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最失敗的教育:孩子用錯力,媽媽使錯力,爸爸助錯力

昨天晚上,朋友跑來我家,進門就哭著對我說:

「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了!」

聽朋友說,她很努力教育孩子,時刻盯著孩子的學習狀態,提醒孩子不要在無關學習的事上玩得太瘋。

朋友以為,這樣做孩子的成績能保持穩定,誰知孩子成績越來越差,甚至起了叛逆心理,跟父母唱反調。

在養娃路上,相信不少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困惑:

明明孩子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成績還一直上不去?

明明孩子比別人學習的時間長,為什麼越學成績越一般?

明明孩子也體驗了不學習的苦,為什麼還是越學越痛苦?

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廣大父母的心病,更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

只有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成長。

其實,失敗的教育,離不開這3個原因:孩子用錯力,媽媽使錯力,爸爸助錯力。

孩子用錯力

紀錄片《學習的背叛》中,有個女孩叫葉媛,她的學習經歷讓人大吃一驚。

葉媛每天一早會在計劃本上寫滿目標,然後連續學習十幾個小時,凌晨兩點才睡覺。

光看用功程度,大家都以為葉媛的成績應該不錯,然而恰恰相反,她的成績非常一般。

原來,葉媛的努力都是「假」的。

一本教科書,葉媛會反覆抄寫好幾遍,卻從不認真去理解一次。

就算因長時間的抄寫,握筆讓手變形,但最終的成績結果仍不盡人意。

用功不假,但學習低效,只會讓自己陷入無限的精力消耗中。

盲目學習,只會死記硬背地學習,對孩子而言,不僅是一種傷害,更是造成孩子思維散漫的罪魁禍首。

很多父母覺得:學習就是要多背、多記、多用功。

誠然,要習得一門新知識,離不開多看多熟悉。

但如果只是背記,缺少理解和思考,孩子既不會梳理知識點,更不會懂得學習的意義。

蘇霍姆斯基說:「青少年經常死記硬背,會導致一種懶於思考的病,即使成年後也始終停留在某種幼稚階段,令頭腦遲鈍、智力停滯。

孩子在死記硬背上用錯力,歸根結底是孩子學習的自驅力不夠,不懂獨立地思考真正可行的學習方法。

一位博士後學霸說:「以前是『父母讓我學』,現在變成『我想要學』,心態變了,學習才能有質的飛躍。」

孩子就像需要上發條的玩具,只有父母上了發條,他才會動一動。

想要孩子養成自驅力,離不開父母的引導。

在孩子做題時,父母可以告訴他不必急著看答案,先自己思考一下,試著回答,最後再對比答案,進行記憶補充。

為了牢牢記住知識點,父母可以帶孩子做「聯想」,將新知識與生活中的應用聯繫起來,讓孩子自行搭建知識體系。

當孩子有意識地驅動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不再越學越累,而是會感到更多的成就感。

成績若是比作大廈,好的學習習慣便是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這棟大廈自然堅固無比。

媽媽使錯力

家庭教育專家白薇曾做過一次心理諮詢,對象是有抑鬱傾向的初中女孩。

據了解:女孩小學六年裡,她的成績一直是年級前三,家裡獎狀貼了滿滿一牆。

媽媽擔心她上初中學習跟不上,為她辭掉工作,專門在學校附近租房,照顧她的日常生活。

但上了初中,女孩感到功課越來越難,尤其是理科學得很吃力,成績持續下滑。

媽媽開始焦慮,不僅為女孩請了一對一家教,還買了很貴的補腦藥,甚至限制女孩的自由,剝奪女孩其他興趣發展。

結果,在媽媽的「悉心照料」下,女孩成績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失去愛好自由精神越來越萎靡,一度抑鬱想自殺。

很多媽媽一心想把孩子送進名校,不惜「犧牲」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還強迫孩子丟棄任何興趣愛好,只專注於學習成績。

