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美國會因台海戰爭而變二流國家?信了,你就輸了

一個美國老太太和一個中國饅頭誰更厲害?當然是前者,因為饅頭頂多導致一場血案,而美國老太太卻分量夠足,直接引發了第四次台海危機。

針對美國即將展開的艦機標準化海空通行行動,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7日在記者會上說,犯我中華者必將受到懲處。

風聲來自白宮。美國國安會印太地區協調員坎貝爾13日在華盛頓宣布,美國軍方「根據其對航行自由的長期承諾」,將在未來幾周內「正常飛越和航行穿越台灣海峽」。

一般情況下,在對方軍隊在某敏感地區舉行軍演時,他國軍隊按理應該規避,原因很簡單,對方正火大,而且往前湊很有可能惹出事兒。

然而,美國明知解放軍目前正在台海展示武力,卻仍宣布其艦機近期要穿越台灣海峽,這其中的叫板意味很濃。這是在發信號彈:我不怵,有崗,我也要邁過這道門檻去。

這不是拱火嗎?暴脾氣的中國網民豈能忍受這個。很多人七嘴八舌,一頓獻計獻策。但是,除了憤怒還有些道理外,提出的建議十有八九不靠譜兒。什麼叫不靠譜兒?就是實施不了,或者難度巨大,最後只能自己消化,弄出個沒勁、沒意思。

有一種觀點更有新意:在中國家門口開戰,美國沒有必勝的把握,一旦干預失敗,美國將從此徹底失去世界霸主地位,淪為二流國家,美國付不起這個代價。

這話聽著鏗鏘,和幾天前頗為鼓舞人心的「伴飛」、「擊落」不相上下。可是細分析起來就會發現,所謂淪為「二流國家」只是說話人的主觀願望,而在現實中,我們並看不到能夠造成這種後果的客觀根據。

所謂「干預失敗」,那就是美國無法阻止解放軍武力攻占台灣。但美國近日進行的多輪兵棋推演表明,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美國在日本和台軍的協同下,有能力阻止解放軍奪取台灣,專家得出的結論是,美軍將在同解放軍的較量中「慘勝」。

「慘勝」的含義是,美軍將在戰爭中遭到嚴重損失,美國的領導力也會被削弱,戰爭恢復需要多年,但是,中國武力奪取台灣的行動將無法成功。

採用多種先進手段完成的兵棋推演準確率很高,近期完成的推演是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學院以及海軍戰爭學院的多位專家花了近兩年時間設計完成的,其預測的準確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信的。

關於一流國家和二流國家的爭論,從來就沒有一個固決標准。但是,一個國家,或者國家集團,無論怎麼評判,都離不開三個標準,那就是軍事力量,包含科技因素在內的經濟力量,以及以文化、教育、價值觀和國民素質為主要指標的軟實力。

就三個標準來說,美國都是世界第一。在軍事和經濟力量方面,中國可以說緊跟美國之後,但質量不如美國。至於軟實力,中國與美國差距就更大,文化影響,教育優勢,美國都勝過中國,簡單說,以外國人是否願意前往工作、學習、定居來說,美國要明顯比中國更具吸引力。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美國會因為「干預失敗」而淪為二流國家嗎?

美國人自己的推測是,干預不會失敗,但代價較大。那麼,這個「大」是否足以顛覆美國現在的地位,從而失去世界老大的領導力?

我認為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在現實中根本不會發生。即便台海最終發生戰爭,也不會導致核子戰爭,在常規戰爭條件下,美國方面以多輪兵棋推演——這裡還不包括此前舉行的邀請了台灣軍方參加的不對外公開的兵推——預測出來的「慘勝」結果,恐怕更接近於現實。當戰爭結束後,美國領導力會下降,但不會丟失,就像日本和德國二戰被打殘後又重新崛起一樣,美國會以一個受傷的老大繼續主導國際秩序,和重整軍力的節奏相似,美國將需要一段時間,但只要度過這段時間,它仍將在可以預期的未來繼續占據超級大國的地位。

這裡還必須考慮一個問題:如果美國因為台海戰爭淪為二流國家,那麼誰會成為一流國家?

