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為鼓勵早婚早育,中國地方政府違背上意大搞「現金刺激」

一名攝影師在北京故宮角樓外為一名紅衣女子拍攝婚紗照。(2020年5月1日)

華盛頓—

在中國,政府要民眾做一件事通常不是通過政策手段就是採取強迫手段,如制定法律或發布行政命令,它幾乎從來不會像西方政府那樣直接向民眾派發現金,提供「物質刺激」。但是,近日,中國浙江常山縣政府卻突破了這一慣例,宣布為鼓勵年輕人提前結婚提供現金激勵。

常山縣政府上周在社媒體微信的官方帳號上宣布,新婚夫婦中女方年齡如果在25歲以下(含25歲)將可以從政府領取1000元人民幣的獎勵。

公告說,這一獎勵措施僅限於初婚夫婦,目的是促進「適齡結婚和生育」。該縣還宣布了當地政府將給生了孩子的夫婦提供一系列補貼,用於新生兒的照顧、教育等。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婚姻登記處的一對新人在情人節登記結婚。(2023年2月14日)

香港南華早報周二的報導說,中國各地的政府為提高生育率推出了許多鼓勵生育的措施,包括現金獎勵、延長產假等。浙江紹興也實施了給新婚夫婦提供1000元獎勵的措施,不過紹興沒有明確規定獲得獎勵的結婚年齡。

中國正在面臨人口快速下降的危機,各地政府受到上級的壓力,要盡力鼓勵年輕人結婚、生育,以緩解人口生育率過低和相應的老齡化加速給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去年,中國人口出現了六十年年來的首次下降。

為提高出生率,中共當局廢除了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2016年間強力推行的「一胎化政策」,並在最近幾年陸續放開了對生育的限制性措施,2021年政府開始允許一對夫婦可以生三個孩子。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鼓勵人們多生孩子的難度居然不亞於當年強迫墮胎的難度。各種刺激措施雖然不斷出台,但中國年輕人的結婚年齡還在持續增加,生育孩子的意願也在持續下降。

2022年中國創下了生育率1.09的歷史新低。中共官方機構——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表示,中國每個婦女的平均生育孩子的數字是全球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最低的。

中國法定結婚年齡為男性22歲,女性20歲。但是,據中國2020年人口普查數字,男性初婚平均年齡超過29歲,女性接近28歲。

中國媒體報導說,去年中國的結婚數量只有680萬對,是自1986年以來的最少的。

中國年輕人抱怨說,他們不願意生育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時間過長、托兒設施不足以及對經濟負擔過重。

很多網友對常山縣這種鼓勵年輕人早婚的做法並不看好,他們說,一千元人民幣對於在高度競爭的社會環境中撫養孩子所需要的高昂費用相比微不足道。也有人認為,對結婚年齡的要求僅限於女性,這是一種歧視的做法。還有人直言「我真的需要你的1000元嗎?」

常山縣政府給年輕人結婚提供的現金獎勵雖然數額不多,但這在中國也是一種比較大膽的做法。北京當局似乎非常不贊成向民眾提供金錢激勵。在2020年一月,新冠病毒首先在武漢爆發。武漢市民在長達兩個多月的嚴厲封城中經歷了各種磨難,付出了巨大的生命、物質和精神代價。但當地和中央政府始終沒有給武漢市民提供過任何金錢補貼。這與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直接向民眾發放現金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2021年7月,中國鄭州爆發嚴重洪水災害,政府也沒有給遭受嚴重財產和生命損失的鄭州市民發放過一毛錢的補助。最近在北京和河北等地的特大暴雨中,災民們也沒有得到政府提供的任何直接的現金補償。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約翰尼斯堡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2023年8月23日)

華爾街日報近日發表的一篇報導說,中共不願給老百姓發放現金補助主要源於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習近平認為這樣做會使中國成為一個西方式的福利國家。

報導引用知情人士的話說,習近平認為西方的福利政策只會助長老百姓的懶惰。他主張,中國不應該優先考慮需求,而應該解決「有效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表示,北京的決策者一直認為,消費者比國有企業更善變、更難控制,即使人們有了錢,也不一定會增加他們的開支。

中國的家庭消費在中國GDP中占比為38%,大大低於美國的68%。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30/1947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