報1.73港元,創2009年11月上市以來的歷史新低。該集團的股價在本周合共下跌了一超過兩成;該公司有兩筆境外債券上月付息到期,周一(6日)乃30日寬限期的最後一天,雖然恆大還沒有宣布這些債券是否已經正式違約,但債券投資者指並未收到恆大付款。評級機構標普指出,因應恆大上周通報有債權人要求履行2.6億美元擔保義務,而恆大「流動性脆弱」,稱公司違約乃「無可避免」。

Duration Finance的數據顯示,恆大上個月到期的票據,即周一過了付息期限的兩批票據之一,交易價格為一美元18.613美分,而周二亞洲時段收盤時為18.875美分。

中國政府多次表示,恆大的問題「可控」,並稱提高銀行業流動性的舉措以及該公司推進海外債務重組的計劃,有助於安撫全球投資者。恆大所在的廣東省政府上周派出工作組進駐恆大。

大華繼顯(香港)執行董事梁偉源(Steven Leung)對路透社表示:「在沒有正式宣布的情況下,市場會想等等看,還不想放棄;否則恆大的股價和債券價格應該會跌得更厲害。」「市場也想等等看,看看現在地方政府介入後能做些甚麼。」

恆大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擁有1300多個房地產項目。該集團負債逾3050億美元,約等於中國大陸GDP的2%,其債務危機已經拖垮了近十家小型公司。

另外,陷入困境的小型同行佳兆業集團控股的股票在周三被暫停交易,佳兆業集團必須在周二向債券持有者支付4億美元,該集團此前表示,它提出的債券交換方案未能在上周得到足夠多投資者的支持。

佳兆業是繼恆大之後中國最大的開發商離岸債務持有者,在亞洲營業時間結束前沒有償還6.5%的債券,這可能使該票據陷入技術性違約,從而引發其總額近120億美元的離岸債券的交叉違約。佳兆業拒絕就事件向國際通訊社發表評論。

一位消息人士此前告訴路透社,擁有超過50%相關票據的債券持有人在周一晚些時候向佳兆業發送了暫緩條款草案。報導引述兩位「知情人士」稱,即使發生技術性違約,佳兆業和離岸債券持有人也會繼續討論。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09/168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