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人老了,命里有沒有福氣,看他的碗就知道

人啊,端起碗就是一餐,放下碗就是一生。

餘生還有多少,不知道,但是吃喝拉撒睡,樣樣不能少。

《舌尖上的中國》裡說的:「根據季節更替,時間的變化來獲得食物是中國人的一貫做法。」

人老了,恰如入冬時節,如何安排吃事,就體現了命里的福禍。

01

碗裡的食物,就是生活的品質。

古人做碗,是非常講究的。

瓷碗表面,雕龍畫鳳,栩栩如生。

一隻鳳凰,代表了吉祥如意;一朵蓮花,就是好事連連。或者直接寫上「如意」等字樣。

若是一隻碗,被某個名人留下了印章、墨寶,那就身價大漲了。

把碗選好了,再去挑選食物,那就是生活,更上一層樓了。

有人說:「美食離不開人,一方面絕大部分美食飽含著人的智慧創造,另一方面只有在分享交流的環境裡美食才能彰顯最誘人的一面。」

同樣的一碗茶,到底是純粹的苦茶,還是香茶,區別是很大的;一碗飯,還是一碗粥,對於不同的人,是不一樣的體驗;小炒肉和紅燒肉,食材是一樣的,但是手藝有高低,也有不一樣的品味。

人老了,最好的養生,就是一日三餐。不僅滋養你的腸胃,還滿足了你的欲望。

北宋官員蘇軾,被貶之後,生活顛沛流離,但是他的生活品質,從未降低。

在黃州,和家人一起開荒種地,過自給自足的生活,還研究了東坡肉

生活很難的時候,他學會了熬豆粥。

送家人去真州的路上,他文一篇:「君不見滹沱流澌車折軸,公孫倉皇奉豆粥。濕薪破灶自燎衣,饑寒頓解劉文叔。」

東漢皇帝劉秀,在起兵之初,生活困難,將軍馮異送上豆粥,變成了最美好的回憶。

蘇軾和家人,也能喝豆粥,不就是皇帝一樣的生活?

所以啊,人老了,千萬別「有一頓,沒一頓」。學會做一個美食家吧。

手藝不一定特別好,但是你可以有「豐衣足食」的喜悅,也會把日常,變得充實。你的碗裡,都是勞動的結晶,是對自己最好的犒勞。

02

誰給你飯碗,就是家庭的家風。

作家南在南方,在祖父去世前一天,還幫忙餵飯。

因為祖父病入膏肓,他就用暖爐,把嬰兒米粉溫熱,用小勺餵送。

祖父吃了一半,就不要了。他就幫祖父泡茶。

茶,也是喝了幾口,就推到一邊去了。

當祖父安靜地睡著了,他就默默陪伴。忽然,祖父流淚了。他趕緊起身,幫祖父擦掉眼淚。

一大早,他就出門,幫祖父抓藥......等他抓藥回來,半路就聽到了祖父過世的消息。

若是祖父在天有靈,一定會感受到,孫子給予他的愛。也能欣慰地發現,這個家庭,不僅延續了血脈,也傳承了孝道。

作家說:「想一想,情深不壽。」

祖父之所以離開,不是因為被冷落了,而是因為子孫愛他太深,因此這份感情,不得長久。

人老了,你想一想,有誰給你送飯?

愛人給你送飯,那是最深的愛情。若是彼此能夠送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風景,就流露了。

兒女給你送飯,那是盡了一份責任,也是「反哺」。端起碗,你會發現,這一生的努力,對兒女的關愛,都是值得的。

兒媳和女婿給你送飯,說明你待人很有親和力,能夠處理好家庭的關係。或者的某些時間段,你也能把他們視如己出。

孫輩給你送飯,你就看到了家庭的希望,真正享受到了天倫之樂。

作為健康的老人,逢年過節,能夠被兒女接過去,一起吃團圓飯,那滋味就更甜了。這是兒女事業發展很順,真正承擔起來家長的角色。

03

端碗的姿態,就是身體的健康。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

我看過很多老人,到了傍晚,匆匆忙忙吃幾口飯,就去跳廣場舞。似乎擔心,趕不上場子。

也有一些老人,外出旅行,連好好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深度思考,什麼是鍛鍊身體?真的不是海量運動,而是把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

若是一個老人,耗費了很多時間,在吃飯這件事上,就不會整體閒著。還能為子女,做很多的特產,留住親情和鄉愁。

若是一個老人,能夠端穩飯碗,就是身體健康的體現。還能端飯給更老的人吃,還體現了心靈的健康。

那些病懨懨的老人,要麼是別人餵飯,要麼端起碗,戰戰兢兢,怕摔著。

當我們看到一個老人,端起了不鏽鋼飯碗,手也在抖動,就會引發關照的想法。因為老人的健康,很堪憂了。

用心愛護你的身體吧,每一頓飯,碗都是四平八穩的,就對了。

04

《人間草木》有言:「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學一學陶淵明吧,退出職場之後,想盡辦法保住自己的飯碗。和家人一起種地,低頭插秧、點豆,一抬頭,悠然見南山。

做一個懂生活的人吧——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家裡沒有什麼錢,但是內心很自由,青菜蘿蔔,也有香氣。

人老了,儘量端穩自己的碗,教育好自己的子孫,留住未來的飯碗。

所謂福氣,不是金子銀子堆滿屋子,而是米飯一碗,親情一碟,關愛一勺,心情一杯,另加時光一段。

從今往後,用心做飯,開心吃飯......靜待日夜交替。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7/192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