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楊佩昌:誤判歐盟,普京在烏克蘭陷入泥潭

作者:

 

 

普京下令進攻烏克蘭,既非心血來潮,亦非謀事不周。相反,普京原本計劃周密,且有充足的把握拿下烏克蘭

普京的信心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的基礎上:歐盟不敢得罪俄羅斯,即便英美有心幫助烏克蘭,沒有歐盟的合作,必將一事無成

事實上,除了核武器,普京手裡還真有另外一個大殺器。考慮到這一點,歐盟對俄羅斯一直有所忌憚。這次烏克蘭戰爭,如果歐盟往後退縮,即使英美態度依舊強硬,非要乾死普京不可,但還是無法找到適當的著力點,畢竟烏克蘭緊挨著歐盟。從地圖上即可清晰看出,美國與烏克蘭之間隔著歐盟和俄羅斯,英國與烏克蘭則隔著歐盟。無論如何,英美要想解救烏克蘭,怎麼也繞不開歐盟。假使沒有歐盟的許可,英美根本就沒法把武器彈藥運往烏克蘭,總不可能空投吧?再說空投也要經過歐盟的領空。至於心急如焚的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沒有歐盟層面的首肯和背書的話,斷然不敢過於明目張胆地力挺烏克蘭。一旦失去德法這兩個歐洲龍頭的支持,這幾個小國繼續與俄羅斯作對,普京沒準真敢把戰火延燒過去。

普京手裡的這個大殺器就是石油和天然氣。以天然氣為例,歐洲每年消費約5000億立方米天然氣,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在其中占比高達45%。兩個歐盟國家芬蘭和保加利亞100%依賴俄天然氣。俄輸送的天然氣在德國每年消費的天然氣總量里占61.9%,奧地利(70.1%)、希臘(96.4%)、拉脫維亞(76.5%)、斯洛伐克(84.1%),對俄天然氣依賴程度很高。此外,在匈牙利(64.1%)、丹麥(53.1%)、波蘭(64.2%)、捷克(57.7%)每年消費的天然氣里,一半以上來自俄羅斯(塔斯社消息)。

本來,這個大殺器要發揮關鍵作用的,但突然間就匪夷所思地失靈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時機,準確地說叫天氣。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的時間是2月24日,這個時候春天已經來臨,歐盟多數國家告別了寒冬,即便停了暖氣,也不會造成過於嚴重的問題。儘管德國還有些寒冷,但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其他主要歐盟國家天氣開始轉暖。如果俄羅斯入侵時間提前一至兩個月,那就完全不一樣了。時間再早點,俄羅斯把天然氣閥門關閉的話,歐洲國家是會凍死人的,尤其是老齡人口比重過高的歐盟,哪經得起大量老年人的死亡?

也許有人會這樣想:多凍死點老人,不就正好解決長期困擾歐洲的老齡化問題了嗎?大概只有希特勒才會這麼幹。如果歐盟老年人被大量凍死,主流民意就會反轉,要求對俄羅斯採取妥協措施。如此,歐盟政客一定不敢公開與俄羅斯作對,至多是口頭譴責一番,然後重複2014年的做法,緊急勸降烏克蘭。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俄羅斯順利拿走烏東的頓巴斯,永久吞併克里米亞,甚至把烏克蘭一分為二,一個是西烏克蘭,另一個是俄羅斯的傀儡東烏克蘭。這就可以很好地解釋,在戰爭一觸即發的時刻,為何德國總理肖爾茨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接連飛往莫斯科,苦口婆心哀求普京。即便戰爭已經打響,馬克龍還在不斷打電話給普京,懇請其停戰。說到底,歐盟國家在能源上太嚴重依賴俄羅斯了,不想因為不得不選邊站而損害到自身利益。

