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他的詞中不寫金玉錦繡,卻自有一種富貴氣象,一般人模仿不來

晏殊以「夕陽」為中心,情、景、理,融為一體,表達了人的生命短暫與自然宇宙永恆的困惑與無奈。

在低喃淺唱中流露出詞人幾分閒適的清靜和時光易逝的人生遲暮感,也給讀者帶來了幾許感傷、無奈與惆悵。

下片主要是在寫春天即將過去,百花爭艷的場景即將消逝,隨之而來的是遍地落紅的暮春場景。

詞人為什麼對落紅這樣敏感呢?原因很簡單,在晏殊的眼中,百花代表的是春日裡美好的事物,可是隨著春天的漸行漸遠,美好的也將轉瞬即逝。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暮春時節,繁花即將落盡,是季節更替、時光流逝的自然現象,詞人雖然觸景傷情,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燕子秋去春歸,又飛回到往年築的巢中。

當詞人看到飛回庭院的燕子時,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可是美好的日子卻一去不復返。

宴席結束,賓客們都陸續離開,詞人獨自在園中的小道上徘徊,莫名的閒愁就像漣漪一樣在心中層層泛起,讓詞人久久不能平靜。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去年的花,今年還會開,去年飛走的燕子,今年還會再飛回來;去年的楊柳枯了,今年還會再綠;去年的桃花謝了,今年還會再開,有再開的時候。可是時間卻一去不復返了。

「花落去」與「燕歸來」,本來是自然界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是詞人加上了「無可奈何」和「似曾相識」以後,便把這極其普通的自然現象納入到人生有限而時間永恆這一哲理中來了,表現出一種脫俗曠達的懷抱與含蓄內斂的情調。

因此說詞中「夕陽西下幾時回」的詠嘆,絕非詞人的無病呻吟,「小園香徑獨徘徊」,更不能完全等同於排遣閒愁的漫步。

詞人以有限的生命來體察無窮的宇宙,把人生放到時空這一廣大範圍中來進行思考,於是,這首詞便具有某種厚重的哲學韻味了。

這首詞之所以流傳千古,首先是善於捕捉生活中剎那間的感受,並把這種感受提升到具有某種哲理意味然後再盡情抒寫。

綠酒初嘗人易醉

晏殊作詞,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瞬間感受,將主觀情感融於明朗的自然景物中,從而營造出清新的意境。

晏殊「珠玉詞」中蘊含著詞人雍容閒雅的生活態度,往往表現出詞人對於多彩人生的眷念和人生遲暮的傷感之情。

如這首《清平樂·金風細細》: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輕寒。

開篇兩句「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大意是說:微微秋風吹拂,梧桐樹葉飄飄下墜。「細細」,描摹秋風的聲音;「葉葉」,樹葉飄落的景象。

詞人筆下的秋風與落葉,平靜而悠閒,讀到這樣唯美的句子,讀者的眼前也會浮現出秋風輕拂,落葉翩躚的畫面,這樣有節奏感的秋風與落葉充滿了詩情畫意,似乎也如詞人的心境一樣平靜閒適。

接下來的兩句「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大意是說:初嘗香醇的美酒人很容易就有了醉意,只好在小窗前躺臥酣眠沉睡。

在這樣的一個秋意融融、秋風颯爽的日子裡,詞人有美酒相伴,眼前的風景與杯中的美酒,恰好構成了一幅人與景合二為一的唯美畫面,這也是詞人閒適自如的生活寫照。

因為喝了酒的緣故,醉意襲來,一會兒便進入了夢鄉。可是詞人喝的酒並不多,為何沉沉入睡,原來詞人有一點淡淡閒愁,借酒消愁,反而容易進入醉酒狀態。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這兩句是詞人酒醒之後看到的庭院中的景象,屬於視覺描寫,他醒來之後,已是日暮時分,只見庭院中的朱槿花和紫薇花正片片飄落。

從上片的梧桐落葉到下片的花瓣飄落,詞人正是通過對周圍事物的細微感覺,來表現他此際的心緒。

「雙燕欲歸時節」,日暮時分,斜陽正照著闌干,詞人不禁回味起來,這時候,正是屋檐下的燕子歸巢的時候。

這一句看似是詞人不帶任何情感的表達,似乎與整個詞意的關聯不是很大,但是恰到好處地烘托出了詞人的情感,讓詞作避免了一味對景物的描摹,也避免了詞作的冗沉感,具有調和氣氛,緩衝節奏的作用。

燕子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原型意象,有著獨特的文化意蘊。

首先,燕子代表著季節的變換和時光的流逝,燕子是候鳥,秋去春來,詞人是借候鳥遷徙寫歲月流逝,預示著大自然的規律無法改變。

其次,燕子雙雙飛反襯詞人的孤獨寂寞。晏殊詞通過燕子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詞人綿綿不盡的愁緒和對人生遲暮的理性思考。

詞人此時的愁緒是什麼呢?其實晏殊所要表達的就是:他眼前的景象是秋風、落葉、殘花與斜陽,這幾樣景物匯在一起就是一派秋意漸濃的畫面。

這是自然景物,是季節更替所帶來的變化,而這一切對詞人來說,他都是無可奈何的。

詞人借季節的更替、景物的變化,來表達自己情感的變化,借景物的渲染與烘托,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表達出來,因而詞意就具有了深婉的美感。

