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中國經濟危機四伏 當權者仍「執迷不悟」

即使中國經濟出現許多警告信號,但仍有部分分析家和決策者抱持樂觀,對此,華爾街日報21日報導,這種樂觀是錯誤的,中國正經歷一場緩慢的、系統性經濟走弱危機,可能會破壞當前中共政權穩定,並對全球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報導指出,美國及其盟國擁有許多影響中國經濟的工具,需要權衡中國經濟嚴重危機的後果與對美國構成的威脅,決策者不要被動地假設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快速成長和穩定的態勢。

地產業債台高築地方財政危機

去年12月以來,房地產開發商恆大和佳兆業等其他幾家公司過度財務槓桿化導致破產,造成數千億人民幣和美元計價的債務違約。房地產占中國經濟30%,幾乎是導致2008-09年美國、西班牙和英國金融危機的2倍。房地產業一直保持年增率超過6%速度前進,債務泡沫更在2014年至2018年間以每年20%的速度膨脹。

此外,城市房地產市場已過度建設,約90%的城市家庭擁有自己的房產,今年的房屋銷售額和價格都出現下滑,過度槓桿化的建築商和債權人正承受後果。地方政府收入有三分之一來自土地出售、10%到15%來自相關的開發稅,到2021年底,土地銷售量下降30%以上,使地方財政處於危險之中。

打壓新創大型企業削弱活力與就業機會

習近平強化中共統治地位,對最具創新的行業和企業家鎮壓,共黨將信貸流向國有企業,削弱私營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就業機會。習近平優先考慮中國經濟中生產力較低和創新較低的產業,同時加強控制和限制新創企業融資,並懲罰許多大型領先行業的創業領袖。

先進科技產業落後西方貿易制裁加劇挑戰

儘管標榜中國科技業追趕或領先西方,但要實現自給自足和全球領導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美國對先進半導體的制裁削弱華為製造5G手機的能力。根據德國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國的半導體產業落後於世界領先者10年。中國的整體生產力水平也落後於其他西方經濟體,習近平轉向國有企業和製造業並無法改善這種相對弱勢。

報導指出,中國經濟正系統性地走弱,習近平的新優先施政措施幾乎沒有帶來快速好轉的希望。美國及其盟友可能會通過大力執行貿易法、限制中國從西方獲取技術和融資,並因中國在新疆的殘酷侵犯人權行為實施制裁,將進一步加劇習近平的挑戰。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華爾街日報 自由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1/168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