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它至今生死未卜,全世界都在揪心

俄烏爭端紛雜混亂的信息報導中,一條極為特殊的信息牽動了全世界的視線:

停放於霍斯托梅爾機場的AN-225運輸機,可能已被戰火摧毀。

據央視新聞頻道報導,烏克蘭方稱AN-225被摧毀,而俄羅斯媒體人士對此進行了闢謠,真實情況尚未確定。

乍一看這條信息在當下的節點裡並不特殊,戰火紛飛,平民尚處於生命威脅的邊緣,機場又是「兵家必爭之地」、設施容易遭到破壞。

信息能吸引大眾目光,只因AN-225太特殊——

它是人類迄今創造的最大單體飛機,全球唯此一架,是公認的、航天工程史上的傑作。

與其他飛機的機型對比

且大概率,它會是人類最後一架超大型運輸機、再無來者。

AN-225倘若被炮火摧毀,我們極大可能地、永遠失去了這一工業奇蹟。

搭載太空梭「暴風雪號」進行飛行的AN-225

01

天津見證了

它最後一次飛行

AN-225運輸機,代號Mriya,意思是「夢幻」。國內一般稱之為安-225。

實際上,它在遭遇戰火前的最後一次商業飛行就是飛往中國天津濱海機場。

2022年1月7日,AN-225進行了新年的第一次飛行,執行天津濱海與熱舒夫(波蘭)之間的商業貨運包機任務。

不少國內愛好者頂著霜凍、去拍它的「新年第一飛」,卻沒成想也是最後一次。

飛機於熱舒夫機場降落時,遇上了大霧。

機場邊上等候著觀賞這架巨型飛機的人們,幸運地看到了AN-225撥開雲霧、劃破天際的景象。

它隱身於霧中,渦流激盪開水氣,壯觀的景象猶如傳說中的摩西分紅海。

國內的飛機愛好者用《逍遙遊》中的句子形容它: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但也是這場大霧中的降落出現了意外。

