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中國為什麼不實行分段登機?

上周有粉絲留言問「中國為什麼不實行分段登機(Boarding by Zone)」?這位朋友可能經常在國外生活。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除頭等艙公務艙優先之外,經濟艙登機也是分段進行的。後艙先,前艙後,這樣可避免堵塞通道,能有效地提高速度。

不是所有已開發國家都分段登機,比如日本。日本登機時像機器人,300多乘客能在五分鐘之內魚貫進入一架777並安靜坐好,令人髮指!而且分段登機與窮國富國沒有關係,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搞分段登機。一架兩百人的航班七八分鐘就登完了,很高效。效率高了之後航空公司有錢賺,機票就容易做得便宜。

圖:馬尼拉機場的候機分區攝:拉上窗簾

但這項制度在中國有一點問題。中國並不是沒有搞過分段登機,拉總前些年就遇到過好幾次。但直到現在中國也沒有辦法推廣它,總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乘客不守紀律

分段登機時一般會宣布「XX排以後先上飛機」,或者先把候機乘客按區分區。但中國這屆群眾不行,不怎麼守紀律,總是以「捷足先登」為樂。因此經常有前排乘客混在後排乘客中登機,以搶占行李架——中國群眾出門少,喜歡帶很多行李,行李架是寶貴資源。

圖:中國登機向來是「一路縱隊」攝:拉上窗簾

如果地勤人員攔截這些不守紀律的乘客,將會非常累,容易發生不愉快事件。地勤人員多半是機場員工,並非航空公司麾下,沒必要為了提高航司效率而得罪群眾。所以久而久之,她們開始和稀泥。這可能是每次推廣,都無疾而終的原因之一。

二、大家都在和稀泥

和稀泥的不只是地勤人員,航空公司也深入參與其中。分段登機是為了追求高效,但因為行李架是寶貴資源,所以每次登機時無論男女老幼都奮勇爭先。那麼是不是不允許將行李箱帶上飛機,就能為分段登機奠定基礎呢?——聽拉總接著為你分析:

圖:行李架是寶貴資源攝:拉上窗簾

中國機場的行李處理速度太慢,經常摔壞;所以就算是廉價航空,依然有大量群眾將行李箱帶入客艙。要求她們把行李箱拿下去或者收費相當困難,不利於建設「和諧社會」;因此連航空公司也在和稀泥,有些廉價航空一邊對老老實實辦託運的乘客高價收費,一邊默許不守紀律的群眾將行李箱免費帶進客艙,這其實嚴重破壞了分段登機的執行基礎。

當然民航局也在和稀泥,比如安檢到底攔不攔截超規行李箱,它到現在也沒說明。

三、乘客素質還遠遠不夠

搶占行李架只是不便分段登機的原因之一,乘客素質也是重要原因。中國群眾普遍不富裕,出門太少,行李太多。這些人擱置行李時再三確認,很少關注自己堵塞通道的問題。有些人不熟悉航空公司的座位編號,看到33排就往後走,走到頭發現不對勁再逆流而上。還有許多人喜歡換座,必須與親友坐一起。總之每次沒有半個小時,根本消停不下來。

圖:沒半個小時消停不下來攝:拉上窗簾

綜合以上這些原因,中國登機時只能將時間「拼命提前」。比如拉總以前在文章中說過,許多機場經常提前一個小時登機,看著群眾亂鬨鬨折騰上幾十分鐘,慢慢靜下來之後,再出發。

因為在地面浪費大量時間,中國民航效率在國際上是最低的。同樣一架737或A320,土耳其和印度每天可以飛八個航段,在中國飛到六個已屈指可數,盈利能力當然相對較低。雖說大家都明白分段登機可以提高效率,但真正落實的話,恐怕比混一個諾貝爾和平獎,還要難得多哇。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拉上窗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17/186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