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共晶片技術將回到石器時代!美啟用封殺華為模式 圍堵中共晶片業

—美啟用封殺華為模式 圍堵中共晶片業

上周五(10月7日),美國出台一項全面的、最嚴的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遏制中共通過軍民融合政策,利用美國晶片技術發展超級計算機、AI等技術,用於軍事和監控用途,條款之嚴,類似美國之前針對華為的制裁模式,擴大到整個中共晶片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系列措施,可能是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中共進行技術輸出的最大政策轉變。如果有效執行的話,可能會讓中共晶片業落後不止於一代、兩代。業界人士則表示,新禁令若嚴格執行,相當於使中共晶片技術回到石器時代。

根據新的出口管制措施,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一些人工智慧、高性能計算和超級計算機的晶片,只有在獲得出口許可證的情況下,才能賣給中國,而這些許可很難獲得。

此外,華盛頓還禁止美國公民或實體與中國晶片生產商合作,除非得到特別批准。《金融時報》報導說,中國晶片公司更擔心這一禁令。

「這比阻止我們購買設備更加令人震驚」,一家中國國有晶片的人力主管說,「我們公司確實有(美國公民)在一些最重要的崗位上」。她說,「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讓這些人繼續為我們公司工作,但這很困難,大多數人不願意放棄他們的美國護照。」

《金融時報》說,在中國晶片領域的美國公民,大多數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一位台灣情報官員估計,有多達200名美國公民在中國晶片公司工作。

路透社分析說,這一系列措施可能是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向中國技術輸出最大政策的轉變。如果有效實施的話,這些措施可能會阻礙中國的晶片製造業,迫使使用美國技術的美國和外國公司,切斷對中國一些晶片工廠和晶片設計的支持。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安全專家吉姆‧劉易斯(Jim Lewis)說:「這將使中國人(中共)倒退數年。」

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吳思浩(SzeHo Ng),「往輕說點,(中國公司)基本上是回到了石器時代」。

類似於針對華為的制裁

諮詢公司Albright Stonebridge技術專家崔歐洛(Paul Triolo)表示,這對使用美國原產硬體部署人工智慧算法的中國公司,包括自動駕駛汽車和物流,以及使用人工智慧進行藥物開發、氣候變化建模,影響尤其深遠。

技術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分析師王哲宏(Brady Wang)說:「你可以把華為作為一個例子,雖然華為仍然可以獲得某些產品,但不是最先進的,而是前代產品。」

中共軍民融合政策已引起美國為首等西方國家的警惕,美國出台各種措施反制。

甚至一些中國最大的技術公司,如阿里巴巴和百度,也變得很脆弱,「(他們的)整個研究和開發進度將被放緩」,王哲宏說。

哥本哈根商學院的道格拉斯‧富勒(Douglas Fuller)表示:「這項政策的全部意義,在於扼殺中國的人工智慧和高性能計算工作,至少是那些與軍事有關的工作,從美國政府的角度來看,商業方面損害是附帶的。」

中國一批AI晶片設計公司將受到影響,一位台灣電子行業高管說,「如果你失去了人工智慧初創企業,就失去了他們的創新活力。」

中國用戶現在占全球晶片需求的近四分之一,外國供應商也將受到打擊。但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美國的主要動機,是減緩中共在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方面的發展,行業領先的製造商,如台積電或英特爾將受益,與長江存儲直接競爭的存儲製造商,如日本的Kioxia,也可能會受益。

秘密武器:外國直接產品規則

這一次制裁,拜登政府動用了一項鮮為人知秘密武器,即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FDPR規則不僅適用於美國晶片製造商,對世界上任何使用美國設備或軟體的晶片公司都有制約力。而在今天,幾乎沒有一個晶片不是用美國工具製造,或用美國軟體設計的。

