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俄不對稱換囚 為何普丁想要救出「軍火之王」

美國與俄羅斯7日突然宣布換囚,用美國拘禁多年的俄籍軍火商布特(Victor Bout)換回職業女籃球星格林納(Brittney Griner),格林納因觸犯俄國大麻禁令而被囚,而布特卻是暗助恐怖組織、滿手血腥的武器販子,他的人生故事甚至被拍成好萊塢電影《軍火之王》,媒體形容這是「最不對稱的換囚」,也不禁追問,究竟這位「軍火之王」布特有什麼通天本領,能讓俄國總統普丁念念不忘,在布特落網十多年後還願意營救他?

布特2010年在曼谷出庭,移送時還穿著防彈背心。路透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指,格林納在俄國出兵烏克蘭不久在莫斯科機場被捕,她行李被搜出含有大麻油的電子菸煙彈,當時美俄關係正陷到冷戰以來的最低點,格林納力辯自己無辜,仍被重判9年徒刑,流放摩爾多瓦的監獄。

而布特的犯罪紀錄罄竹難書,他遭控數十年來提供軍火助長內戰,犯下戰爭罪名、還被控意圖奪走無數美國人的性命,他一直宣稱自己只是個無辜的商人與飛行員,運氣不好被冤枉,但是否真的如此?

布特能說多國語言,遭控對多國叛亂份子、恐怖組織提供武器。路透社

有多年新聞經驗的英國籍記者沃許(Nick Paton Walsh)透露,他曾於2009年布特在泰國被拘禁期間,訪問過布特,布特能說多國語言,口才絕佳,聊起往來的全球政商名流侃侃而談。他被控販賣軍火到非洲、提供武器給「基地」恐怖組織,這些布特一概否認,對於他被指控的長串罪名,他只肯承認其中極小的一部分。

布特出生於蘇聯時期的塔吉克領土,蘇聯瓦解後他穿梭於各地機場尋找商機,起初是把廢棄的舊軍機連同機組人員一起轉賣,後來則開始利用軍機做起運輸生意,而最主要的貨物是軍火,傳言他也為俄國情報單位工作,協助俄國把軍火運到世界各地推展俄國的野心。他有好幾本護照,有好幾個化名。

美國緝毒局為了拘捕布特精心設局,幹員假扮成哥倫比亞武裝叛軍,佯裝要向布特採購軍火,用來對美國公民發動恐攻,而布特上鉤了,2010年布特在泰國被捕,美國後來就用這個參與恐攻陰謀的罪名把布特引渡、定罪,判刑25年。布特一直不肯認罪,他說自己只是普通商人,遭美國惡意陷害。

沃許指出,美、俄換囚成功,代表即便美俄關係陷入低潮,雙方的外交談判仍有發展空間,只要雙方願意理性溝通,仍能營造互利的結果。而換囚事件顯示,即便普丁一直暗示動用核武,口氣強硬,但他仍願用外交方式來換囚,也凸顯布特對俄國菁英份子或情報圈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外界推論,美國對布特窮追不捨,花錢、花時間囚禁他,應該是期望從他身上挖出什麼資訊,而普丁願意營救布特,也許是因為布特與俄國菁英或是情報圈人士關係不錯,普丁想對這些人施予小惠,更有可能是普丁需要布特為他辦事,至少從美俄換囚這件事,證明普丁也有願意「讓利」的時候。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壹?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10/184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