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怎麼確定孩子有沒有缺鋅、缺鐵、缺鈣?要看這些!別再被微量元素檢查坑了

套餐式的微量元素檢查不靠譜,缺乏科學依據,早已被國家叫停。那如何確定孩子有沒有缺鋅?缺鐵?缺鈣?今天匯總在一起來講講。

01

如何判斷是否缺鋅?

孩子頭髮黃,不愛吃飯,不等於缺鋅。評估人體鋅水平,在醫院裡可以通過測量血漿,紅血球,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頭髮的鋅水平,其他的檢查還有測量鹼性磷酸酶水平等。其中,血清鋅的測量相對簡單,當血清鋅低於60-70微克每分升時,則認為是缺鋅。

但是,人體內超過85%的鋅元素存在於肌肉和骨骼,血液里的鋅僅約占總量的1%。血清鋅水平與人體鋅水平並不是嚴格一致。

因此,在嚴重缺鋅的情況下,測量血清鋅水平在嚴重缺鋅時比較有參考意義,但對輕度缺鋅狀態意義十分有限,輕度缺鋅的孩子,血清鋅水平仍可處於正常範圍內。

而輕度缺鋅的臨床表現,比如生長發育遲緩,更容易感染或者生病等表現,缺乏特徵性,其他很多原因都可能導致這些表現。因此,輕度缺鋅目前仍然缺乏特別有效的診斷方式

(圖片來源:pexels)

02

輕度缺鋅很難診斷,

家長該怎麼辦?

好消息是,只要孩子是健康的,沒有基礎疾病,平時飲食均衡,比如吃肉、吃海鮮的,那缺鋅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只要我們注意養育細節,就不用成天擔心孩子缺鋅。

飲食中的鋅主要來源於豬肉、牛牛、羊肉、雞肉,各類海鮮,牛奶,豆類和堅果

假如孩子天天吃各種肉類或海鮮,身高、體重也始終在標準生長曲線的正常範圍內,那就不要因為孩子偶爾不愛吃飯,偶有感冒發燒等情況就懷疑缺鋅。

03

哪些孩子要警惕缺鋅?

對於整體健康沒有基礎疾病的孩子,以下三類孩子要警惕缺鋅:

一、純母乳餵養的較大月齡嬰兒

在孩子出生後的前4-6個月,母乳可以提供足量的鋅,大約每天2毫克。到了7-12月齡,孩子們每天需要3-3.5毫克鋅(不同國家,每日推薦量稍有不同),仍然純母乳餵養的話,則無法滿足每日推薦量。

應對:7-12月齡的嬰兒,除了每天吃母乳,也要及時引入各類富含鋅的輔食,比如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鋅強化的嬰兒配方穀物等。

二、長期不當補鐵的孩子

有研究發現大量補鐵可能影響鋅元素吸收。當然,孩子只是吃鐵強化的食物,並不至於嚴重影響鋅元素的吸收。但要是大劑量補充鐵劑,比如總劑量超過25毫克,則可能影響鋅元素吸收,從而在理論上有可能導致缺鋅。

應對:家長不要擅自購買鐵劑給孩子補。確實因為缺鐵性貧血等原因需要補鐵時,應遵醫囑補鐵。同時建議在兩餐飯之間給孩子吃鐵劑,儘量減少對鋅元素吸收的影響。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三、挑食、偏食、素食主義的孩子

孩子因為挑食偏食不吃肉、不吃海鮮,或者素食主義家長決定讓孩子也吃素等,會嚴重影響孩子的鋅攝入。另外,素食餐飲中往往有較多的穀物和豆類等,這些食材中的肌醇六磷酸還會進一步影響人體對鋅元素的吸收。

應對:不論是從整體健康角度出發,還是從防範缺鋅角度出發,都不要隨意讓孩子吃素,也不要毫無底線的縱容孩子偏食挑食。從小引導孩子健康均衡飲食,自己做好榜樣,很重要。

04

缺鋅怎麼辦?

