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聰明過剩的年代,靠譜才是人最大的聰明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隨著人類大腦的不斷進化,好似現在的人都會被冠以「聰明」的表現,當然有一些人是真正的聰明,而有一些卻是所謂的「假聰明」。

例如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很多孩子從小就會撒謊,我們可以定義為不正確的聰明嗎?其實是不可以的,從心理學的而角度來說,孩子最初選擇撒謊只是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比較低,他們生活的能力還比較弱,所以不太能夠區分自己的想像和現實的能力。

如果從小養成這樣的習慣,看起來是一種不正確的聰明,但是其實是行為上的「趨利避害」,這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種逃避責任,推卸責任的行為,當他們長大的時候就會離「靠譜」越來越遠,毫無誠信可言。

現在我們的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聰明的人,但是卻忽略了他心理和行為上的引導。

例如美國的心理學家布盧姆曾經針對聰明提出了六個過程:人的認知過程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

如果孩子總是停留在前三個狀態,看起來是很聰明,但是實際上只是機械性的重複罷了,並且是一種低級的聰明。

例如我們看到的所謂神童,可以背誦圓周率的多少位,這些假性的聰明,只是低級思維的重複。

所以掉進「聰明陷阱」的孩子在聰明過剩的年代,其實會逐漸失去成長的能力,無論他們學習了多少新知識,都只是在一種很低級的狀態中不斷轉圈,實際上是沒有任何行為和心理上的提升的。

當這些孩子走出自己的領域,就會形成一種巨大的偏差,從而導致這些孩子最終可能連普通的孩子都不如。

所以對於我們的孩子或者是對於成年人來說,聰明至關重要,但是我們不能被所謂的假性聰明所綁架而認識不到自己的真正實力和水平,並且要認識到我們自己的發展其實是多方面起作用的結果。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靠譜的人通常具有「穩定性行為」,也許他們並不是最聰明的,最優秀的,但是一定是最有擔當的。

他們懂得對各種事情都給予回應,注意細節,能夠堅定自己的底線,言行一致,才能被稱為「靠譜」。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更加靠譜的人,而不是所謂假性聰明的人呢?

改變自己的心智

靠譜等於現實,等於將所有事情都落在實處,當別人用抽象的想法去認知外界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具體的方式去表達。

對事情去標籤化,用一種發展性的思維去進行生活和挑戰。

沉澱自我

周國平曾經說過,他非常欣賞靠譜的人,因為靠譜的人擁有很好的精神境界,他們內心是豐富的是能夠擺脫外界誘惑的,並且擁有自己內心的寶藏,在耐得住寂寞的同時才能擁有更加強大且清晰的目光。

有擔當

事事有回應才能是最清晰的保障和靠譜,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思維級別,形成互補的能力結構,這樣才能在面對生活各種風雨的時候不再畏懼。

因為靠譜是對一個人最好的評價,也是最高的評價,更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這也就是為什麼巴菲特會認為:「靠譜,其實是比聰明更加重要的品質。」其實確實是如此的,靠譜的人是我們人生和生活中的良師益友,並且也是對一個人的最高評價。

我們無論是在發展自己的人生還是在教育孩子,都要遠離「假性聰明」,因為看似聰明的表現其實只是一種非常愚蠢的假性認知。

不要讓身邊的人認為「自己的聰明」只是一種初級的表現,這種心理表現會讓我們形成一種錯覺。

不斷提升自己的修養,提高自己的理性的能力,來應對各種人生的挑戰,才能擺脫假性聰明的陷阱,因為「聰明」也許每個人通過生活的學習和所謂的鑽營都可以達到,但是真正靠譜的人卻是一個人的生活品質,是他與其他人最不同的所在,這才是人生生存的核心要義,並且也是佛洛依德所認為的最終的核心。

提高自己的靠譜程度,不僅是最自己負責,更是對自己身邊的人負責。因為所謂的「假性聰明」,在別人眼中可能只是一個笑話罷了,非常愚蠢且不真實。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第一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27/180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