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媽媽必看:別再貶低孩子他爹了,不然報應都在孩子身上

父親是孩子的獨立宣言,是孩子勇敢的教科書,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

維護好父親的形象,他將成為孩子一生追逐的太陽。

前幾日,好友來找我求救。

因為她近期需要出差一周,明明還有爸爸在家照顧,可7歲的兒子騰騰卻死活不願意媽媽走。

好友沒轍了,只好委託我去開導開導這小傢伙。

經過我耐心地詢問,騰騰終於說出了真相:

「如果媽媽不在家,我會被爸爸餓死的!」

小傢伙哭哭啼啼,驚恐全寫在臉上。

一開始,我還不太理解這份驚恐從何而來。

可隨著好友在騰騰面前貶低孩子他爸的畫面浮現腦海,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騰騰爸爸平日忙於工作,時常早出晚歸。養育孩子和家頭細務,基本都是好友一人完成的。

日子長了,好友難免心生怨言,便忍不住在兒子面前數落和吐槽孩子他爸。

「你爸連碗都不會刷,一點生存能力都沒。」

「你爸連飯都能燒糊,你跟著他早晚得餓死。」

「你爸連狗都不如,狗還知道著家呢!」

漸漸地,在騰騰心中,爸爸就是一個無能、無用的人,因而這次他打死也不願媽媽離開他。

我內心一陣唏噓。

也許對於好友來說,對老公的貶低,不過是疲憊之時的宣洩。

可對於孩子來說,這句貶低,卻可能成為毀他人生的罪魁禍首。

01

貶低爸爸的背後,藏著媽媽難以下咽的委屈

如果問,一群當媽的聚在一起,最大的共同話題是什麼?

相信每一位媽媽的答案都如出一轍:分享育兒和吐槽老公。

分享育兒就不說了,可為什麼會吐槽老公?

這得從去年的《中國家庭教育現狀》說起。

這份報告顯示,父親主導教育的家庭連兩成都不到,並且60.7%的孩子缺失父教;數據還顯示,中國22.4%的兒童一周都見不到父親。

這是妥妥的「喪偶式育兒」。

想起韓劇《告白夫婦》中的情節:

張娜拉飾演的馬珍珠在婚後過著「喪偶式」的生活,獨自一人面對育兒的全部難題。

當她肚子疼想上廁所時,孩子在門口撕心裂肺地喊著媽媽,她沒辦法,只好抱著孩子如廁;

當自己在狼吞虎咽吃飯時,原本熟睡的孩子突然醒來,她只好抱起孩子邊哄邊吃;

當孩子生病時,老公夜不歸宿,她只好抱著孩子獨自搭計程車去醫院……

很多網友都說,仿佛看到了同樣兵荒馬亂的自己。

育兒的艱辛,家務的繁瑣,都落在了那個叫「媽媽」的人身上,堆積成了委屈。

大學時有個要好的同學,她那時把她媽媽稱為「怨婦」。

因為在她的印象里,媽媽對爸爸的抱怨和貶低從未停止過。

不做家務啦,不管孩子啦,甩手掌柜啦……

「小時候最煩我媽說我爸了,我就不明白她怎麼怨言那麼多?」

可是前段時間,她再找我聊天,卻說自己終於明白了媽媽當年的委屈和苦楚。

原來她婚後也過著「喪偶式育兒」的日子:

「每一片尿布都是我換的。」

「每次孩子發燒,都是我守夜照顧。」

所以,她也時常摟不住內心的委屈,在孩子面前念叨老公的不是。

發生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同樣,當一個媽媽淪為「怨婦」時,沒有一個爸爸是無辜的。

媽媽對爸爸的每一句貶低背後,其實都藏著她難以下咽的委屈。

02

爸爸的形象,決定孩子未來的走向

一個媽媽對爸爸的貶低,確實事出有因,可這並不能成為在孩子面前肆意數落爸爸的緣由。

要知道,媽媽現在每一句對孩子他爸的貶低,在將來都有可能報應在孩子身上。

曾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話題:「親子關係被夫妻關係毀掉,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個網友分享了她悲哀的前半生。

小時候,父母關係不和,父親時常宿醉不歸,母親自然怨聲載道。

網友便認為,父親對母親不好,更認為全世界的男人都一個樣。

因此整個青春期,她都不願意跟異性來往。

班上男生覺得她假清高,便聯合起來捉弄她:藏她書包,丟她課本,撕碎她考卷……

網友曾一度想跳樓自殺。

後來大學畢業,她好不容易戀愛結婚,卻一直對另一半沒信心。

最終,這場缺乏信任的婚姻以離婚收場。

「當初媽媽對爸爸的數落,仿佛變成了一種發生在我身上的詛咒。」

誠然如此。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

「父親的出現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對於孩子的培養是有特別的力量的」。

可如果媽媽時常在孩子面前說爸爸的不是,那麼孩子從心底就會缺失一種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何談美好的未來呢?

