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顛覆現行政策,習近平恐要考慮這個選項

東風-41可能的部署地點,這是中國火箭軍現有庫存中最新最先進的洲際彈道飛彈,可將最多3枚彈頭髮射到超過13000公里外的目標,可瞄準美國東海岸(source:"People’s Liberation Army Rocket Force Order of Battle2023"截圖)

此外,報告提及,東風-17高超音速彈道飛彈(DF-17)目前已在至少一支火箭軍部隊中服役,未來三年內肯定會在另外三個旅中服役。東風-17目前正處於被廣泛部署到韓國周邊地區和台灣海峽的進程之中。

火箭軍在台海衝突中提供「核盾牌」

伊普勒斯對美國之音指出,在任何針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中,火箭軍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此前,解放軍的遠程火力能力都掌握在戰略火箭軍(SAC/PLARF)手中,但現在空軍和海軍都擁有常規飛彈能力。

他表示,現在戰略火箭軍提供的獨特角色有兩個:首先,利用高超音競速滑冰翔飛行器摧毀或者使得台灣飛彈防禦設施無效,為解放軍以更便宜的彈藥摧毀台灣空軍基地開闢道路;其次,保持東風-26的力量以威脅美國在更遠距離的軍事資產。

「在中美戰爭中,東風-26的任務將是摧毀東亞地區幾乎所有主要美軍基地和機場。美國及其盟友正在採取措施增加飛彈防禦基礎設施。美國及其盟友還應加固其機場,以確保解放軍不能使用集束彈藥以幾發射擊就摧毀大量飛機。」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龍大衛認為,中國核擴張的戰略和政治後果仍不明朗,但是有可能會鼓勵中國對台灣發動軍事侵略。

「核建設可以作為『核盾牌』(nuclear shield)發揮作用,在這個盾牌背後,中國將更有信心發動常規攻擊。這一切都取決於中國如何看待核建設的政治影響,特別是美國的干預意願,」他說,「然而,如果中國放鬆對其核力量長期存在的政治、操作和技術限制,可能會增加危機或衝突中核升級的風險。」

中共官媒新華社發布的照片顯示解放軍東部戰區火箭軍在大規模繞台軍演中進行遠程飛彈實彈演習。(2022年8月4日)

習近平會否顛覆中國核政策?

中國在核態勢上宣稱恪守「最低核威懾」(minimum deterrence)等原則,在核武器部署上側重保持第二次打擊能力,即核反擊能力。但是,中國近年來大幅擴張部署的核力量似乎和其傳統政策的公開聲明格格不入。正如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報告宣稱的那樣,中國已從過去「精幹有效」的核力量原則轉向「打造強大戰略威懾力量體系」。

「中國正在發展的基於預警發射的能力,再加上固體燃料飛彈發射井,意味著他們可以在瞬間發動核攻擊。」伊普勒斯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核力量最令人擔憂的變化實際上並不是發射器數量的擴展,而是中國從對手已經完成對中國本土的攻擊後才發射核飛彈的「報復計劃」(retaliation plan),明顯轉變為「基於預警發射」(LOW)的核態勢。

伊普勒斯警告說,這將提升美中之間從常規衝突升級為核大戰的風險。比如,如果美國在常規戰中攻擊中國用於戰略預警的雷達,可能會被誤解為更大規模「限制損傷」(Damage Limitation)的核打擊前奏。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趙通指出,中國傳統上非常反對基於預警發射這種部署模式,因為歷史上從冷戰到冷戰後發生過多次的預警系統產生虛警的狀況,本來沒有對方的飛彈來襲,結果因為各種技術方面的原因發出了錯誤的警報。「如果基於錯誤的警報進行了核反擊,那就平白無故地引發了一場核大戰。」

儘管自1964年首次核子試爆後至今,中國政府仍然聲稱遵循「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但伊普勒斯認為,即使中國目前還沒有計劃更加挑釁性地利用其新建的核資產,但這些核資產已經存在,這使得中國未來可能最終轉向更具侵略性的核態勢變得更加容易。

