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故宮裡的各種生活設施:解讀宮廷生活圖景文化的寶貴實物

故宮在歷史上不僅是帝王執政所在地,亦為帝後日常生活場所。故宮裡的各種生活設施,是解讀宮廷生活圖景文化的寶貴實物,以下以火地和冰箱為例,進行說明。

1.火地

在寒冷的冬季,故宮的古建築內很溫暖。故宮地下供暖系統,使得帝王們在室內感覺暖意融融。如乾隆皇帝在《冬夜偶成》一詩中就寫道:「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皓月懸長空,朔風瓢碎霜。垂簾在氍毹,紅燭明塗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詩不覺冷,漏永夜未央。」道光皇帝在《養正書屋全集》中寫道:「花磚細布擅奇工,暗熱松枝地底烘。靜坐只疑春煦青,閉眼常覺體沖融。形參鳥道層層接,理悟羊腸面面通。薦以文茵饒雅趣,一堂暖氣著簾櫳。」在這裡,「鳥道」「羊腸」即為地下供暖的通道。與現代人冬季採用水暖、電暖等取暖方式不同,明清時故宮採取的取暖方式為地下燒火供暖,俗稱「火地」或「暖地」。

火地由位於窗戶外面的地下操作口、窗戶裡面的地下爐腔、室內地面磚下面的火道組成。其基本原理為:宮廷服務人員身處操作口內,將柴火或木炭置入爐腔內燃燒,炭火產生的熱源沿著火道路徑擴散,並由地下的出煙口排出,其間加熱地面磚,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上輻射的規律由下至上進行傳導,從而保持室內的溫暖。

倦勤齋頂棚繪畫的紫藤蘿

操作口位於窗戶外面的地面以下,尺寸一般為0.8×0.8×1米(長×寬×高)。服務人員進入操作口,可往室內地下的爐腔燒炭火。操作口在不使用時會被厚木板蓋上,可防止小動物鑽入,並有利於宮中人員在室外行走。地下熱量經過主、支煙道擴散到室內地下的各個位置,然後迴轉,通過室外台基下的出煙口排向室外。出煙口相當於故宮古建築的「煙囪」,這種「煙囪」與普通建築立在屋頂之上的煙囪不同,它位於室內地面以下,巧妙地通過室外台基將煙霧排出,既不影響建築整體外觀,又能起到良好的排煙效果。這種做法,可以解釋「紫禁城的冬天燒炭取暖、但不見一個煙囪」的說法。此外,為避免小動物從出煙口鑽入室內地下,出煙口往往會砌上銅錢紋樣的鏤空磚雕,達到既實用又美觀的效果。

故宮古建築火地燒炭實際不會產生多少煙霧。這是因為,紫禁城裡取暖使用的木炭,是一種用通州、大興、易州一帶山中硬木燒成的紅籮炭。明朝宦官劉若愚所著《酌中志》載有:「凡宮中所用紅籮炭者,皆易州一帶山中硬木燒成,運至紅籮廠,按尺寸鋸截,編小圓荊筐,用紅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紅籮炭』也。每根長尺許,圓經二三寸不等,氣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由此可知,紅籮炭質量好、煙霧少。而木炭燃盡產生的炭灰,還被收集起來,用於馬桶、便盆中的襯墊物。

2.冰箱

炎炎夏日,故宮裡有包括「冰箱」在內的多種避暑設施。故宮裡的古代冰箱綠色環保、無噪音污染,在夏天有著很好的製冷效果,且源於冰鑒。「鑒」其實就是個盒子,「冰鑒」就是存放冰的盒子。古人為了食物保鮮,早已學會藏冰技術。每年冬天,都有專人負責采冰、藏冰,以便在來年夏天放入特定的盒子中,用於製冷。如《周禮·天官冢宰第一·凌人》載「祭祀供冰鑒」、「凡外、內饔之膳饈,鑒焉」,可說明周朝時期就有了冰鑒,用於冷凍食物。明清時期的故宮裡,冰箱為消暑法寶之一。