1月10日飛機著陸時,主起落架支撐固定起落架位置的傳感器螺栓突然被震斷。

在波蘭機場進行事故修復後,AN-225再次飛往天津濱海機場,並在短暫停留後,回到了位於烏克蘭基輔的安東諾夫機場進行維修。

直到俄烏爭端開始,它都被保存在機庫中修整。

目前AN-225所屬的安東諾夫公司表示,在專家進行評估前,他們無法確認具體狀態。

而據中國「海絲一號」SAR衛星獲取的最新圖像顯示,AN-225的情況極為不妙。

國內普通網友第一次關注AN-225或許是在2020年,它被用於全球範圍內的抗疫物資運送。

2020年4月12日它抵達天津濱海,一次性裝載了700萬個口罩、數十萬件防護服及護目鏡、呼吸機等物資,然後將其運往波蘭首都華沙。

儘管是深夜抵達,依舊有很多飛行器愛好者驅車趕往機場圍觀。

AN-225所到之處,都會吸引大批愛好者「追星」。

一位中國民航大學的學生告訴我們,後來AN-225再一次備降天津時正是下午,所有人都聽到了它的轟鳴。

「校區在機場附近大家聽飛機聽多了,只有它是不同的,壓迫感太強了,它降落的動靜不可能和任何一架飛機混淆。」

那天他的許多同學都翹課去看AN-225,他覺得半個校區都出動了。

聽說飛機可能被摧毀的消息後他不由得感慨惋惜,如果1月那次飛行沒有出事故,或許它還有可能飛在戰火之外。

僅在2020年第一季度,AN-225就運輸了總計1300噸的防疫物資。

彼時緊迫的疫情當口,海運陸運容量大、速度卻太慢,空運最快、可運量有限。

放眼全球範圍內,AN-225幾乎是最優解。

所有商用運輸機當中,只有它能載運超過一百噸的貨物、且在數天之內就將防疫物資運送到位。

紀錄片《工程大驚奇》中曾透露,AN-225的最大起飛重量高達705噸。

這是什麼概念呢?《超級大搬遷3》中記錄過一次驚訝世人的工程,是把一棟幾十米高、700噸的大樓整體搬遷,經過計算,大樓底下需要一百九十二個輪子才能拖動。

而AN-225,相當於駕駛著這棟大樓飛上天、飛向數千米乃至萬米的高空。

02

能裝下火車的AN-225

在大小與運載量上,它是毫無疑問的空中王者。

2001年,它創下了一次性運載5輛主戰坦克的世界紀錄,運載重量約為279噸。

世界上其他所有飛機運載量都在100噸以下,它這直接翻了一番。

紀錄片《工程大驚奇》中的模擬畫面

駭人的「體重」讓它每一次落地都趨於極限,幾乎沒有犯錯的餘地。

為了緩衝、分散衝擊,它的起落架上足足裝了32個輪子。即便如此,落地瞬間輪胎也會被加熱到華氏250度,並激盪起巨大煙塵。

AN-225的運輸艙巨大無比,內部看起來不亞於一艘巨船。

如果改造成客機、按重量估算,它最多可以載客約兩千人。

這相當於,如果一所中等規模的中學想集體旅遊,AN-225能給全校師生一窩端了。

當然,它的運輸費用也不可小覷。

AN-225每飛行一小時就要消耗約15噸的燃油,相比之下,常見的波音737客機每小時耗油量是2.6噸左右。

高額的燃油消費與獨一無二的運輸量,讓它的租金高達每小時3萬美元。

依舊有許多公司願意僱傭它,畢竟,「你將得到世界上最大的飛機」。

不會再有飛機像它一樣,甚至能裝下近40米長的有軌電車組件。

2013年AN-225曾抵達石家莊正定機場,在那,它裝走了「祥龍」號有軌電車、出口土耳其,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它運軌道車輛。

飛機運火車,歷史頭一遭。

災難電影《2012》裡主角們逃生駕駛的大飛機原型就是它,機翼上足足有六個引擎,電影中還一口氣撞倒了艾菲爾鐵塔。

主人公們最後駕駛著機艙內的豪車、從機艙尾部沖了出來,落地青藏高原。

實際上,電影裡的機艙尾部出口完全是虛構的,真實的AN-225隻有機頭一個出口。

運輸貨物時機頭打開,像貪吃蛇那般、把貨物吞進肚子。

巨大的運載量勢必得益於AN-225巨大的身體,它的翼展面積就達到了900平方米左右,機身長度84米。

人站在地面上看它,就仿佛看一座大山。

1903年萊特兄弟進行第一次機動飛行實驗時,飛行距離是37米,這被認為是現代飛機的鼻祖。

但如果把這趟距離換算到1988年誕生的AN-225身上,萊特兄弟還沒從機頭飛到機尾。

短短85年時間,飛行器技術的進步跨越時代。

AN-225誕生於蘇聯的航空計劃,原目的是將航空飛機暴風雪號送入宇宙。

暴風雪號本就體型不小,它需要的是一艘前無史例的巨型飛機,科學家們計算出相應大小時,意識到這將不亞於童話中的方舟或飛艇。

技術人員至今回憶AN-225的建造過程,語氣都會興奮而澎湃。

「每一個人的眼神中都充滿鬥志,渴望投入儘可能多的知識和能力。」

他們知道,自己將走入人類的航空工業還未曾涉足的領域。

03

誕生與末路

都是值得被銘記的歷史

1988年,AN-225出廠,並於12月21日在基輔進行了第一次試飛。

你可以想見,那一刻人們有多震撼。

它被建成的瞬間就已經打破了100多項世界紀錄,30年來已經創造了250項世界紀錄。

科學家將首次試飛形容為,「平穩、漂亮、從容、優雅的起飛」。

1989年,這架飛機背負著暴風雪號在巴黎航展上首度向公眾亮相、出盡了風頭。

當時的工作人員環顧四周,發現「圍觀瑪利亞的觀眾,比其他所有觀眾加起來還要多」。

大約所有人都明白,自己正在見證歷史的誕生。

紀錄片中試飛員回憶,「我驕傲地走來走去,讓所有人都知道我是這架飛機的試飛員」。

不論你是否是航天愛好者、是否擁有專業知識,只要看一眼AN-225都能意識到——它一定是航空史乃至人類工業技術史上的明珠。

遺憾的是,我們也在見證歷史,見證的是這架工業奇蹟的末路。

89年5月12號,AN-225完成了首次暴風雪號的背負飛行。

場面之震撼,讓許多網友至今還會在它的飛行視頻中驚嘆且疑惑,懷疑這是不是電影特效。

這場背負飛行直接讓AN-225航空界圖騰般的存在。

它被寄予過很多情感,但最廣泛、也是撼動所有人的一種,一定是AN-225之於人類征服天空、登峰造極工業情懷的象徵。

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暴風雪計劃無以為繼,AN-225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2002年,暴風雪計劃中被認為最後一架有飛行能力的太空梭因庫房坍塌而被摧毀,宣告了計劃的徹底終結。

