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廚藝獎勵金?臨時通膨費?美餐廳紛悄悄加收附加費

由於通貨膨脹,讓許多業者成本上升。(Getty Images)

通貨膨脹仍處高位,許多業者成本上升,但是如果隨意調漲價格,則可能嚇跑消費者。華爾街日報(WSJ)報導,以餐飲業為主的業者為因應此情勢,開始以各種千奇百怪的理由向消費者收取更多附加費,試圖儘可能以最不明顯的方式,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上。

餐廳收取的額外費用,最常見者就是服務費(Service fee),軟體商Lightspeed分析全國6000多家餐廳後發現,從去年4月至今年4月間,開始向消費者收取服務費的餐廳增加36.4%。

不過除服務費外,現在餐飲業收取費用的名義愈來愈多,包括非漲價調整(Noncash adjustment)、燃料附加費(Fuel surcharge)、廚藝獎勵金(Kitchen appreciation)、臨時通膨附加費(Temporary inflation fee)、刷卡附加費(Credit-card swipe fee),乃至員工健保附加費(Wellness fee)等。

Lightspeed的數據顯示,全國6000多家餐廳收取的額外費用總額,因此而從去年4月至今年4月間翻倍。

之所以如此的主因,是儘管成本上揚,但試圖轉嫁消費者可能適得其反。市調商NPD食品業顧問波塔拉廷(David Portalatin)就表示,去年以來,餐飲業售價平均調漲17.5%,但消費者支出只增加5%,曾有餐廳調漲自家的招牌三明治價格後,銷售額因此下降6%。

相較於直接漲價,在帳單中收取各種費用的做法,比較不容易為消費者所察覺;報導還說,這種作法思路與「縮水式通膨」(Shrinkflation)類似,即一些食品業者不會調漲產品價格,但是同價格包裝的分量卻在縮減。

波塔拉廷表示,徵收其他費用是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的方式;Lightspeed餐旅遊業主管多爾提(Peter Dougherty)則表示,採取這種策略的商家變得愈來愈多。

專家提醒:留意帳單細項

由於愈來愈多餐廳徵收愈來愈多附加費可能將成為趨勢,理財商Brooklyn Plans創辦人克莉絲汀·尤里蒂格(Kristen Euretig)表示,現在已不宜將這些費用排除出預算規畫之外,消費者也應多加留意菜單及帳單細項,費用明顯不合理時也該提出反應。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07/1758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