那些認為美國會因戰爭失去世界老大地位的人很是謙虛,他們沒有明說,但暗含的意思是,美國淪為二流國家,一流國家,或曰老大的位置,就是中國的了。

這種思維就很別致,頗有點兒蓋房子只砌牆不安門,結果連泥瓦匠自己都給鎖裡面了。美國是跟誰打仗?難道不是中國?美軍損失嚴重,解放軍就會越打越強?須知,戰場在中國家門口,好處是就近,壞處是中國本土的損失肯定超過美國。或許打起來雙方會有所克制,但不管怎樣,一旦對後方補給線發動攻擊,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沿海城市及其港口,必定會遭到美軍大規模空襲。當然,中國的飛彈理論上也能夠到美國,但這與美國利用日本和韓國的多處海空軍基地對中國沿海發動攻擊,不可相提並論。

更重要的是,中國在戰爭中將遭受的遠不止戰爭直接帶來的損失。這次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外界看得清清楚楚,俄羅斯總統普京發了一次威,但後果很嚴重,俄羅斯因此遭到西方空前的嚴厲制裁,頂下去看不到盡頭,半途歇菜則意味著普京政權將會瓦解。那麼,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結果又會怎樣?

台灣雖然只有2300萬人,但卻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一環——台灣向全球提供的高端晶片占到整個供應量的八成,這意味著,無論北美,還是歐洲、亞太,任何一個發達經濟體都無法眼看著台灣在戰爭中崩潰,而這些地方,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歐盟國家,都將跟隨美國一起在軍事上力頂台灣。更嚴重的是,整個發達經濟體將毫無懸念地對中國進行金融制裁和經濟封鎖,其嚴厲程度將超過俄羅斯現在所承受的,因為烏克蘭地方雖大,但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無法和台灣相比。

如果戰爭開打,在三大指標中美國會失去什麼?

軍事力量會受到打擊,但美國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國防承包商,因為美國本土遠離戰場,這就意味著戰爭將會更強地刺激美國的軍工產業,並由此帶動美國製造業重新崛起。

在經濟方面,美國在全球獨占鰲頭的高科技優勢將不受戰爭影響,相反會更好地融入並推動國內經濟發展。

至於在軟實力方面,美國也不會受什麼太大損失。中國人當然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從美國角度說,從很多國家對台灣的觀感看,它們未必會真的像很多中國網民所期望的那樣「旗幟鮮明」。現在的情況甚至不能和韓戰、越南戰爭那陣相比,社會主義陣營早已不復存在,除了中東一些國家外,世界上通行的價值觀體系基本是美國所主導的這一方。如果戰爭爆發,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群起發難,我不認為中國真的能得到太多國家的鼎力支持,對某些國家來說,能保持中立就已經相當不錯。至於另外一些,到時候很可能會露出不厚道的真面目。

中國要應對家門口的戰爭,面臨來自西方的全面經濟和金融制裁,如何能趁美國淪為「二流國家」變身為世界老大?

俄羅斯就別提。眼下的烏克蘭戰爭已經使其深陷泥潭,而俄羅斯在三大方面的表現也被世人看在眼裡:軟實力疲軟,經濟總量僅為美國的十三分之一,就連其引以為傲的軍事力量這次也亮點無存。俄羅斯今後能爬出戰爭泥坑就不錯了,它憑什麼趁勢而起?

另外的經濟大國就是歐洲主要國家、日本、印度。因為一旦台海開戰,日本和主要歐洲國家都有可能牽扯進來,所以它們和美國是捆綁在一起的。印度行嗎?別說印度,看看數據就非常清楚:美國2021年的GDP接近23萬億美元,相當於位居第二名的中國的近1.3倍,比中國和位居第三名的日本的GDP總和略大,更比除中國以外的另外七個最大經濟體日本、德國、英國、印度、法國、義大利和加拿大的GDP總和還要大。

因此,在美國擁有高科技領先、強大國防工業能力以及金融資本優勢的情況下,一場域外戰爭儘管可能規模較大,會給美國造成相當的損失,但其超級大國的地位不會因戰爭而動搖,所謂淪為「二流國家「更是說者的一廂情願。

坦率說,與其揣測美國會不會因台海戰爭淪為二流,不如想想,一旦戰爭開啟,特別是隨後而來的制裁和封鎖,中國好不容易得來的現代化進程會不會被打斷?這話在很多人聽來不好聽,但卻值得認真思考。

單純的憤怒無法當愛國糧吃。到現在還有人說「儘量在24小時內解放台灣全島」,連登島後怎麼張貼安民告示都想好了。看來有些人忘性真的極大,某人剛剛咬緊牙關迸發出的「伴飛」、「擊落」都沒辦成,24小時是不是就不要提了?

解決台灣問題是事關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最大事,絕非兒戲。以十八線縣城的格局,外加百年前落伍的視野,這種混合而成的團民式思維非但不是一種有益的建議,反而是一種有害的攛掇。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楓葉君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820/1792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