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上海咸潮倒灌、引發飲用水「水荒」的原因

—王維洛:上海咸潮倒灌的原因

作者:

圖1: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前上海民眾搶購瓶裝水,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一、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前上海民眾搶購瓶裝水

在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前非常敏感的時期,傳來了上海民眾搶購瓶裝水的負面消息。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傳消息說,長江乾旱,海水倒灌,上海出現供水危機,居民發現自來水水質出問題等。

上海水務部門立即出面解釋:上海長江口自9月初出現咸潮入侵,本市供水企業持續加強水質監測,科學開展水庫運行調度,自來水生產和供應正常,水質達標。(參見界面新聞:「上海水務海洋」微信公眾號《上海水務局:上海自來水生產和供應正常,水質達標》,2022年10月11日》)。

儘管上海市政府的主管部門出來喊話,但是民眾出自經驗的判斷,更加大了搶購瓶裝水的規模。有消息說:昨夜,大包裝的瓶裝水一搶而空!有上海民眾表示:春季搶菜,秋季搶水。當初聽信了政府的話,沒有做儲備,最後吃苦挨餓只有自己知道……

圖2:上海水務部門闢謠反而加大搶水的熱度,圖片來源:如圖所示

孔子說:「民無信不立」。民無信不立出自《論語》,意思是指一個政權如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會垮掉。上海市政府的水務部門出面闢謠,反而加大搶水的規模,說明上海市政府的公信力出現了很大的危機,直接到影響政權穩定。

人們會問:導致上海咸潮倒灌的原因是什麼呢?

二、三峽等水庫緊急調水,「減緩」了上海咸潮倒灌的問題

先來看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消息:

根據長江水文局2022年10月13日發布的《長江流域重要水雨情報告》(第34期)二(1)三峽水庫完成應急補水調度,補水量已到達長江口地區:

10月11日三峽水庫逐步減小出庫流量,12日日均出庫減至7350立方米每秒,完成本次補水調度任務。10月2日至11日累計增加補水40.63億立方米,目前補水已影響至長江口。當前長江中下游漢口以上江段水位轉退,漢口以下江段水位波動或緩漲。10月13日中下游各站水位分別為:沙市31.83米、漢口15.03米、大通5.27米、七里山21.38米、湖口7.97米,其中沙市、七里山、漢口、湖口站較補水前抬升幅度分別約為2.0米、2.0米、2.4米、1.3米(筆者註:七里山站為洞庭湖入長江口處的水文站,湖口站為鄱陽湖入長江口處的水文站)。

10月12日徐六涇站(筆者註:徐六涇站為長江口的水文站)日潮差3.0米左右,大通站流量持續增加,12日日均流量12700立方米每秒(叫11日增加500立方米每秒),預計16日前後漲至13300立方米每秒左右。

從這條報導中可以下面一些有用的信息:

第一:水利部和長江水利委員會啟動了一輪新的從三峽水庫至長江口的補水調度行動。而這條消息在中國主要的媒體中並沒有報導,而今年之前兩次次補水調度任務中國主要的媒體都有報導。2022年8月16日至21日水利部調動長江流域水庫群(包括三峽水庫)為長江中下游補水;9月12日8時起水利部再次啟動「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包括三峽水庫)專項行動。10月2日至11日是水利部第三次啟動補水專項行動。可能是由於啟動行動的時間在十一國慶之後、二十大之前,十分敏感,所以主要的媒體都保持低調。

第二:長江和長江大大小小的支流的流量,都在長江流域5.2萬座水庫的控制之下。所以,長江流域河流的流量、水位都不再單純是自然過程,而是人為調控的結果。河流里有水無水,水多水少,都由人控制,真所謂:長江之水手中來。

第三:三峽水庫以及上游水庫群放水的多少,直接影響到長江幹流中下游各站的流量多少與水位高低,也直接影響到長江口流量的多少與水位高低。根據報導,10月2日至11日三峽水庫累計增加補水40.63億立方米,大通站流量持續增加,12日日均流量12700立方米每秒(較11日增加500立方米每秒),預計16日前後漲至13300立方米每秒左右。從報導看,應該說此次補水行動是有效果的,所以三峽水庫在12日日均出庫減至7350立方米每秒,宣布完成本次補水調度任務。

從報導內容來看,三峽水庫等緊急調水,「減緩」了上海咸潮倒灌的問題,從而證明,三峽水庫放水的多少,直接影響到長江口,直接影響到上海的供水。

三、三峽等水庫攔截了427億立方米水量

2022年10月2日至11日三峽等水庫執行新的一輪補水調度任務,累計增加補水40.63億立方米,補水已影響至長江口,「減緩」了上海咸潮倒灌的問題。

同樣根據長江水文局2022年10月13日發布的《長江流域重要水雨情報告》(第34期)二(2)長江上游水庫群蓄量持續增加:

截至今日(筆者註:10月13日)8時,長江上游水庫群死水位以上已蓄庫容427.36億立方米,其中三峽以上已蓄庫容356.68億立方米,較10月10日8時,蓄量增加17.1億立方米(金沙江水庫群已蓄267.09億立方米,較10月10日蓄量增加10.93億立方米),三峽水庫已蓄水量70.67億立方米,較10月10日蓄量增加5.03億立方米。

三峽水庫來水略有回增,今日8時,入、出庫流量分別為11300立方米每秒、8340立方米每秒,庫水位157.13米,昨日日均入、出庫流量分別為12000立方米每秒。

這段報導就已經告訴人們,為什麼2022年中共二十大舉行之前,位於長江口的上海出現了咸潮倒灌,居民搶購瓶裝水的直接原因。

從上面的報導中可以看到最為重要的一點:

截至2022年10月13日8時,長江上游水庫群起碼攔截了427.36億立方米的水量,其中三峽水庫起碼攔截70.67億立方米的水量。

按照三峽水庫的蓄清排渾運行方案,三峽水庫在2022年6月10日已將水庫中的存水全部排泄出去,將大壩後的水庫水位降低到海拔145米的汛限水位(是三峽水庫的實際死水位),221.5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已經全部騰空。三峽水庫上游的水庫群以及長江流域的所有水庫群都按照三峽工程這個蓄清排渾模式,將水位下降到汛限水位,將水庫庫容倒空,等待洪水的到來。

圖3:2022年8月四川猴子岩水電站水位對比,正常水位海拔1842米,死水位海拔1802米,當前水位海拔1804.2米,圖片來源:國網四川電力

但是2022年汛期,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上游地區並沒有出現大洪水,三峽水庫以及上游的水庫群的水位基本保持在汛限水位。所以媒體報導,汛期低水位。到8月下旬,長江上游地區開始降雨,河流流量增加。

按照三峽工程的最初的蓄清排渾運行方案,每年進入10月份後,河水中泥沙減少,三峽水庫開始汛後蓄水,把水位從海拔145米抬高到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但是實踐證明這個蓄清排渾運行方案不可行。因此將蓄水的時間提前到9月份。三峽水庫上游的水庫群也都按照這個模式運行。到2022年10月13日8時,長江上游水庫群起碼攔截了427.36億立方米的水量。

前面已經談到,此次三峽水庫等執行水利部的補水調度任務,累計增加補水40.63億立方米,補水已影響至長江口。但是另一方面,三峽及上游水庫群又累計增加死水位以上已蓄庫容427.36億立方米,其中三峽水庫已蓄水量70.67億立方米。換句話說,三峽及上游水庫群共計攔截水量427.36億立方米,三峽水庫攔截水量70.67億立方米。

在沒有三峽工程和上游水庫群的情況下,這段時間到達長江口的水量起碼還要增加427.36億立方米。2022年10月2日至11日三峽等水庫增加補水40.63億立方米,補水已影響至長江口,「減緩」了上海咸潮倒灌的問題。那麼在沒有水庫大壩的情況下,長江口的來水量還應該再增加427.36億立方米,是補水量40.63億立方米的10倍多。執行水利部的調水計劃,增加補水40.63億立方米,就能「減緩」了上海咸潮倒灌的問題,那麼在沒有水庫大壩的情況下,在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舉行之前,根本就沒有上海咸潮倒灌的問題!也無需上海市水務部門出面解釋,更不會有上海市民搶購瓶裝水的現象出現。

所以,三峽水庫以及上游水庫群9、10月份的大規模攔蓄水量是此次上海咸潮倒灌的直接原因。

四、三峽水庫投入運行之後,宜昌站的平均年徑流量減少近500億立方米,減少11%

根據清華大學水利系周建軍教授和張曼撰寫的《近年長江中下游徑流節律變化、效應與修復對策》(《湖泊科學》,(2018, Vol.30,Issue(6):1471-1488),近年來,長江流域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規模巨大,近52000座壩、超過4000億立方米水庫庫容,19430餘座水電站(裝機容量超過1.9億千瓦),其中上游建垻13000餘座、庫容約1590億立方米。

加上周建軍教授文章成文時到2022年10月,長江上游水庫庫容遠遠超過1590億立方米。扣除死庫容,上游水庫死水位以上的活動庫容規模可達1000億立方米。根據長江水文局的數據,到10月13日8時,長江上游水庫群死水位以上已蓄庫容427.36億立方米,還不到活動庫容的一半。未來還要繼續攔蓄水量,把所有活動庫容全部蓄滿。就如三峽水庫一樣,攔蓄了70.67億立方米,但是水庫水位只到海拔157.13米,距離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還有很大的距離,還要攔蓄很多水量。但是按照一般規律,長江上游從10月份開始到次年2月份,流量逐步減小。10月13日8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為1130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為8340立方米每秒,攔截了296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相當於一天攔截2.56億立方米的水量。如果按照這個速度攔截水量,要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75米,大約還需要2個月的時間,而且前提是入庫流量要保持在11300立方米每秒。但是這在未來2個月的時間內是不可能的。在入庫流量減小的情況下,要保持三峽水庫攔截水量不變,唯一的辦法只有減小出庫流量。要縮短三峽水庫水位到達海拔175米的時間,需要加大攔截量,需要更加減小出庫流量。三峽水庫減小出庫流量的結果就是長江中下游各地流量減小、水位降低,長江口的流量減小,咸潮倒灌的風險增大。

周建軍教授和張曼在文章中特別指出:1990年前,宜昌多年平均徑流量4504億立方米、變差係數Cv=0.107、水量平均遞減率2.5億立方米每年,徑流緩慢平穩減少。宜昌,1990年後徑流加速減少,1991至2016年平均遞減率16億億立方米每年,2003至2016年均徑流量4006億立方米,比1990年前平均減少11%、變差係數增加(Cv=0.12)。同期,漢口和大通水量分別減少4.8%和5.6%,絕對量分別為350億和500億立方米。

三峽工程上馬之前,宜昌多年平均徑流量4504億立方米;三峽工程投入運行後,2003至2016年均徑流量4006億立方米。兩者相比,年均徑流量減少498億立方米,將近500億立方米。

500億立方米是一個什麼概念?黃河一年的徑流量!

三峽工程投入運行後,在宜昌處,長江幹流的損失量就高達每年近500億立方米,而且這個減少量還在每年增加。這是河流過度開發的結果!河流的過度開發也導致上海咸潮倒灌風險加大,這對上海要建設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議報首發,轉載請加上出處和連結:https://yibaochina.com/?p=248086
【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24/182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