目前常見的補鋅方案是每天1-2毫克鋅元素/公斤體重,這個補鋅方案不僅適用於攝入不足導致缺鋅的孩子,也適用於因為疾病原因而容易發生缺鋅的孩子,比如有肝臟問題,腸道疾病的孩子。

總結一下,對於健康,生長良好且飲食均衡的孩子,並不需要擔心缺鋅問題。嚴重的缺鋅非常罕見,而輕度缺鋅目前還沒有理想的檢測方法。我們能做的是,確保孩子日常飲食均衡,每天的食物里包含各種肉類,海鮮等含鋅豐富的選擇。

(圖片來源:pexels)

01

如何判斷是否缺鐵?

缺鐵的臨床診斷相對比較規範和明確。醫生可以根據孩子的症狀、飲食情況、相關疾病情況等,同時結合各項臨床檢查結果作出判斷,比如:

孩子血液檢查發現血紅蛋白數值低(比如6月齡-6歲的孩子<110 g/L;6-14歲<120 g/L);外周血紅血球呈小細胞低色素性改變(比如平均紅血球容積<80 fl;平均紅血球血紅蛋白量<27 pg,平均紅血球血紅蛋白濃度<310 g/L)等;另外,鐵代謝檢查結果、診斷性鐵劑治療是否有效等,都有助於缺鐵和缺鐵性貧血的診斷。

02

缺鐵一定要重視

缺鐵是兒童最常見的營養缺乏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估計全球有6億學齡前兒童有貧血症,其中至少一半是因缺鐵導致的貧血。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都是發生缺鐵性貧血的高風險人群,而5歲以內孩子發病率最高。

孩子缺鐵,會感覺疲倦,蒼白、食慾差,頭疼等。缺鐵還可能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智力和行為,比如孩子變得更容易生病,認知和學習能力變差等。

(圖片來源:pexels)

03

孩子一天需要多少鐵?

不同年齡的孩子,每天鐵攝入的推薦量不同;而不同權威機構,對不同年齡孩子的鐵推薦量也不同。根據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04

如何積極預防孩子缺鐵?

預防缺鐵,首先要讓孩子通過健康均衡飲食,保證足量鐵攝入。

飲食中的鐵,分為動物源性和植物源性。動物源性的鐵元素更利於人體吸收,吸收率高達30%,而植物源性鐵元素吸收率一般只有2-10%。而維生素C有助於鐵吸收,富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包括:柳橙、檸檬、桔子、奇異果菠蘿番茄、青椒、西藍花等。

動物源性的鐵主要來自肉類、海鮮和禽類;植物源性的鐵主要來自綠葉蔬菜、水果、堅果、種子。

除了大家熟知的紅肉補鐵,比如牛肉、羊肉、豬肉,其實還有不少其他食物也補鐵。為大家把鐵元素豐富的各類食物匯總如下:

不論是動物源性的還是植物源性的鐵元素,都對健康有意義。因此,孩子平時飲食中,注意包含各類含鐵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各種肉類、海鮮、蔬菜、水果等。

另外,動物肝臟富含鐵元素,但肝臟同時富含動物源性維生素A,過量有中毒風險。因此,雖然肝臟含鐵豐富,不建議讓孩子多吃肝臟來補鐵。

還需要提醒的是,大量喝奶可能影響鐵吸收。而奶喝多了,孩子也可能吃不下其他含鐵豐富的食物,影響飲食均衡、增加缺鐵風險。因此,奶量要合適,比如1-3歲的孩子,每天保證500毫升就足夠,飲食核心仍然是健康均衡。

茶、咖啡影響鐵吸收,還含有咖啡因,最好別給孩子喝。

(圖片來源:pixabay)

01

如何判斷缺鈣?

枕禿、磨牙、睡不踏實、出牙晚、頭髮黃、走路晚、肋外翻、出汗多、囟門閉合晚,跟缺鈣沒多大關係;只要寶寶正常吃奶,正常長身體,就不用懷疑缺鈣。

人體大約99%的鈣在骨骼和牙齒。短期的鈣攝入不足,不會有明顯症狀,因為人體有非常精密的自我調節系統。如果血液里的鈣元素不夠,就會從骨骼中獲取一部分鈣。所以,如果要是常年累月的鈣攝入不足,就會導致一些症狀,比如更可能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等問題。

而如果是非常嚴重的缺鈣,則可能導致手指麻木、刺痛、抽搐,以及甚至是致命的心率異常。不過這些情況幾乎都是發生在有嚴重基礎疾病或正在接受特殊治療的人群。

所以,對於整體健康,正常吃奶孩子、正常生長的孩子,我們不會擔心缺鈣,也不用讓孩子測個血鈣看看是不是缺鈣。而如果是真正的低血鈣,比如血鈣低於1.9 mmol/L,那是非常立刻住院檢查和治療的情況。

02

多少鈣才算夠,才不缺鈣呢?

