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事實查核|中國官媒民調:全球七成民眾反對北約染指亞太?

標籤:欠缺證據、誤導

一分鐘完讀:

「全球多數受訪者反對北約插手亞太」。中國國有媒體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外語頻道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上周一(5月29日)引述自己的民調報導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5月24日證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計劃明年在東京設聯絡處後,有高達七成的受訪者表達「強烈反對」的立場。

但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發現,這則報導只交代了調查在「CGTN多個語種官網平台上進行」,但完全沒有提供民調的基礎資料。除官網外,CGTN也曾在自己的官方推特帳號上發起「是否同意北約在日本設聯絡處」民調,結果是贊成者遠多於反對者。然而,CGTN刪除了推特民調頁面,在後來的報導中也沒有交代刪除的原因。綜上,CGTN民調給出的「七成民眾反對北約染指亞太」結論不可信,涉嫌誤導民眾。

CGTN發布的關於70%民眾反對北約染指亞太的報導截圖圖截取自CGTN官網。

深度分析:

北約將在日本設立聯絡處的消息引起國際關注,CGTN於上周一以英文、西班牙文及中文發表了相關報導。在英文報導中,CGTN提到,日前曾在「多語種網絡平台」發起一次網絡民調,結果高達71.1%受訪者「強烈反對」北約的做法。

報導指出,在不同的語種中,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和俄語的平台上,都有超過8成的受訪者反對這一可能舉措。如果以國家為單位統計,俄語受訪者反對的比例最高,達到92%。在英語平台網站上反對比例最低,為54%。

CGTN用西語發布的民調結果。(圖截取自CGTN西語推特帳號)

「全球」民調報導欠缺調查方法

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高級調查顧問基特(Scott Keeter)曾撰文解釋民調如何運作,其中列出民調應該提供給受眾的重要資訊應包括「訪問了誰」、「訪問多少人」、「執行方式」、「結果有無加權」和「問卷題目」等。

基特認為,現在很多民調甚至不採隨機抽樣,而是通過各種技術讓人民在網絡上自願、或選擇參與調查,這些民調怎能準確代表人們?雖然有些執行單位會通過加權調整,但這種調查的代表性較差,也容易受到虛假受訪者的影響——也就是沒有資格參加調查或提供不真誠的答覆。

台灣民調專家戴立安上周四(1日)告訴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CGTN並沒有提供受訪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國別等詳細資料。同時,在網絡平台上執行調查本身就欠嚴謹,因為推特等社媒上有許多假帳號,即使有幾十萬人提交問卷,不一定有樣本代表性和真實性。

CGTN在推特上做了甚麼?

在這次民調過程中,CGTN在推特平台上的一次「刪文」操作也引發了質疑。

5月26日,CGTN在推特上發起投票,詢問網民「是否支持北約到日本設立聯絡處」。美國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的前法案助理蘇柏力克(Michael Sobolik)發現,CGTN又很快將推文刪除了。蘇柏力克的截圖顯示,至少到26日凌晨3時,投票推文仍是存在的,截至當時,有86.5%的參與者支持北約到日本設立聯絡處。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無法獨立證實與查核CGTN刪除推特投票的確切時間點。

然而,上述推特上的即時投票情況,並不在CGTN後來發出的英文報導內容中,報導也沒有提到CGTN自己在推特上刪除了這一投票。

戴立安認為,如果真的有刪文情況,很可能是預期結果不如執行單位所想。若是一般專業單位,發生這種情況「必須要交代」,但CGTN此次調查恐怕並不是要反映民意,而是為倡議自己國家的立場。

就「刪除推特平台民調結果」一事,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致信CGTN詢問原因,並希望了解究竟有多少人、在哪些平台參與了投票。至截稿時,CGTN都沒有回覆。

CGTN刪除了推特平台的調查結果,但沒有交代原因。(蘇柏力克推文截圖)

「民調」的誘導性問題

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同時發現,CGTN設計的提問存在預設的前提,例如:

提問一:日本作為一個有侵略別國歷史的國家,近年來卻尋求擴大自身軍事實力。你擔心嗎?

提問五:北約在美國的支持下,不斷擴大軍事勢力範圍,插手地區事務。你認為北約是否已成為美國維護霸權和追求政治利益的工具?

戴立安對此批評,問卷雖然題目不多,「但每一題都充滿誘導性」,問卷目的是為凸顯執行單位的立場。他說:「CGTN的調查是『push poll』(導向性民意調查),把立場塞給民眾,所以是宣傳,不是民調。」

結論:

一般來說,規範的民調結果報告都會交代其樣本數、有效樣本數、置信率、民調進行時間及抽樣正負誤差值等。而CGTN的民調結果發布只引述了自己官網上的調查結果,上述基礎信息都沒有給出說明。問題設計也具有導向性,還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地刪除了推特平台上的投票結果。

基於以上情況,亞洲事實查核實驗室認為,CGTN的這一民調本身欠缺科學性和可信度,CGTN基於這次民調發布的「全球逾7成受訪者強烈反對北約染指亞太」的報導也是在誤導輿論。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08/191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