AN-225與它的原型AN-124被規劃給它們的生產方安東諾夫設計局,後移至子公司安東諾夫航空公司麾下。

長久的時間內,它被封存在機庫中落灰。

原因很簡單,它的飛行與維修耗資巨大、彼時需要用上它的運輸需求也太少,AN-225一度被視為AN-124等同系列飛機的備用零件庫。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只有這一架、獨一無二的一架。

計劃中,AN-225本會生產兩架。

但第二架只是半成品階段時生產計劃便中止了,AN-225成為「孤兒」。

改造或啟用一架沒有複製品、替代品、部分零件特殊到只有它使用的巨型飛機,對技術與資本都是巨大考驗。

它所使用的D-18T渦扇發動機就是特殊的,由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生產,但需要依賴俄羅斯提供技術與零部件支持。

每個發動機擁有七萬馬力,等同於400輛普通轎車。

所幸,21世紀到來後科技與貿易的飛速發展擴大了重型空運的市場。

安東諾夫航天公司在對小一號的AN-124進行商業營運後,看到了百噸級大型單向貨物的商業價值。

斥巨資對AN-225進行了改裝,更換部件、讓它更輕,並重新投入使用。

毫無意外,AN-225成了被世界追隨的「航空明星」。

它所到之處都會引起轟動,2016年5月15日它運載著重型發電機抵達澳大利亞珀斯。3萬人為了看它湧入機場附近,造成交通堵塞。

很多人甚至提前幾天就在此紮營,只為搶占觀看地點。

這趟航行過程中,AN-225於印度進行中轉、補充燃料,機場甚至給機組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機場的工作人員也成批地湧入停機坪「追星」合影,稱其為榮幸與驕傲。

AN-225抵達天津濱海時,網友@zifeilau航空視頻還上傳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塔台對話。

當時塔台通知華夏0669飛機原地避讓、別再往前滑了,因為「這邊落地飛機是大飛機、比較大」。

機長過了一會後試探性地問,「這是那世界上最大的飛機是吧?」

塔台回復「對」後,機長深深地嘆了一句「哦~」

「請稍等一會」「好吧~」

小飛機的即時感受大約是「個頭大了不起啊?」「抱歉,個頭大真的了不起」。

AN-225與其他飛機並排停著時,個頭是普通飛機的幾倍。

對機場而言,接納AN-225不僅需要足夠寬、供其轉彎的跑道。

還需要航班不忙碌,因為它起飛前上跑道後需要一定時間進行「暖機」、確保六台發動機穩定工作。

起飛後約有15分鐘時間內,機場會受到它的尾流影響、沒有飛機可以降落。

一前一後,少說也得有半小時、四十分鐘的時間被搭進去,耽誤其他航班。

實際上,多年的重物運載、高強度使用早已讓AN-225難當,一度被迫停飛進行大修。

大修後於2018年,才再一次進行商業飛行。

它誕生的三十餘年間,世界上再也沒有如此規模的超大型運輸機被製造、投入商業使用。

無法估算的成本令所有公司退卻,從今往後的多年時間內,人類也大概率不會再擁有此等巨型運輸機。

曾經,絕大多數飛行愛好者會認為AN-225的歸宿大約是博物館。

被展覽在燈光與目光之下,成為被封存的奇蹟。

無人料到這架工業傑作的歸宿會如此意外而荒唐,奇蹟的消失只需要一場炮火。

但在戰火中,它的結局似乎又不讓人意外。

戰爭的底色便是無情,它摧毀一切、造成沉思百年的悲痛後果之前,從來不會發出質問人心的預警。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Vista看天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03/1715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