我們身體無法合成鈣元素,所以要從飲食中攝取。食物中最理想的鈣來源是乳製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

出生後頭幾年,寶寶生長旺盛,我們自然的理解為寶寶需要大量的鈣元素,要「補」鈣,否則就容易「缺」鈣。

對於0-12月齡寶寶,我們可以看到只有鈣元素的每日適宜攝入量,卻沒有每日推薦攝入量。通俗的來理解,目前還沒有辦法推薦周歲內寶寶每天應該攝入多少鈣。

0-12月齡寶寶的每日適宜攝入量是推算得來的。首先根據健康寶寶的臨床統計和觀察,得出每天母乳或配方奶的平均攝入量;然後結合母乳或者配方奶的鈣含量,估算出這些健康寶寶的每日鈣攝入量。這些健康寶寶的每日鈣攝入量綜合平均之後,便是我們看到的每日適宜攝入量。

因此,對於周歲內寶寶,目前其實連鈣攝入的每日推薦量都沒有。因此,也沒有所謂的每天必須要攝入多少鈣,才算滿足推薦量,才不缺鈣。

對於0-12月齡的健康寶寶,不論餵養方式,只要寶寶體重增加理想,就說明總體攝入理想,就無需擔心缺鈣。

而對於1-3歲的幼兒,鈣攝入只要達到每天500或600毫克就足夠。

(圖片來源:pixabay)

03

每天喝多少奶才能獲得這些鈣元素?

周歲內,每個寶寶有自己的生長模式和需求,每日奶量並不是一成不變且高度個體化。因此,沒有必要苛求某一個固定奶量,而且生搬硬套的」推薦「奶量,還可能給媽媽們帶來不必要的焦慮,甚至導致過度餵養等問題。

因此,對於周歲內寶寶,與其關注一頓吃多少奶,一天多少奶量,更有意義的做法是學會觀察寶寶的饑飽信號以及定期監測寶寶的總體生長狀況。吃奶後,寶寶平和情緒好,看著飽足,而總體生長也理想,就說明寶寶吃夠了,攝入是理想的,也不用擔心缺鈣。

周歲後,可以繼續母乳餵養至兩周歲或更久,但配方奶不再是必須,可以喝牛奶,也可以吃各類乳製品。對於乳製品的鈣含量,以一杯(250毫升)全脂牛奶為例,大約含165卡路里熱量,9.5克脂肪,8克蛋白質和305毫克的鈣。低脂牛奶與全脂牛奶所含的鈣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脂肪含量不同。

因此,1-3周歲幼兒推薦每日500-600毫克鈣攝入,大約需要1.5標準量的乳製品。一個標準量為:

一杯(250毫升)牛奶

或者

一罐(200克)酸奶

或者

兩片(40克)奶酪

與其關心缺鈣,其實更需要關注的是維生素D是否缺乏,日常是否有適量補充。而孩子是否缺維生素D可以通過檢查血液中25(OH)D水平來判斷。關於維生素D補充的一些常見問題,參見:《維生素D補400還是600?和AD交替補?外殼能吃嗎?6大維生素D問題一次講清》

(圖片來源:Unsplash)

最後總結一下,整體健康、沒有基礎疾病的孩子,健康均衡飲食,身高體重增加理想,就不用擔心缺鈣、缺鋅,不要因為家長擔心而讓孩子過度檢查或吃沒必要的補充劑。如果說要警惕,那我認為缺鐵、缺維生素D、以及鉛中毒,這三項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孩子參加健康體檢時,如果醫生覺得孩子有風險,建議遵醫囑檢查排除。

如果覺得有用,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媽媽看到,讓科學育兒成為共識。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婦幼博士Dr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25/203485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