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港台娛樂 > 正文

被罵的王菲和女兒李嫣,給家長們又上了一課

在無數爭議里,李嫣靜靜地成長,靜靜地表達。

她並不在乎旁人的評價,只是淡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這對於一個帶著缺憾出生的15歲女孩來說,已是不可多得的勇敢。

2

作為星二代,李嫣註定活在聚光燈下,更何況,她還是李亞鵬王菲的女兒。

父母各自過往的情史、先天性唇齶裂的特殊、上一輩離婚後的新生活、同母異父姐姐的明星身份……李嫣背負了太多話題,她幾乎無從選擇。

但從小到大,出現在大眾視野里的李嫣一直是敞亮的,陽光的,自信的。

她可以驕傲地在世界T台上走秀步,也可以高調宣布「菲姐的時尚只有我能懂」。

每次被曝出照片,她從不對嘴巴遮遮掩掩,她心知人們難免關心這件事,她就一張一張曬給你看。

這是一個被充分愛過的孩子應有的模樣,也是原生家庭給予她的最大底氣。

當年,王菲李亞鵬夫婦倆參加訪談節目,楊瀾的問題頗為尖銳:當你知道李嫣是兔唇時,你是否想過放棄?

王菲毫不猶豫地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我覺得她很美,很漂亮。」

從李嫣出生開始,她就被父母保護得很好,更可貴的是,這份保護並不是封閉式的保護,而是鼓勵、尊重和充分的愛

在她年幼時,夫妻倆帶著她赴美求醫。

隨著她逐漸長大,家人開始試著用她能理解的方式向她解釋身體的些許不同。

李亞鵬曾說起自己母親和女兒的對話。

那時李嫣剛上一年級,她問奶奶:「我的嘴唇怎麼跟別的小朋友不太一樣?」

奶奶反問她:「艾美麗跟她姐姐一樣嗎?曉雪跟林林一樣嗎?」

在得到「不一樣」的回答後,奶奶這才說:「就是啊,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李亞鵬曾寫給女兒這樣一句話:「上帝給了你這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

旁人眼裡的身體不足和缺陷,在充滿愛的家長們眼裡,只是一份「不一樣」而已。

難得的是,在李嫣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父母並沒有因這份不同而放鬆對她的要求。

李嫣一歲半時,李亞鵬和王菲就帶著她和竇靖童一起爬野山。

當時同行的只有幾個家長和一位帶隊老師,沒人因為嬌慣孩子而中途放棄。

整整八公里的山路,他們硬是連拖帶抱地和兩個女兒一起完成了。

到李嫣5歲時,她已經可以獨立走完全程山路。

此外,李嫣還跟著老師做節氣觀察,一年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到十三陵水庫,去了7年,一共168次。

她還前往故宮了解歷史,前後也去過三四十次。

李亞鵬親口說,只要自己不是出差,女兒的遊學探訪活動他基本一次不落,媽媽王菲同樣如此。

對於陪伴孩子這件事,他顯得很謙虛:「我們在孩子教育上付出的時間,可能真的比一般家庭多一點點。」

其實,大部分父母沒有意識到,恰恰是這不經意的「一點點」,成就了孩子未來人生路上的「很多很多」。

他們未來面對攻擊的不卑不亢,面對指指點點的冷靜自信,面對挫折困難的堅定勇敢,都是父母點點滴滴的愛澆灌出來的。

3

當年,王菲給女兒竇靖童寫下歌曲《童》: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我的愛。

這句歌詞恰好成了她教育女兒的真實寫照:擁有不乖的自由,卻也擁有不能學壞的底線。

王菲給了孩子最大的自由和尊重,看似叛逆的竇靖童和李嫣,也沒有如大眾擔心的那樣「變壞」。

當年,李嫣如很多小女孩一樣開始探索媽媽的化妝檯,甚至還把化妝的過程拍成視頻,自稱美妝博主「李老師」。

正當網友們急吼吼地為她「不合時宜」的愛美心理憂心時,李亞鵬和王菲卻根本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女兒奴李亞鵬一邊說著「嫣兒太可愛了」,一邊試圖讓女兒關閉社交平台,當被拒絕之後,他選擇了尊重女兒的意願。

王菲的想法也是如此,她對孩子的要求是:只要你能為你的選擇負責就好。

李嫣喜歡畫畫,李亞鵬並沒有強加干涉,而是給她搭了一座小木屋,讓她盡情地在裡面揮灑。

靈感來了,李嫣可以靜靜地在屋子裡待上幾個小時,只為畫畫。

且不論物質條件,光是這份放手讓孩子自由探索的豁達,就已經勝過了許多父母。

曾有人問王菲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她顯得很淡然:

我對孩子的保護欲和擔擾,是在嬰幼兒時期,過了這個階段就把她們當成獨立的個體去相處和交流了

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把孩子視作永遠需要保護的脆弱生命,視作私有財產,唯獨不能把他們看成獨立、平等的人。

這是控制欲和保護欲的雙重泛濫。

一個事事聽從父母意見,毫無自己想法的孩子,也許是「乖順」的,卻也永遠地失去了自我。

記得天才少女谷愛凌橫空出世時,無數人羨慕她的天賦和家世,羨慕她強大的內心,永不怯場的自信,卻很少有人看到,在這背後母親谷燕的巨大作用。

在滑雪事業上,她是女兒的引路人,也是女兒最好的戰友;在人生路徑的規劃上,她並沒有強迫女兒成為職業運動員,而是報以充分的鼓勵、肯定和自由。

谷愛凌的奧運冠軍,顯然不是填鴨式、捆綁式教育的產物,卻也不是家長威逼利誘的成果。

她的成功,是一個母親全心陪伴、全力支持的最好褒獎。

關於親子關係,黃磊的一段話很動人: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

父母之於孩子,是陪伴,是關愛,而不是控制

孩子需要的,是發自內心的欣賞,是底線之上的自由,而不是粗暴的拒絕和管教。

為人父母,希望擁有一個乖巧聽話的孩子的人不在少數。

但在「乖」之外,那些堅持自我、活得通透又瀟灑的人生,也是值得稱許的。

懂得放手的父母,才能真正讓孩子活出自己的底氣

尊重、理解和鼓勵,永遠是親子關係最值得培育的品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麥子熟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22/175170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