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不要錯把愛滋病當皮膚病,身體出現3種情況,或是愛滋病「信號」

打開淘寶搜索HIV試紙,你可能會有驚人的發現:月銷量最多的一家店達到了4萬+,買家秀的評論更是超過了16萬條。

查看評論你會發現:

有的買家虛驚一場,直呼「感謝不殺之恩」;

有的買家後悔不已,呼籲大家「潔身自好」;

也有的買家不幸中招,再沒了消息……

圖源:淘寶商品評價

回看中國的愛滋病數據,形勢依然嚴峻。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中國疾控中心周報》上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共有105.3萬人感染愛滋病毒,累計報告死亡35.1萬人

一、感染了愛滋病,多久才會有感覺?

在我國,雖然愛滋病的整體疫情持續處於低流行水平,但它仍是報告死亡數居第一位的傳染病病種。

《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2019年全國因愛滋病死亡的人數近2.1萬人,是居報告死亡數首位的病種。

那麼,得了愛滋病,多久才會有感覺呢?我們來看一下愛滋病攻陷人體的全過程。法國巴黎第五大學的Morgane Bomsel研究團隊曾用影像記錄了,HIV病毒是如何「突破」人類防線的:

首先,在性傳播過程中,病毒入口是作為人體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的尿道黏膜,同樣也是許多病原體感染的初始部位;

之後,被感染的細胞會向上皮細胞方向轉移,這時部分病毒會發生轉細胞變異,「穿越」上皮細胞,被巨噬細胞捕獲並複製;

巨噬細胞同樣也是HIV的靶細胞,部分病毒會被細胞殺死,部分則存活下來形成了病毒庫

而感染了hiv病毒之後,一般會經歷3個階段:

急性期

初次感染後2-4周,患者二回進入急性期,症狀比較輕微,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瀉、咽痛、頭痛、盜汗等。持續1-3周後可自行緩解,容易被忽視。

無症狀期

隨後患者會進入無症狀期,並持續6-8周左右。在無症狀期,HIV病毒不斷複製,損傷免疫系統,引起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但依舊不明顯,也可能被忽視。

愛滋病期

最後,患者會進入愛滋病期,HIV血漿病毒載量明顯升高,出現HIV相關的症狀,包括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熱、腹瀉、體重下降、出現口腔白斑、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或帶狀皰疹病毒感染、頭痛、噁心、嘔吐等。

二、出現這些異常未必是皮膚病,警惕愛滋病

由此可見,在急性期之前,愛滋病是沒有明顯症狀的。而且,在早期可能會出現部分皮膚異常,也很容易被當成皮膚病而被忽略。

1、皮膚潰爛

感染愛滋病病毒之後,免疫力下降,就容易招惹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會隨著血液流動到達身體的其他部位,導致大片大片的皮膚潰爛。

2、出現痒疹

痒疹也就是比較硬的風團樣結節或者丘疹,在皮膚上一個一個地分布,表面是紅色的,伴隨著瘙癢的症狀,抓撓後表面的結痂會脫落,顏色變深。

3、皮膚乾燥、瘙癢

皮膚出現異常的乾燥、瘙癢症狀,嚴重的會發展為乾性濕疹,皮膚上出現魚鱗狀的小塊裂紋。

尤其是有以下流行病學史的人,比如有不潔性行為史、不潔輸血史、靜脈吸毒史、與HIV感染者有黏膜或傷口的血液或體液接觸史等。如果沒有,就不用特別擔心會感染HIV。

三、網上買HIV試紙自測,靠譜嗎?

那部分人群在高危行為後,或者對於部分恐艾人群想要檢測hiv病毒,從網上購買HIV試紙來檢測,靠譜嗎?

目前,使用試紙進行自我檢測可以初步篩查,操作簡單方便,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但一定要選擇正規的試紙。

正規的試紙具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可查詢到的生產批號,而且準確率比較高,基本可以達到在95%以上。但是要注意,試紙的作用只是初步篩查,並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還有一點要注意,試紙是有一定適用時間的,在過了HIV感染窗口期,也就是從HIV感染到人體內出現能被檢測到的抗體後,使用才有效果。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的窗口期是2-6周,所以建議過了窗口期再使用試紙。

如果發生高危行為超過3個月檢測都沒有顯示陽性,說明感染的可能性很低,但也不是為零,最好去正規的醫院進一步檢測。

其實愛滋病還有「後悔藥」,尤其是對於發生了高危行為的人群來說,比如男男同性性行為者、靜脈注射毒品者、與HIV/AIDS患者有性接觸者、多性伴人群、性傳播感染(STI)者等。

發生高危行為之後,還可以事後補救,在24-7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阻斷率高達80%以上。注意,只有及時、按需、按量服用阻斷藥,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其實,愛滋病並不等於絕症。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愛滋病已經不再致命,而是一種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只要積極治療,規範用藥,就能有效控制病毒,預計壽命達到人均正常水平也不是問題。

愛滋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無知和大意。現在,還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老年人被愛滋病盯上。所以,無論是誰,都應該知道如何預防,也要知道發生高危行為後如何挽救,將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625/176709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