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劉奇峰、郭育仁:展望2022年國際局勢民主陣營面臨重重挑戰

作者:

郭育仁說,美日2+2雙邊會談的重點是修訂美日防衛方針,針對"台灣有事"的情況擬定美日聯合作戰計劃。其實自2021年六月起,日美兩國就不斷進行兵推。接下來很有可能在三月底或四月,在東京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圍堵中國。郭育仁指出,QUAD主要應對南海局勢,美日希望通過QUAD與東協合作,平衡中共推動的南海行為準則。中國希望明年上半年跟南海周邊國家簽署COC南海行為準則,以排除所謂的域外國家參與。

郭育仁認為,如果QUAD峰會在日本舉行,拜登可能對日本進行首度國事訪問,韓國總統大選3月9日舉行。拜登如果訪日,也可能訪問首爾。接著在六月中,北約夏季峰會將通過新的戰略構想,這是北約的重要指針,軍事資源將重新分配部署,任務演習和訓練都要根據新的戰略概念。北約的注意力不只在歐洲,也會在印太地區。12月中,德國巡防艦"巴伐利亞號"穿越南海,這是時隔19年後,德國首次派軍艦巡航印太地區。繼法、英之後,德國將加強在印太區域部署。未來德法英軍艦可能常態性出現在印太地區。

因應烏克蘭局勢,美俄預計1月10日舉行安全會議。俄羅斯和北約將於1月12日舉行會談,1月13日俄羅斯將與包括美國在內的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會談。

民主國家進入選舉期將面臨重重挑戰

郭育仁指出,2022年是很重要的轉折點。2022上半年,民主陣營圍堵中國的態勢會非常清楚。在經貿方面,美國將推出印太經濟架構,去分化或圍堵RCEP對東協的效應。但是年中北約峰會之後,下半年民主國家進入選舉期將面臨重重挑戰,形勢可能翻轉。

郭育仁說,七月,日本參議院改選,岸田文雄目前執政狀況不錯,但疫情是影響選情重要因素,如果日本疫情嚴重,七月的參院改選不會樂觀。如果岸田文雄下台,將對中國有利。七月之後,美國11月期中選舉,拜登選情非常不利,拜登可能跛腳。而台灣11月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看來選情不佳。韓國三月選出新政府,可能仍是文在寅所屬的進步派執政。如果日韓是新政府執政,美台是舊政府、跛腳政府,拜登和蔡英文的政治影響力走下坡,對上政治權力在二十大達到頂峰的習近平將是很大挑戰。

郭育仁說,每逢民主國家選舉,中共介入的力道非常大,可預見下半年中共的滲透、武力恫嚇、假消息,和無所不用其極的認知作戰會頻繁出現。所以下半年對習近平而言,局勢有利。

郭育仁說:"2023年變得危險,局勢會變得緊張。"他說,因為民主政府跛腳可能會使權力到達頂峰的習近平產生錯覺,習近平可能以為能姿意妄為。如果他對於台海或南海的情勢過度自信,誤判的可能性高,這是為什麼安倍晉三不斷呼籲中共高層不要誤判,"美日的政治軍事菁英可能有掌握一些狀況,時間點可能在2023年之後。"所以郭育仁說,明年會是相當精采的一年,也是西方國家需要高度提防的一年。

學者認為美俄雙方都不想讓軍事對峙升級

美國中期選舉對中政策可能出現重整或混亂期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01/1690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