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譯文:最新民調揭示了歐洲對華辯論的盲點

作者:

譯者:仁者樂山

儘管歐洲人認為「中國不是俄羅斯」,但歐洲人對中國的看法卻比某些媒體報導的要複雜得多。「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收集的國別數據顯示,許多歐洲國家對中國及其國際角色的看法正在發生深刻轉變。

2023年4月,「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ECFR)對11個歐盟國家的成年人進行了民意調查:奧地利、保加利亞、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荷蘭、波蘭、西班牙和瑞典。向公眾提出的問題圍繞與中國、俄羅斯和美國有關的問題。除其他問題外,受訪者還被問及他們對中國對歐洲的意義以及中俄關係性質的看法。由Jana Puglierin和Pawel Zerka撰寫的報告中總結的民意調查結果,在專家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引起了歐洲和其他地區民間社會成員和政策制定者的廣泛關注。

中國外交官和國營媒體還利用民調的一些結果,來證明中歐關係應該回到疫情前和戰前的「正常狀態」。例如, 中共外交部歐洲事務司司長王魯彤利用這些數據來宣傳他的觀點,即歐洲的政策制定者和媒體都應該「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而中國駐捷克大使館則轉發這些結果來宣傳所有歐洲人都一致認為中國是他們必要的合作夥伴的觀點。此外,中方還進一步利用ECFR調查中的一些數據來強化一種看法,即如果台灣問題爆發衝突,歐洲很可能會保持中立。但就政策影響而言,民調結果是否真的如此明確和直接?

對中俄關係的看法

此次調查的最大收穫之一是,歐洲人認為「中國不是俄羅斯」。換句話說,儘管布魯塞爾和許多其他歐洲國家的政府越來越擔心目前與中國政府的關係現狀存在風險,並造成政治和經濟上越來越多的不對稱,但11個歐盟國家的大多數受訪者似乎並不願意明顯拉開本國與中國的距離。平均而言,43%的受訪者表示,中國仍然是歐洲必要的合作夥伴,我們必須與之進行戰略合作。與此相比,24%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我們需要與之競爭的對手,而只有1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歐洲的對手,我們與之存在衝突。

然而,國別數據顯示,在一些受訪國家,「夥伴心態」似乎受到了一些人的挑戰,這些人認為在對華政策中應更認真地考慮競爭和競爭角度。例如,在傳統上為中歐關係定調的歐洲主要國家之一——德國,民意似乎出人意料地鷹派:33%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必要的合作夥伴,32%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再加上18%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敵手,可以推測有一半的德國受訪者同意需要對德國的對華政策進行深遠的調整。數據顯示,瑞典、法國和丹麥的情況也是如此。

ECFR民調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涉及中俄關係,以及如果中國向莫斯科提供武器彈藥,可能對其實施的制裁。儘管相當低的26%的歐洲受訪者認為中國和俄羅斯在緊密的反西方聯盟中或多或少是平等的夥伴,但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援助,對中國實施制裁的意願似乎非常高。

重要的是,儘管有關制裁的問題強調製裁可能嚴重損害西方經濟,但41%的歐洲受訪者同意制裁應該實施。在11個接受調查的國家中,有3個國家(瑞典、丹麥和荷蘭)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同意這一前提。只有義大利和保加利亞在這個問題上的同意率低於30%。

就經濟關係而言,公眾對歐洲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關係的風險評估仍不確定。儘管35%的受訪者認為中歐關係中的風險與收益並存,但16%的受訪者認為風險更大,21%的受訪者認為收益更多。然而,當被問及更具體的問題時,ECFR的受訪者在評估中更有主見。例如,多達65%的受訪歐洲人認為,中國擁有歐洲的橋樑或港口等基礎設施是不可接受的,而只有18%的人認為可以接受。然而,在中國公司建設基礎設施的問題上,民意調查的結果則比較平均,39%的受訪者表示同意,43%的受訪者表示不同意。可以看出,對所有權所意味著的控制權的看法,似乎更加兩極分化。大多數歐洲受訪者也同意中國公司不應收購歐洲的科技公司(52%)或報紙(59%)。

台灣是一個盲點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是,ECFR的民意調查觸及了國際辯論中最具爭議但也最有影響的話題之一,即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當被問及假設中國入侵台灣,美國加入戰爭保衛台灣時,62%的歐洲受訪者希望他們的國家保持中立。不出所料,這一結果得到了中方的熱烈回應,這表明了這一話題對中國政府的重要性。在受調查的國家中,瑞典和波蘭是僅有的兩個超過30%的受訪者希望在台灣防務問題上支持美國的國家。另一方面,奧地利和保加利亞分別只有9%和8%的受訪者支持華盛頓。

這些數字說明了什麼?首先,這些數字顯示,在歐洲許多地區,台灣可能仍被視為地理上遙遠的地方,對歐盟當地情勢影響甚微。這種誤解可能與缺乏對台灣的報導和關注有關,而這種報導和關注會超越長期以來對所謂的「叛逃省份」——中國和美國等大國博弈中的一顆棋子——的簡單化描述。

此外,歐洲人現在可能沒有興趣保衛台灣,原因很簡單,他們沒有將台灣與自己的安全(因為在烏克蘭戰爭期間,歐洲和印度洋-太平洋的潛在戰場正在合併)、自己的經濟繁榮(因為台灣在國際價值鏈中的重要地位)和高科技發展(因為台灣在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地位)聯繫起來。最後,捍衛台灣民主的重要性,對於許多希望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歐洲人來說,也應該發揮重要作用——這一體系使歐洲大陸繁榮了數十年。換句話說,如果台海局勢升級,中立可能不是一個選項。

ECFR最近的民調數據對中國相關政策的影響並不像中方所希望的那樣簡單明了。重要的是,如果調查樣本中包括一些較小但更自信的國家(如立陶宛或捷克共和國),平均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

儘管如此,目前的結果確實顯示出歐洲各國在公共辯論中的一些盲點,而台灣對歐盟和全球秩序的重要性是其中最明顯的一個盲點。目前急需的是在專家和非專家受眾中開展包容性的辯論,以拉近台灣在知識和更個人化層面上對歐洲人的距離。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台灣應該被工具化,例如在跨大西洋關係的背景下。有一點是肯定的:要消除這一盲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介紹:Alicja Bachulska是CHOICE的研究員和「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的政策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外交政策和中歐關係。)

原文連結:https://chinaobservers.eu/recent-polling-uncovers-the-blind-spots-in-the-european-china-debate/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CHOICE/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20/1929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