詞人由燕子雙飛引出「銀屏昨夜微寒」,進一步加深了詞人獨居時的寂寥,於是他又回憶起昨晚醉酒的情形來。

詞人細想之後才知道,原來昨夜酒醉後是一個人在獨宿,這時,一種寂寥的心緒湧上心頭,詞人的閒愁也就溢於言表了。

晏殊的這首《清平樂》,通篇落筆平平淡淡,平淡的詞章奏出和婉之音,全詞聲調自然,意境清幽,雖然仍有花間詞的餘韻,卻又自成一格。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

韶華易逝,朱顏易改,親朋易散,人生樂事知多少?詞人內心經常疑慮重重,糾結無奈至極,所以詞中又充滿了他對人生的空幻感。

如這首《清平樂·紅箋小字》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這首詞為懷人之作。詞中寓情於景,以淡景寫濃愁,言青山長在,綠水長流,而情人卻早已不知去向;雖有天上的鴻雁和水中的游魚,它們卻不能為自己傳遞書信,因而惆悵萬端。

上片寫主人公以書信細訴衷腸,而無處可寄;下片敘倚樓遠望,只見青山綠波,不見所思之人。

此詞用語雅致,語意真摯懇切,抒情婉曲細膩。詞中運用了一些傳統文化意象和相關典故,深情含蓄,音韻悠長。

起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看似平淡無奇的語言實包蘊無數情事,無限情思。紅箋是一種精美的小幅紅紙,可用來題詩、寫信。

詞裡的主人公便用這種紙,寫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說盡了平生相慕相愛之意。顯然,對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傾心相愛的知音。

接下來兩句抒發信寫成後無從傳遞的苦悶。古人有「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說法,

「雁足傳書」的故事出自《漢書·蘇武傳》,漢武帝時期,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押,漢武帝派遣使者要求匈奴人釋放蘇武,使者告訴匈奴:漢武帝在上林苑射下一隻大雁,大雁身上繫著蘇武寫給漢武帝的帛書。漢武帝的使者就是通過這樣巧妙的方法成功地解救了蘇武。

從此以後,「雁足傳書」有了一種美好的寓意,並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書信。人們用鴻雁傳書代指書信往來。

「魚傳尺素」指書信往來,這一典故出自於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魚傳尺素」後成為古詩文中經常被引用的典故,如秦觀《踏莎行》中的名句「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晏殊以「鴻雁在雲魚在水」的構思,表明無法驅遣它們去傳書遞簡,因此惆悵之情無以復加。

過片由抒情過渡到寫景,「斜陽獨倚西樓」點明時間、地點和人物活動。

當是時,日薄西山,夕陽的餘暉照著正在樓頭眺望的孤獨人影,景象已十分淒清,而遠處的山峰又遮蔽著愁人的視線,隔斷了離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悵難遣。

「遙山恰對簾鉤」一句,從象徵意義上看,又有兩情相對而遙相阻隔的意味。倚樓遠眺本是為了抒憂,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從抒情手法來看,又多了一層轉折。

結尾兩句化用唐代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一詩中的名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給人以有餘不盡之感。

綠水,或曾映照過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處,唯有相思之情,跟隨流水,悠悠東去而已。

此詞以斜陽、遙山、人面、綠水、紅箋、簾鉤等物象,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將詞人心中蘊藏的情感波瀾表現得婉曲細膩,感人肺腑。全詞語淡情深,閒雅從容,充分體現了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

小話詩詞

從這三首詞中可以看出,在現實生活中,晏殊面對時間流逝,人生聚少離多時,不僅產生了一種衰老感和孤獨感,而且還難以自拔,常常沉浸於孤苦之中。

但是晏殊在表達這種空幻感的時候,很明顯沒有「喪」的感覺。

首先一點就是他的詞作格調舒緩,猶如閒庭信步一般娓娓道來。

其次晏殊詞作的語言精美雅致,淡淡的憂傷中透出超脫的氣度,在閒情雅致的氣象中寓含幽怨哀婉,形成閒情雅致與幽怨哀婉並行不悖的風格。

這樣的風格為他在詞史留下了很好的名聲。

因為他的詞作上承五代詞人韋莊、馮延巳清新婉麗的餘韻,下啟晏幾道、秦觀等婉約派蘊藉淡雅的先風,可以說,晏殊是北宋詞壇上具有承先啟後作用的詞人。

晏殊詞中,類似這樣的糾結縈繞其中,千絲百纏,有限的年歲,消磨於無限的光陰中,不可挽留,這是人世間無法破解的最大難題。

一直到今天,雖然時光流轉了千年,人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有著前人難以想像的快捷與便利。

但每逢細雨秋風梧桐的傷感,每遇草木蕭疏零落的光景,我們也會有像晏殊一樣的感慨,一樣的無奈,這或許是人類情感的共通之處吧。

後記

這本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珠玉詞》,裝幀精美,224頁的內容,乾貨滿滿。

《珠玉詞》是「北宋倚聲家之初祖」晏殊的傳世詞作,其詞承南唐馮延巳詞風之俊,又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語言明淨清麗,融思於情,抒情含蓄柔婉而富有詩意,流露出詞人對人生的眷戀和相伴而生的惆悵之情。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便是王國維所說的第一境界,王國維還說「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晏殊思致深廣,多在閒暇時或者酒席上寫詞,最能體現「閒愁」,這本詞集叫「珠玉詞」再合適不過了:詞風富貴,圓潤。多唱酬之作,寫情思也不至淒切,只是溫和。

如果你想對宋初詞壇的詞風有一個了解,或者對晏殊閒適富貴氣象的詞作有一個了解的話,這本《珠玉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小話詩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11/1952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