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房貸斷供的年輕人,撐不住了;上海封城讓中國GDP跌多少?

浙江等十餘省高速封閉, 3千萬貨車司機被困?外資逃離中國?「北向通」3天失血逾百億;高盛料加息至4厘以上 美銀警告經濟或衰退;中共用人民幣購俄能源,專家:很難挑戰美元; 路透:中共挖角台灣晶片人才 百家中國公司被查

江蘇、浙江、山東、上海、安徽、河北、遼寧、陝西、吉林、廣東、福建等高速管控封閉,部分收費站出入口暫時關閉,部分服務區也宣布關閉!

繼江蘇高速「崩潰」後,浙江也宣布「淪陷」!4月8日,浙江宣布多個高速出口暫時封閉。杭州、紹興等多個城市相繼發出公告。

人口1800萬的廣州市9日上午不僅宣布分級分類管控,銜接白雲機場的機場高速公路也有6個出入口臨時管控。

目前貨運受阻的情況比較嚴重。一些正常開放的高速公路口,對貨車司機設置了重重限制,大量司機因行程碼帶星或是外地車牌而無法下高

有網友批評,「你讓物流、整個產業鏈怎麼活?這可是長三角啊!」,兩年前疫情政策已嚴重影響旅遊、教育行業,今年製造業也飽受到重擊,「難道就沒有更科學的辦法?」

據卡車之家的文章稱,全國有3000萬卡車司機是行業內的說法。在2021年11月3日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汪洋發言表示:2020年全行業1728萬貨車司機完成了全社會貨運量的74%和31%的周轉量。

中共用人民幣購俄能源專家:很難挑戰美元

在西方國家為制裁俄羅斯,紛紛拋棄俄羅斯能源之時,中共正在用人民幣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煤炭。中共一邊努力維持中俄的能源貿易,一邊力推人民幣,企圖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

3月份,幾家中國公司用人民幣購買了俄羅斯煤炭,這些煤炭將在本月運抵,這是自烏克蘭戰爭開始以來中國首次用人民幣支付的商品。消息人士告訴彭博社,第一批以人民幣購買的俄羅斯石油將於5月抵達中國的私營煉油廠。

通常這種交易是以美元計價的。隨著美國通過貨幣結算體系對俄羅斯進行經濟懲罰,一些國家正在考慮採用其它貨幣進行交易。

印度和俄羅斯政府上個月舉行了會談,就恢復盧布分類帳進行談判,這是自冷戰以來的第一次。沙特阿拉伯和中共也討論了基於人民幣的石油交易。

目前美元仍穩居主導地位,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數據,2019年,美元占外匯交易的近90%,而人民幣僅占4%多一點。

經濟學家托米奇(Aleksandar Tomic)曾告訴「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有效性,促使那些尋求降低依賴美元的國家加快行動,但是這似乎並不容易。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歷史學家艾辛格林(Barry Eichengreen)在3月份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純粹的經濟影響力不足以建立一個國際貨幣體系,即使在看起來美元的主導地位最有可能被削弱的地方,人民幣試圖想占據其一小部分份額的能力也似乎十分有限。

高盛預料加息至4厘以上,美銀警告經濟或將衰退

高盛投資銀行的首席經濟師哈吉思(Jan Hatzius)預計,美聯儲或許要加息至4厘以上水平,才能減緩經濟過熱和降低就業的強勁需求,而美國銀行的報告則警告美國經濟衰退的衝擊即將到來。

美聯儲局日前暗示,有可能從5月初開始實施縮表操作,計劃縮減其9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並且縮錶速度將可能是之前的兩倍。

為此,美國銀行警告說,隨著美聯儲通過收緊貨幣政策來抑制高企的通脹,宏觀經濟形勢正在迅速惡化,很有可能把美國經濟推入衰退。

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目前的高通脹衝擊正在惡化,而加息才剛剛開始,經濟衰退的衝擊即將到來,在這種情況下,現金、波動性、商品和加密貨幣的表現都有可能超過債券和股票。

路透:中共挖角台灣晶片人才百家中國公司被查

路透社引述台灣司法部調查局一位高官的話說,台灣的間諜捕手(spy catchers)對大約100家中國公司展開調查,這些公司涉嫌非法挖角台灣半導體工程師和其他科技人才。

這位高級別官員說,從去年初以來,7家公司被起訴,27家公司被突擊搜查,或公司的老闆被調查局傳訊。

台灣作為行業巨頭台積電(TSMC)的故鄉,擁有世界上92%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能力,特別是台灣擁有中國大陸所需要的晶片專業技術。

台灣於2020年12月在司法部調查局內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以打擊非法挖角行為。司法部調查局是台灣反間諜機構,主要負責抓捕間諜組織。

這名官員告訴路透社,調查局採取突擊搜查或問詢行動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他要求匿名,以免妨礙調查。台灣調查局說,這名官員的言論代表了該局的觀點。

外資逃離中國?「北向通」3天失血逾百億

中國3月外資大失血,當月「北向通」有16天淨流出,其中3天日淨流出甚至超過人民幣100億元(約合15.72億美元),引發外資大撤離疑慮。中國3月外匯存底餘額也較上月減少258.3億美元。

中國小感冒,全球供應鏈將大病一場?

由於中國政府持續實施嚴格的「清零」政策,中國金融中心、世界上最繁忙港口城市之一的上海已經幾乎被完全封鎖了一個星期。

在上海港,缺工意味著貨物的進出越來越困難。儘管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本周表示碼頭運作正常,「但事實是......由於對卡車司機的管制,它並沒有真正運作,」中歐商會上海分會副主席許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告訴法新社。「上海港的周交易量下降了40%,所以這影響甚巨。」問題關鍵在於岸上:卡車司機不願意去上海,他們必須接受病毒檢測以取得許可證,也擔心任務結束後會被隔離。

圖:封城後空蕩的上海市區

40%在華德企認為,他們的供應鏈遭遇困難,通往歐洲的出口路線已經有三分之一受到嚴重影響或完全中斷。86%在中國的美國製造商也稱供應鏈受到了干擾。此外,由於封城,上海浦東和虹橋機場的地面工作人員也出現了短缺,現在只能處理有限的貨物,國際航班更是越來越少。

中歐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警告:世界上最大製造業國家的貨運量正在明顯下降,「如果中國有個小感冒,世界其他地方的供應鏈都會大病一場。」他說,中國貢獻了全球增長的四分之一,每個產品都有「中國的影子」。如果中國的供應鏈受到打擊,它肯定會影響到商品的供應、價格和選擇。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410/173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