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醫生平均少活13年 研究發現:學醫真的消耗壽命

因為職業的特殊性,醫生往往會比普通人更懂疾病、更懂健康。

但這是否也意味著,在健康上更加專業的醫生更懂養生?比平常人活的更久?同樣都是知識分子,學醫的人會比學理工、金融、商法等其他人更有健康優勢?

對於這些疑問,2021年德國一項橫跨500多年的壽命研究卻交上了一份令人瞠目結舌的答卷。

參考文獻1

窮盡500年,建立3萬多學者的資料庫

想要在時間長河中回溯人類的壽命密碼,詳實靠譜的數據是研究者必須跨越的第一關。

經過慎重考慮,他們選定了15世紀到20世紀初的500年時間範圍。地域範圍則圈定在神聖羅馬帝國及周邊。

研究者選定的研究範圍

這種設置也是對可靠性的一種保證:相比於19、20世紀的數據,前幾百年的人口信息更加瑣碎隱秘。而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滅亡之前一直占據歐洲大量疆土,長期穩定的大帝國更有助於數據的收集與核驗。

在調查對象上,研究者也是另闢蹊徑,選取了那些在大學機構或科學院任職的知識分子。

一方面,相比於已經被歷史淘汰的歐洲貴族和騎士,那時的學者既要研究也要社會工作,是後世醫生、工程師、律師等職業的雛形。另一方面,大學和科學院先進文明,保留的生卒信息也更加完善。

在數據收集和質控上,研究者根據數據的完整性和來源的可靠性,研究人員將數據分為四個質量組,結合四個質量組的數據,去除重複,對數據進行分析。

而得到的結論,可以說是既合理也離譜。

醫生更短命,「主任」才能活得長

首先,研究者們用學者們的預期壽命和歷史長河的時間繪製了動態圖。發現在1500s~1700s之間,學者們的預期壽命不升反降。他們認為這是當時幾次戰爭、饑荒和黑死病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到了十八世紀中葉,學者們的壽命才開始穩步爬升。到了二十世紀,其預期壽命已比一百五十年前能多活7.5歲。

得到這個大前提下的結論後,作者又單獨將從事醫療行業的學者們單獨列出重新做圖。但作者卻發現了一個扎心的事實:

無論是在大大小小的大學機構,亦是在更高級的科學院,醫療從業者的預期壽命要一直低於其他專業的學者。

而當其他專業的學者壽命在十八世紀後開始爬升時,學醫的同志們卻還在拖平均壽命的後腿,一拖就是近百年。

社會地位、醫學和預期壽命圖

同時,即便是在醫療工作者內部,職級和地位的不同也在壽命上產生了差異。

研究者發現,雖然同樣從事工作和醫學研究,科學院學者不但地位更高,預期壽命也相對更長。約1750年開始,科學院學者均有更高的預期壽命,持續約100年,至1850年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院學者雖無法和現在的院士們相提並論,但他們多處於醫院中高層或醫療顧問,相當於現在的大主任級別及以上。而大學的學者多為一線醫護人員。

社會地位、醫學和預期壽命圖

作者認為一線醫護要比「大主任」們承擔更繁重的臨床任務,也更容易感染致命疾病,導致預期壽命更短。這種情況也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隨著無菌條件和醫療規範的確立,全體醫務的預期壽命才開始穩步上升。

即使該研究設置了苛刻的納入排除標準與嚴格的質量控制,但該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比如該研究並不能確定社會地位或者醫學專業而對於死亡率的影響,而只能反映相關關係。同時在那段時間裡,外科手術長期被大學與科學院歧視和排斥。外科醫生往往活在社會底層,其平均壽命也沒有詳盡的資料可以採用。

但即便如此,現在得出的結論也已經足夠扎心。

五百年過去,學醫依舊不壽

結果分析中,學者們認為彼時匱乏的醫療手段和簡陋的醫療環境是延緩人類壽命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醫生因工作環境的高危,受到的荼毒更甚。

而當無菌操作和規範化診療的逐漸普及,人類平均壽命也確實在穩步生長。

《2020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2000年到2016年,全球預期壽命增加了5.5年,從66.5歲增長到72.0歲。

《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

然而,當我們再次聚焦於醫務群體時就會發現:

現代醫生好像和五百年前一樣,在壽命上又落後一步。

印度醫師協會(IMA)發布的調查研究顯示,印度醫生的平均壽命僅為59歲,而印度普通人壽命為72歲,相差竟有13歲之多。

圖源:indian time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令人震驚結果和醫生的職業特點密切相關。不充足的睡眠,不規律的飲食時間、不健康的飲食以及缺乏鍛鍊被認為是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

1999年。黑龍江哈爾濱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醫護人員的期望壽命低於同期當地居民約2歲,死亡危險性在60歲後明顯高於普通居民。

無獨有偶,2002年河北唐山的一項醫生壽命研究也發現當醫生邁入中老年後,其健康水平反而要低於其他居民。

39%醫生帶病工作,身體損害或從實習開始

2018年1月9日,中國醫師協會公布《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研究發現,本是「健康守護者」的醫師群體,自身的健康現狀卻觸命驚心。

調查發現,在自我身體狀況的認知上,僅19.2%的醫師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很好。在樣本群體裡,33.2%的醫師罹患一種疾病,5.9%的醫師罹患一種以上的疾病。

2017年發布的《中國醫生生存現狀調研報告》則發現,大部分醫生的身體問題都和長時間的臨床工作脫不開關係:

如長期飲食不規律導致的腸胃炎,長時間伏案或手術工作導致肩頸炎、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或因精神壓力導致的偏頭痛抑鬱症等。

圖源:《中國醫生生存現狀調研報告》

而美國在16年發表的一篇隊列研究赫然發現,醫生的身體問題從實習階段就已經浮現,他們還找到了一個新的參考指標——端粒。

端粒是真核細胞染色體末端的一段特殊的 DNA蛋白複合物。其長度會隨著細胞複製周期而減少。一旦達到臨界縮短,細胞就進入複製衰老狀態。因此,端粒損耗可作為軀體疾病風險、一般衰老和死亡率的重要預測分子。

而該研究發現,醫師的端粒長度在實習期間會顯著縮短,平均消耗率是正常的六倍,損耗的大小也與工作量有關。

縱軸反映端粒長度變化,橫軸將實習壓力按工作時間分層圖源:參考文獻4

可以發現,無論是實習醫生還是臨床大拿。只要披上這身白衣,似乎都在和別人的健康休戚與共,卻和自己的健康漸行漸遠。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到了今天,似乎說「醫門一入深似海,從此長壽是路人」也沒什麼毛病。

但是醫生真就與長壽絕緣嘛?也不一定。

前面的研究就告訴咱們,當了大主任後可能就是另一片天地了~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丁香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19/176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