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消費降級」時代來臨 民眾嘆:復甦都在新聞里

消費降級,不少大中國民眾舍動輒人民幣30元星巴克,改喝人民幣9.9元瑞幸咖啡。(記者林宸誼/攝影)

疫情三年間,中國消費受到嚴重衝擊,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8.2%,不僅較今年4月高點下滑10.2個百分點,6月更只有增長3.1%,創下今年新低。儘管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77.2%,但一般民眾消費力已大不如前,中國正迎接「消費降級」時代。

「熬過三年疫情,真是熬了個寂寞,經濟復甦都是出現在新聞里。」位在上海市閔行區從事日式料理的台商賈先生不禁感嘆。

賈先生指出,疫情解封一年以來,人均消費低於150元(人民幣,下同,約20.8美元)以下的生意會比較穩,「閔行區這邊有不少撤資的,或轉移到國外的,商辦空置率很高,消費的人變少了,不少人寧可存錢也不敢消費,深怕哪天突然被裁員。」

從今年618電商大促銷中可以看到,「理性購物」成主流,平台大打價格戰,顯示疫後消費恢復力道不足。

「消費可以降級,但快樂卻不能降級」,家住上海就讀於武漢大學的台青梁同學指出,儘管自己一個月有人民幣3000元零用錢,但除了一天三餐都在學校餐廳用餐外,愛喝冰咖啡的他指出,星巴克動輒人民幣30元根本喝不起,只敢買一杯人民幣5元的「幸運咖」。

在上海工作的白領台青黃小姐,中午都到社區食堂吃飯,「叫一份外賣動輒人民幣30元起跳;到社區食堂點一份三菜一湯的套餐,只要人民幣16元。」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ICCD中國商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方寶慶觀察,大部分民眾捨不得花錢,只有餐飲生意稍微可以。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副教授李志強認為,人們無力消費或不敢消費是因為對經濟前景不樂觀所以消費保守,「消費不是刺激出來的,是人的自然需要,例如完善社保(或「健保」)是民眾敢消費原因之一。」

李志強提到,靠房地產、貨幣放水支撐都不是長久之計,「利率再降也有極限,例如減稅也不可能減到零。所得持續增加才是消費永續成長的最重要因素。」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25/193160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