那麼,普京為何不早點下令進攻烏克蘭呢?難道是他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嗎?大概率不是。能夠讓普京無法下令進攻的最大障礙是奧運會,因為奧運會期間,對交戰各方有休戰的要求,也算是奧林匹克的傳統吧。如果普京還像2008年那樣任性,奧運會開幕式當天就與喬治亞開打,那就再次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也太不給東道主面子了。所以,普京只好把戰爭拖延到奧運會結束之後。可見,奧運會也並非一無是處,偶爾還是有點用的。能夠讓形勢發生如此大的逆轉,奧運會確實功不可沒,建議挪威授予奧運會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獎勵奧運會無意間做出的重大貢獻。

由於普京手裡的大殺器失靈,德、法、荷、意等主要歐盟國家沒有了太大的顧忌,才促使歐盟下決心改變政策,在資金和武器上大力援助烏克蘭。正因為得到了歐盟的合作,英美對烏克蘭的支持才找到了穩定的著力點,也因此而相對放開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的手腳,從而形成了歐美、日本、澳洲齊心協力圍毆俄羅斯侵略者的局面。

如今,烏克蘭戰事陷入膠著狀態。儘管烏克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但前途是光明的,畢竟有世界多數國家的道義聲援和歐美源源不斷的物質支持。反觀普京,成了孤家寡人,氣數將盡。俄羅斯也因此變為國際棄兒,其失敗的命運已在所難免。

普京當然不會甘心失敗,他在想盡一切辦法扭轉不利局面。除了軍事上的頹勢,國內的經濟問題更是成敗的核心要素。如果經濟形勢好轉,以俄羅斯的大國優勢和豐富的資源,或許可以在烏克蘭打一個長期的消耗戰。而經濟一旦垮了,戰爭也就無法繼續進行下去。因此,普京的首要任務是穩定貨幣匯率,不讓盧布完全變為廢紙。前總理溫家寶說得很對:「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只有穩定了盧布,才能讓國民和外資對俄羅斯有信心。有了信心,才有發展經濟的基礎和可能性。

於是,普京又想到了他的大殺器-天然氣。前不久,他突然簽署法令,要求對俄羅斯「不友好」的國家改變貨幣支付方式,從原來的歐元和美元改為盧布。這樣做的目的是逼迫歐盟用歐元買入盧布,從而挺住早已一瀉千里的盧布匯率。另外一個用意是,以此架空歐盟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既然要買入盧布,就必須與俄羅斯的金融系統產生聯繫,從而讓制裁名不副實。為此,莫斯科氣勢洶洶地強調:如果各國拒絕以盧布支付,歐洲將無法獲得免費天然氣。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很明顯,我們不會免費提供天然氣。」當被問及莫斯科是否會切斷對非盧布付款人的天然氣供應時,佩斯科夫回答說:「不付款,不供油。」

很可惜,普京的算盤再一次落空了,根本原因還是天氣。一方面,歐盟已經與美國和卡達基本談妥了天然氣的貨源問題。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此時天氣早就轉暖,即便俄羅斯斷供天然氣,歐盟也不會面臨滅頂之災。為此,德國態度異常強硬。普京與肖爾茨通話,肖爾茨一口回絕俄方的無理要求。他表示,要麼繼續用歐元支付,要麼就不買俄的天然氣。聽到這話,普京立馬妥協。他表示,德國可以繼續用歐元支付。具體辦法是,德國將歐元付給俄羅斯Gazprombank銀行,再由該銀行兌換為盧布支付給供氣公司。

這樣的做法,如果不是脫褲子放屁,那就是被人打臉啪啪啪之後,還一臉的自豪:那是我家老爺,讓他隨便打!想要我家老爺打你,門兒都沒有,不是每個人都有挨打這個福分的。

普京的策略之所以未能成功,歸根結底栽在過於自大的思維模式上。雖然世界是一個整體,但並非完全不可割捨,是腫瘤終歸要忍痛切除的。不要以為「不賣東西給你,你就完了」。更別以為「失去了我這個大市場,你只能對我求饒下跪」。事實證明,以資源或市場作為要挾,不僅人品太差,而且註定會走向可恥的失敗。(作者楊佩昌博士是中國旅居歐洲的德國經濟史學者、著名公共知識分子)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03/172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