據美國軍事新聞網Warrior Maven報導,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2021年表示,中國增加數百個新的陸基固定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的舉動相當於發展「首次打擊」的能力。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助理教授龍大衛本月即將在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INSS)發布標題為《辨識中國核力量發展動因:模型、指標與數據》(Discerning the Drivers of China's Nuclear Force Development: Models, Indicators, and Data)的研究報告。他向美國之音獨家提供的草稿顯示,2011年,中國估計擁有的核彈頭不到180枚,其中不到40枚可以打到美國。目前,中國據信擁有約400枚核彈頭,其中近200枚可以打到美國。

報告指出,過去的中共領導人認為核武器僅僅在威懾核打擊、防止核訛詐和進行核反擊方面是有用的,但是包括習近平在內的中共高級官員對核武器和核戰略有不同的看法,這種觀點開始在權威的黨和軍隊的文件中反映出來。

該報告得出結論,安全的二次打擊(secure second-strike)、核保護傘(nuclear shield)和大國地位(Great Power status)這三種模型,與中國的核力量發展軌跡最為一致。這些模型預測中國可能會保持相對克制的操作姿態,包括適度的警戒狀態、較低的發射權限委派水平,並繼續堅持不首先使用的核武器政策。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資深訪問學者黎楠告訴美國之音,未來中國的核政策會否發生根本性轉變並廢除「不首先使用」,相對於戰略核武器威力比較低的戰術核武器(tactic nuclear weapons)的部署將構成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

他說,「因為戰術核武器是基於另外一個假設,就是說核子戰爭是可以打贏的,所以可以有限地使用核武器。這個是最關鍵的節點。中國是有動機發展首次打擊的,就是在中國的常規軍事建設之後,美國會用戰術核武器對抗,那麼中國怎麼對抗美國的戰術核武器?它也要發展(戰術核武器)。」

黎楠2022年發表的《中國會放棄「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嗎?》文章指出,中國軍事規劃者對「不首先使用」表示過不滿,有觀點認為中國應該在受到下列嚴重威脅的情況下發動首次核打擊,包括解放軍常規部隊無力保衛中國免受大規模外敵入侵,面臨大規模外國軍事干預維護國家統一戰爭的「巨大威脅」(暗示著台海衝突),以及三峽大壩等生死攸關的目標還有核武器、核基地遭到對手的常規攻擊等等。

中國軍車載著DF-17東風高超音速彈道飛彈參加中國國慶70周年典禮。(2019年10月1日)

卡內基國際和平及機會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趙通認為,中共領導人過去並未寄希望於用核武器來威懾對方的常規軍事威脅,但鑑於現任領導人已經放開態度並且不再強調這些限制,未來中國的戰略學者會更加深入的考慮怎麼去靈活的運用中國的核武器,比如讓核武器在核和非核軍事領域,包括在國際政治領域實現大國戰略平衡的角度,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他分析說,中國這一輪的核擴張主要是由最高層的政治領導人推動,背後的政治邏輯是認為中國需要儘快向美國展示更強大的戰略力量,從而迫使美國放棄對中國進行戰略壓制的衝動、接受中國已經崛起的現實並與之和平共處。

「這就是最不可預測的一個因素,就是他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一個大體的政治思路。他並沒有非常明確的軍事層面的戰術指標,究竟中國要發展到多大規模的核武器才能實現這種目標、中國需要什麼樣具體的核作戰方案,包括低當量的核彈頭究竟會不會起有效的必要的作用,我覺得中國的政治領導人對於這些問題沒有特別深刻的認知。」他說,中共軍方、國防工業體系在國內缺乏嚴格的制衡機制,沒有媒體、學者對中國準備發展何種核能力和部署模式進行有效的監督。

趙通擔心,中國的上層政治邏輯決定軍事發展的現狀,很有可能激化美國對中國的威脅感知,考慮到中國埋頭發展核武的同時又不提供相應的透明度,包括到迄今為止中共官方依然否認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核力量擴張,也拒絕提供關於擴張原因、最終目標和數量規劃方面的基本解釋。

「在美國看來,這完全是一個上不封頂的過程,它覺得中國有可能真的將來甚至有可能不光是要達到和美國同樣的核力量水平,甚至要超越美國。我不認為這個反映了中國當前的決策者和專家群體的主流認知,但是它對於中美關係的威脅感知的增長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對於中美關係的整體敵對情緒的滋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23/193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