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驚人的鏡子理論,讀懂受益終身

「生活是一面鏡子,我們努力追求的第一件事,就是從中辨認出自己。」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以窗觀世,以鏡知己。」

仔細想來,確實如此。

一個人,通過窗子才能看見世界的明亮,使用鏡子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習慣拿鏡子去看待他人。

這樣做,不僅看不到真相,反而會徒增煩惱。

與人交往,若想相處得舒服,人生走得更平坦,便要學會摘下這4面鏡子。

不用放大鏡,看別人缺點

有位作家曾說:

「看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養不夠。」

一個人,若一味地看到別人身上的毛病,無限放大別人的缺點,便很難自我成長。

而懂得以欣賞的眼光看待他人,學會發現他人的優點,才能提高自身的修養。

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蓓在一家雜誌社上班,她和公司大部分同事相處的都很融洽。

唯獨很討厭一個男同事,還私下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眼鏡男」。

小蓓打心底看不上他,覺得他長得尖嘴猴腮,穿衣服也很邋遢;

還總愛在總編面前表現自己,反正就是看他哪兒都不順眼。

有一次,社裡要做一期特刊,主編把任務交給了小蓓和「眼鏡男」,想讓他倆共同合作完成。

小蓓雖然心裡萬般不願意,但又不敢回絕主編,只能暗暗地認倒霉。

沒想到和這位男同事合作幾天後,小蓓慢慢轉變了對他的看法。

男同事為了完成工作進度,每天毫無怨言地早出晚歸。

他考慮到小蓓住得比較遠,總是會讓小蓓先回家,自己留下加班。

小蓓對男同事也有了改觀,她不再拿著放大鏡對準他的缺點,反而在這次的合作中發現了他身上的優點。

以前在小蓓眼裡的愛表現,現在看來卻是工作中有上進心。

以前是小蓓眼中的邋遢男,現在看來反而覺得有些「可愛」。

小蓓和男同事順利完成了總編交代的任務,他們合作的期刊獲得了好評。

後來,他倆還成為職場中的好搭檔。

《簡愛》一書中有說過:

「有些人只能看到細微的缺陷,卻對星球的萬丈光芒視而不見。」

生活中,看到別人的缺點很容易,難得的是發現他人的優點。

若只會挑別人的刺,不僅自我內耗,還會平添憤懣。

唯有學會欣賞他人,才能變得優秀,收穫更多善意。

為人處世,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而不是一張愛挑剔的嘴巴。

與其挑剔他人,用放大鏡探尋他人缺點;不如敞開胸懷,在協作中收穫成長。

與其評判別人,只盯著別人的不足之處;不如審視自己,在改進中實現進步。

和人相處時,學會容下別人的不同,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才能行穩致遠。

不用顯微鏡,看婚姻生活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照片。

一滴水,用眼睛看時,看到的是晶瑩剔透。

若放在顯微鏡下細看,看到的卻全是雜質。

縱觀婚姻生活,亦是如此。

一味地揪著細枝末節,便只能看到一地雞毛;

對生活瑣事難得煳塗,婚姻才能夠幸福長久。

著名詞作家喬羽和妻子的婚姻一度成為佳話。

他與妻子一見鍾情,閃婚後的生活,卻讓他出乎意料。

因為兩個人的生活習慣完全不同。

妻子愛乾淨,甚至到了潔癖的程度,地上不允許有一根頭髮絲,必須要穿睡衣才能進臥室,還要求丈夫也要做到。

這令生性隨意的喬羽,難以接受,妻子的要求讓他感到痛苦,為此他常常向老友「訴苦」。

妻子愛講究,買東西從來不去小店鋪,吃飯從不去小館子。

就算買個醋也要雇輛車,專門跑到當時北京最有檔次的百貨大樓購買。

而喬羽沒那麼講究,凡事只圖個方便,喜歡就近吃飯、買東西。

時間久了,喬羽便向妻子提出「抗議」,最後卻以「求情告饒」宣布結束。

因為他深愛著妻子,不想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妻子計較,讓她不開心。

所以他處處忍讓著妻子,還常常笑著說道:

「我老婆是貴族,我是平民。

各有各的習慣,兩人有衝突時,不要那麼較真,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

「無論嫁給誰,都有一屋子的事情,沒有完美的婚姻。」

當昔日的激情和甜蜜褪去,當往日的浪漫被消磨殆盡,婚後生活只剩下埋怨和爭吵。

相處久了,容易心生疲憊,互生嫌隙。

婚姻本是兩個不完美之人的結合,學會接納包容對方的缺點,在漫長的歲月里彼此磨合,互相妥協。

若拿著顯微鏡放大生活細節,便很難經營好自己的小日子。

而真正好的婚姻,大抵是在看清紛擾雜事之後,卻依然能包容彼此,應該是在看透婚姻生活真相之後,仍能互相陪伴守候。

不用後視鏡,看過往的路

熱播劇《人生之路》中的巧珍是活得最通透的人。

當被深愛的男友分手時,她既沒有尋死覓活,也沒有去鬧去糾纏。

她不吃不喝地絕食幾天後,便很快就從失戀的痛苦中抽離出來。

這時,另一個愛慕巧珍的追求者馬拴再次上門提親。

巧珍被馬拴的真心所打動,最後決定嫁給他,並和他好好生活。

婚後的她,努力地經營著自己的小家,日子過得平淡又踏實。

正當她沉浸在婚姻的幸福當中時,不料,女兒卻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她沒有怨天尤人,果斷和丈夫做出決定,賣掉家裡的窯廠,再東拼西湊了些錢,立刻帶著女兒去上海治病。

在上海生活的那段日子開支很大,她就去給人當傭人來補貼家用,維持著生活。

女兒的手術進展的很順利,眼看著難熬的日子也即將結束。

上天卻在中秋之夜給她開了個玩笑,她的丈夫不幸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了。

她陷入了悲痛和絕望,但轉眼看著一旁乖巧的女兒,她告訴自己,為了女兒也要堅強起來。

安葬好丈夫後,她繼續帶著女兒在上海生活。

後來,她在上海開了自己的店,生活也逐漸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

巧珍熱愛生活,眼裡總是放著光芒,遇到任何磨難,都能及時放下,永遠向前看。

不由想起泰戈爾曾說過的一句話:

「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傷心,那麼你也將錯過繁星。」

人生路上難免遇到挫折,若只盯著過往的路,便看不到未來的道;若執著於過去的事,日子便過得一團糟。

用後視鏡看過往,一味的頻頻回頭,生活也只會停滯不前。

無法改變的事情,要坦然接受;無法挽留的人,要學會放下。

往後餘生,不糾結過往,勇敢向前看,人生才會溢滿陽光。

不用透視鏡,看他人的窗

《菜根譚》中說道:

「不揭他人之短,不探他人之秘,則可以此養德疏害。」

每個人的心底,都藏著一些不願提及的隱私,不願訴說的秘密。

若拿著透視鏡去審視他人,探究他人,只會帶來數不盡的煩惱和尷尬。

看過這樣一個視頻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叫喬治的年輕人,在社區的養老院做志願者。

在照顧的那些老人中,他注意到了有位86歲的高齡老人,經常孤零零地坐在椅子上發呆。

喬治很好奇,便不停地去詢問老人。

老人並不想搭理他,但喬治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總是去追問老人。

有一次,喬治像往常一樣走到老人身邊問道:

「你為什麼總是一個人坐這裡,家裡就沒孩子來看望你嗎?

沒人陪你,你一定感到很痛苦吧?

你沒有老伴嗎?」

他不停地打探著老人的私事,老人被問煩了,毫不客氣地讓他滾出了房間。

過了一段時間,喬治再來養老院的時候,發現老人已經轉院。

後來聽養老院其他人說起,喬治才了解到,原來那位老人的老伴五年前肝癌去世了。

兒子因為犯罪被捕入獄,女兒前兩年也生病走了。

唯一的孫子在國外念書,只來看望過他一次。

得知真相後,喬治自責不已。

從那之後,他學會了不再去追問他人,不打探他人的隱私。

誠如一位作家所說:

「不要刨根問底別人的過去,那可能是他永遠不想觸碰的回憶。」

而現實生活中,有人卻常常打著「關心你」的旗幟,只為了滿足一己私慾,不停地揭人傷疤。

殊不知,這無異於往別人傷口上撒鹽,只會給他人造成困擾和帶來傷害。

不探別人的窗,不揭別人的秘密,既是對別人的尊重和理解,也是一種根植於內心的善良。

餘生,多專注自己,少窺探別人,相處才能不費力,關係才會長久。

哲學家尼采曾說:

「生活是一面鏡子,我們努力追求的第一件事,就是從中辨認出自己。」

唯有不用鏡子去審視別人的不足,才能從鏡子中認清自己。

不拿放大鏡看他人缺點,懂得欣賞包容,關係才能長久穩定;

不拿顯微鏡看婚姻生活,學會假裝煳塗,感情亦能幸福美滿;

不拿後視鏡看過往的路,坦然接受放下,生活方能豁達前行;

不拿透視鏡看他人隱私,不揭短不越界,人生便能贏得尊重。

願你我能摘下這4面鏡子,往後的日子,不用鏡子看人,活得清醒自知,明白通達。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有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8/192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