相反,如若媽媽時常在孩子面前維護好爸爸的形象,那麼孩子就會視爸爸為榜樣。

美國第一任黑人總統歐巴馬,只見過父親一面。

父親是肯亞人,當時已婚的他在夏威夷認識了歐巴馬的母親,並用美國公民身份與之結婚。

可當母親懷上歐巴馬時,父親卻堅決地回了肯亞。

雖然父親缺席了歐巴馬的成長,但歐巴馬在《我父親的夢想》中卻深情地寫道:

「雖然他很少出現在我的生活中,但他的堅韌不拔卻時刻影響著我,給我支撐,教我成長。」

「雖然他很少出現在我的生活中,但他的堅韌不拔卻時刻影響著我,給我支撐,教我成長。」

這一切都歸功於他的母親。

原來這些年,母親非但沒有在歐巴馬面前抱怨過父親,反而還時常念著父親的好:

「你父親是一個無比聰明且堅韌的人!」

「你父親的家族很大,他算是一位王子呢!」

「你父親是一個無比聰明且堅韌的人!」

「你父親的家族很大,他算是一位王子呢!」

雖然一生只見過父親一面,可在母親的描述中,父親的形象日漸高大強壯,成為了歐巴馬心中的力量來源,讓他在日後敢於為夢想奮鬥。

原來,父親的形象,真的會決定孩子未來的走向。

被貶低的父親形象,遲早會成為孩子的報應,讓他在自卑中,迷失方向;

而被維護的父親形象,則會成為孩子未來的鎧甲,讓他任何時候都能勇敢堅強。

03

媽媽最好的修為,是呵護爸爸的形象

既然在孩子面前呵護好爸爸的形象至關重要,那麼媽媽們具體該如何做呢?

以下3個方法值得學習借鑑:

1.爸爸做得好時,媽媽用力誇獎

郭濤的妻子李燃曾在一個節目中,大肆表揚郭濤是個好爸爸。

李燃一臉驕傲地稱:郭濤會陪著兒子石頭寫作業,還會給他們娘倆兒做飯……

其實郭濤作為知名演員,工作特別忙碌,也很少著家。

可在那少有的陪伴兒子寫作業的時刻,李燃都會說:「兒子,你老爸那麼忙都會抽空陪你寫作業呢!」

而當郭濤給家人做了一份簡單的蛋炒飯時,李燃也會表揚道:「兒子,你老爸不僅會賺錢,還會做飯呢!」

正是在媽媽對爸爸的表揚中,石頭慢慢開始崇拜爸爸,並會事事以爸爸為榜樣,努力向爸爸靠近。

有句話說得好:「好老公是調教出來的,好爸爸是表揚出來的。」

當爸爸做好了一件事時,比如給孩子輔導了作業,或是幫忙做了一次家務,媽媽記得要用力表揚。

這樣既會讓孩子懂得爸爸的好,更會激勵老公未來做得更好。

2.爸爸忘記做或做錯時,媽媽要及時解釋

很多爸爸確實忙於賺錢養家,沒辦法時常陪伴孩子成長;或是答應了孩子的事,卻沒有及時兌現承諾。

這種時候,媽媽需要做的,不是陪著孩子一起埋怨爸爸,而是需要及時給孩子解釋。

當爸爸總是不在家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爸爸那麼忙,是因為他很愛我們,他希望給我們更好的生活。」

當爸爸答應孩子的事沒做到時,媽媽可以安慰孩子:「是爸爸的不對,爸爸也很內疚,他一定會補償你的。」然後要記得去督促爸爸實現承諾。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家庭和諧,土壤的營養才會豐富。

而家庭和諧,最需要媽媽的努力,既要努力維繫親子關係,又要努力呵護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孩子崇拜爸爸的家庭,一定不會太差。

3.爸爸沒有做時,媽媽要避免抱怨

如若孩子他爸真的不作為,作為媽媽的我們,也不該在孩子面前肆意抱怨和指責。

相反,我們可以試著讓孩子引以為戒,從中得出一些人生經驗。

我的髮小小時候,父親時常夜不歸宿,徹夜賭博,陋習一大堆。

可母親卻從未在他面前數落過父親一句,而是會詢問他:「你覺得什麼樣的爸爸才是好爸爸呢?」

發小自小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並得出了答案:既能賺錢養家,又能陪伴妻兒。

後來他把這個準則實踐在自己身上,成為我認識的所有人里最負責任的一位爸爸。

有人說:生活就像一枚硬幣,你可以選擇正面或反面。

當一個爸爸不作為,媽媽大可不必停留在責備和委屈的層面,而是可以把他作為反面教材,讓孩子引以為戒。

04

媽媽的嘴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所以,請別再在孩子面前貶低爸爸,而是要盡力呵護好爸爸的形象。

要知道,崇拜爸爸的孩子,未來才能以夢為馬,馳騁遠方;

而鄙視爸爸的孩子,只能畏畏縮縮,止步不前。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男孩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20/194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