2020年,川普政府斷供華為晶片,卻發現仍有一些公司向華為發送美國以外工廠生產的晶片。為了堵住這個漏洞,美國監管機構於2020年8月祭出了FDPR這個秘密武器。FDPR癱瘓了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兩年後,華為不僅收入下降,同時也失去了行業領先地位。

出於同樣的原因,美國已將一些中共超級計算機公司納入實體名單,切斷了其購買美國晶片路徑。但這些中國公司開始設計自己的晶片,並尋求廠家生產,美國政府10月7日的禁令,就是為了堵住這一漏洞。

2021年3月17日,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一家半導體工廠里,工人正在製作晶片。

美國政府再次使用FDPR規則表明,華盛頓決心限制中共開發尖端晶片和計算機系統的能力,這些技術對北京的先進位造業以及許多安全、太空和國防應用至關重要。

超級計算機可用於開發核武器和其它軍事技術,行業專家表示,美國對超級計算機的新定義,可能對新規則對中國的影響起到關鍵作用。美國的新規則對超級計算機的定義是,在一個確定的空間內的計算能力:在41,600立方英尺的空間,每秒進行100萬億次運算的能力。

寒武紀人工智慧公司顧問卡爾‧弗倫德Freund說:「它們(中共)將不得不開發自己的製造技術,他們將不得不開發自己的處理器技術,以取代他們今天所使用的美國或西方技術。」他補充說,在這種情況下,中方可能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才能趕上今天的技術。

各方反應

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最高共和黨人麥可‧麥考爾(Michael McCaul)在一份聲明中說,新規則「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如果商務部嚴格執行這些規定,它們「將打擊(中共)戰略目標的核心」。

FDPR規則需要美國以外晶片廠商的配合,在回應美國聲明中,台灣經濟部表示:台灣的半導體行業長期以來一直為全球客戶提供服務,非常重視遵守法律。除了遵守國內的法律法規外,還將配合下訂單的國際客戶的需求和他們國家客戶的規範。

韓國SK海力士是世界上最大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之一,在中國設有工廠,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新措施限制銷售一定技術水平或以上的記憶體產品的設備,但允許韓國晶片製造商在獲得商務部許可的情況下出口。SK海力士準備盡最大努力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並將為此與韓國政府密切合作。」

代表美國所有最大晶片製造商的遊說團體——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理解確保國家安全的目標,並敦促美國政府,以有針對性的方式實施這些規則,並與國際夥伴合作,以幫助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減輕對美國創新的意外傷害。」

美國眾議院「中國工作組」(China Task Force)主席麥可‧麥考爾(Michael McCaul)的資料照。

不同政治制度決定技術如何被開發和使用

9月中旬,「特別競爭力研究項目」(SCSP)發布名為《國家競爭力十年中期挑戰》(Mid-Decade Challenges to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的報告。SCSP很多成員,都是原美國國會成立的「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的原班人馬。

報告中提到,2025—2030年是一個關鍵的窗口期,北京企圖強化其軍事能力、實施其技術-經濟戰略。從現在到2030年末,對中共而言,是一個機會窗口,隨著中國人口萎縮和經濟放緩,這個機會之窗將迅速關閉,除非中共有重大的技術突破。

報告說,不同的政治制度,決定了技術如何被開發和使用,美中之間的技術競爭,將決定有什麼樣的未來:技術是用於改善社會和人類福利,還是用於控制和征服。這關係到自由社會、開放市場、民主政府,以及植根於自由而非脅迫的未來世界秩序。

報告分析了美國科技創新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原因是:晶片產業的商業投資行為,沒有考慮到美中地緣政治的競爭,風險投資(VC)的興起,顛覆了創新格局,減少了政府的影響力,重塑了傳統政府、工業和學術界之間創新三角。

報告說,如果我們想改變美中競爭的方向,必須現在就組織起來,建立一個統一的新興技術戰略,擊敗中共,重塑美國國家安全、經濟和社會的未來的長期競爭力。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記者宋唐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10/181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