殊不知,成績只是一時的,孩子一顆熱衷探索的心才是生活的唯一稻草。

李玫瑾教授告誡我們:

不要讓孩子一天到晚待在家裡學習,不然他的大腦高度興奮,小腦得不到刺激,腦部神經沒有興奮透,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弦拉得太緊一定會斷,教育使錯力一定會適得其反。

毀掉孩子所有的興趣,成績再好,內心也是荒蕪,孩子也會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對孩子而言,學習是「耗能」的,而興趣愛好則是一種「充電」方式。

很多學霸的經歷就驗證了這一點:

山東理科狀元孟令昊,在繁忙的高三里,每天練大提琴兩三小時,能更專注地投入學習中;

重慶理科狀元謝欣穎,不管學習多緊張,總會給自己鬆一口氣的時間,彈會兒琴做題更舒暢;

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學習之餘,常常忙裡偷閒地打球、爬山,身體放鬆後學習更有動力。

最有智慧的父母,是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天賦和愛好,支持他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短視的媽媽只看成績,有遠見的媽媽不僅照料孩子生活,還關注到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每一天都能激發生命的活力。

爸爸助錯力

看過一個讓人悲痛的新聞:

13歲男孩成績不好,爸爸恨鐵不成鋼,用武士刀嚇唬,卻意外刺死兒子。

男孩自小與爸爸相依為命,爸爸對他寄予厚望,十分嚴苛。

每當男孩成績不理想,就會遭到爸爸的打罵,甚至被爸爸拿刀嚇唬過兩次。

這次,男孩體育成績只考了18分,爸爸又發起火:「語文考不好就算了,體育也考得這麼差,天天玩手機,你就不能用點心?」

爸爸越說越生氣,抬手拿起武士刀,打算「教訓」一下兒子,沒想到,情緒激動一下用力過猛,直接刺向兒子。

只聽男孩大聲喊道:「哎喲,爸爸戳到了!」

等不及救護車,男孩失血過量,遺憾離世了,只留下最後一句話:「爸爸,我在好好學習!」

事後爸爸後悔不已地痛哭:「我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人,我是最好的心,辦了一件最壞的事。」

以愛之名,卻對孩子做出無可挽回的悲劇,爸爸的無效助力,實則是把孩子推向深淵。

孩子成績不好,父母要做的不是打罵與責備,而是要坐下與孩子談心,耐心陪伴孩子學習。

還記得國民才女武亦姝嗎?

16歲登上《中國詩詞大會》,憑藉2000首詩詞的儲備量一舉奪冠。

18歲參加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被稱為「國民才女」。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代天驕,誰曾想,兒時竟是班主任口中的「差生」。

儘管武亦姝應付學習,成績墊底,常常受老師批評。

父母也沒有指責,強逼她要如何學,而是潛移默化地給孩子積極正向的影響。

尤其是爸爸,每天處理完繁忙的工作,回到家就關掉手機,專心陪伴武亦姝學習,一起閱讀各類書籍。

爸爸日復一日地用心陪讀,讓武亦姝漸漸愛上閱讀,成為了如今的詩詞才女。

一個家庭中,爸爸是舵手,能夠掌握航船方向,給孩子指引正確的道路。

爸爸抽出時間,全身心參與孩子的成長,是孩子學習之路上的有力推手。

對孩子而言,你心無旁騖的關注,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最後

家庭教育專家王秋雲說:

「父母的教育智慧里,藏著孩子未來20年後的樣子。可如果不懂得正確的方法,就會把孩子帶上錯誤的道路。」

每一個脫穎而出的孩子,背後都站著有遠見的父母。

引導孩子獨立思考,讓孩子擁有自我探索的能力,是父母幫助孩子未來獨自飛翔的明智之舉。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理念,能夠滋養孩子的心田,陪伴孩子走過漫長的人生歲月。

願父母能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照亮孩子愛上學習、理解父母的成長之路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爸媽精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11/195238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