故宮藏乾隆御製款掐絲琺瑯冰箱,為一款典型的清代宮廷用冰箱。冰箱由箱體與箱座兩部分組成。其中,箱體為木質胎底,裡面鑲嵌一層鉛皮,外表面則採用掐絲琺瑯工藝。箱體高45厘米,上下均為正方形平面,上外口邊長72.5厘米,下外口邊長約63厘米,壁厚約3厘米,呈口大底小的鬥形,重量達102公斤,不易搬動。箱體的蓋面上有兩個銅錢形狀的圓孔。蓋的邊緣飾以鎏金,陽刻楷書「大清乾隆御製」六字款。箱體底部一角有一個小圓孔,為冰化時泄水之用。箱體的兩邊各有2個提環,做成雙龍戲珠型,美觀堅固。箱體的外表紋飾精美,露在表面的五面為纏枝寶相花紋,箱底部為冰梅紋飾,工藝細緻,色彩艷麗。

該款冰箱不僅是精美的陳設品,而且具有製冷的實用功能。冰箱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在冰箱內放入冰塊,蓋上面板;在箱座架子內放入接水盆,與箱體底部出水口位置對應。箱體內的冰塊融化,產生涼氣,並由面板上的錢紋孔向上冒出,逐漸散發到室內空間,使得室內降溫。冰塊融化後的水,從出水孔流出,進入水盆,可避免地面積水。其中,厚厚的箱壁有利於冰塊較長時間保存;而鉛的防水、防腐性能好,有利於冰箱的長期使用。另箱內中部可放架空擱板,擱板下部為冰塊,上部可放西瓜荔枝葡萄等夏令水果。這樣一來,冰塊釋放的涼氣既可冷凍瓜果,又可產生「空調」製冷的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冰箱裡的冰塊源於冰窖。明清時期,有專人在紫禁城河湖的周邊清出場地,倒入乾淨的水;待到隆冬季節水結成冰後,則取出乾淨的冰塊,存儲至紫禁城內的冰窖內。在第二年天氣變炎熱時,冰塊被取出冰窖,用於冰箱及其他消暑活動。

通景畫體現中西文化融合

通景畫屬於故宮內部空間的特色裝飾,主要特點是在紙、絹上作畫,然後貼滿整個牆體和頂棚。位於故宮珍寶館北門內的倦勤齋,內部通景畫覆蓋面積達到170平方米,由20餘張畫片拼接而成,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通景畫。該通景畫由義大利畫家郎世寧和他的學生們,借鑑了歐洲教堂的全景畫形式,移植到清代宮廷內的。它既融入了西方透視畫法因素,又帶有中國繪畫傳統山水庭院風景特色。

倦勤齋室內有通景畫的區域,位於西四間的西牆、北牆及頂棚。西牆繪製斑竹搭架的院牆,牆後遠山,山石高聳,樹木成林。北牆上繪製的是一處宮中庭院,院內有斑竹搭成的透空籬笆牆、圓形的月亮門、優雅的丹頂鶴和金碧輝煌的宮殿,宮殿的屋脊與藍天白雲互為映襯。頂棚被畫成了一座斑竹搭成的藤蘿架,綠植纏繞的架子上,懸掛著一串串粉紫相間的藤蘿,藤蘿的鮮花綻放,映襯著藍藍的天空。觀者若站在室內中央抬頭望頂棚,就會發現藤蘿架上的一朵鮮花恰好懸掛在頭頂;放眼四周,又會發現藤蘿架上的花朵不再垂直懸掛,而是慢慢傾斜,呈現搖曳的姿態,給人以身處室外藤架之下的真實之感。

倦勤齋內牆壁畫借鑑歐洲全景畫法,畫中的竹籬圍廊、庭院松樹、樓閣宮牆形成整體,不僅與室內裝修甚至與室外景觀都相對應,而且將透視技法對空間的營造表現得極致,給人一種身在室內而恍若室外的奇幻效果。倦勤齋內的通景畫以透視理論為指導,增添了科學理性的因素,其中國傳統繪畫風格中帶有濃厚的西方油畫技法,並形成一種由視像錯覺而引發的趣味性審美,體現了東西方文化和藝術的交流和融合。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歷史百家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04/189780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