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沒有一個東亞小孩,逃得過「內疚式教育」?

◍「你爸媽那麼辛苦,就是為了能讓你安心學習,你還淨幹這些沒用的事。」

◍「我今天就算躺在這裡死了,你也不會知道。因為你從來不給我打電話。」

◍「如果不生你,我現在早就是……」

你的成長過程中,是不是也經常聽到類似的話?這些話語中包含的,是父母刻意為我們製造的內疚感。

在許多東亞家庭中,「內疚式教育」是一種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教授王晨指出,父母通過利用跟孩子的情感聯繫,讓孩子服從自己,本質是一種情感支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內疚式教育」的本質實際上是一種隱性的攻擊,攻擊性被藏在我們依賴的親密中,「內疚」就是那個不易被察覺的武器。

「看我多痛苦,

都是因為你啊」

「內疚式教育」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對應的概念:愧疚誘導(guilt inducement),指關係中通過讓對方感受到內疚,使對方服從自己的意願。

Maria Miceli在1992年的研究中發現,「愧疚誘導」的必要條件是:讓對方認為自己做錯了。

她指出,在愧疚誘導的案例中,感到內疚的一方可能並沒有做錯(比如傷害他人、違反道德準則),甚至施加「愧疚誘導」的一方也不認為 ta錯了,但只要讓對方感到「我錯了」,誘導就實現了。

簡單點說,「愧疚誘導」者的內心活動很可能是(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無意識的):不管你有沒有錯,我要讓你知錯。

「愧疚誘導」有這麼幾種表現形式:

1.直接告訴對方:你錯了

Maria指出,這是一種侵略性較為明顯的愧疚誘導,比如:

◍直接指控:「都是你的錯!」「要不是你……」

◍責備:「你不應該這麼做」「你知道你做了什麼嗎?」

◍站在「正確」的一方提出質疑和要求:「你真的就打算這麼過下去嗎?」

(圖/《小捨得》)

2.「看我多痛苦,都是因為你呀」

這種方式往往出現在親密關係中(父母、伴侶、朋友)。典型表現是:A向 B提出要求,B拒絕,A於是表現出某種痛苦的症狀,從而讓 B感到對此負有責任。

舉個例子,系統性家庭治療師西蒙曾分享過一個案例:父母兩人為了控制青春期叛逆的女兒,會表現出一些軀體上的不適:比如「心慌」。

這樣,不服管教的女兒因為感受到對父母的責任,就會乖乖待在家了。

(圖/《小歡喜》)

3.表面上為 Ta開脫,但目的是讓 Ta自責

想像一下,你在一個聚會上不小心把葡萄酒灑在了旁邊一個人的裙子上,慌忙道歉的時候,對方是這麼安慰你的:

「沒事沒事。這根本洗不掉了,當時買這裙子真的糾結了一周,太貴了!而且一年也穿不上幾次……沒事沒事,你也不是故意的,不用自責啦。」

類似的還有:

「沒關係,年輕人就該出去,不用管我。我現在身體也不好,你走了我也沒啥心思做飯了,湊合湊合得了。沒事啊,不用擔心我。」

你是不是更難受了?

4.拒絕接受補償:就想讓你欠我的

這類「愧疚誘導」形式是:不接受道歉和補償。通過切斷內疚的補償機制,讓對方的內疚感無法消除。

美國心理學家蓋伊·溫奇博士指出,內疚感一般不會對個人的社會互動造成影響,因為它的持續時間較短——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對他人的傷害,改變行為或者做出補償之後,內疚感就會消失。但如果一個人無法做出補償行為,那正常的內疚就會變成有害的內疚。

(圖/《小捨得》)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有人要通過讓別人感到內疚達成自己的目的?

形成「愧疚誘導」的原因是複雜的,不能簡單歸類。但它可能跟以下兩個原因有關:

1.「愧疚誘導者」自身安全感的缺失

「愧疚誘導者」通過對方的內疚感受「親密」。

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書指出,利用「負罪感」等情緒向他人實施情感支配的人,本身對外界環境缺乏信任。因為幼年經歷、過往的意外事件等因素,他們往往存在一種被遺棄的恐懼,這會讓他們放大外界的挫折,把這些正常的挫折災難化。

而通過讓對方感到「內疚」,愧疚誘導者會感覺到一種安全感——ta很在乎我,ta不會離開我。

2.「愧疚誘導者」沒有完成情緒分離

「愧疚誘導者」的潛台詞是:你該為我的情緒負責,這其實是沒有完成情緒上的「課題分離」。

在一部叫作《不要小看我》的綜藝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孩子背課文,有一處重複了很多次都沒記下來。媽媽情緒陷入失控,開始抽自己「她每次到那個地方又說錯,我就扇自己一巴掌」

在這個場景里,媽媽懲罰自己的潛台詞是:我這麼痛苦,都是因為你背不會。她認為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因為孩子。

但其實,媽媽真正要處理的課題是:當我的孩子沒有按照我的預期完成學習任務時,我會失控。在這裡,「失控」是媽媽自己需要識別和處理的問題。

(圖/《小捨得》)

意識到這一點,當下一次媽媽要失控時,就能意識到:哦,我要失控了。然後想辦法解決它:比如先停下來,讓自己跟孩子都休息一會;比如尋求家人和老師的幫助。

如果你因為「愧疚誘導」總陷入一種不合理的內疚中,走出它的第一步就是看到它,並且意識到:這真的不是我的問題。

「內疚式教育」,

讓孩子不敢快樂

「內疚式教育」可能會給一個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1.因為負罪感「不敢快樂」

很多研究都發現,負罪感會讓一個人忽視自我需要,更難享受生活。

在一項針對普通大學生的研究中( Y.Zemack,2007),研究者在屏幕上播放了一些跟內疚相關的詞彙:「罪惡感深重」「難辭其咎」「有罪」。第二組人看的是和悲傷相關的詞語,第三組是中性詞。

然後,研究人員詢問被試者,打算如何花掉一張50美元的優惠券,中性和悲傷都選擇了音樂、電影等休閒活動;而內疚組則選擇了不那麼放縱的商品,比如學習用品。

2.自我懲罰

讀過《哈利波特》的人可能都記得裡面的小精靈多比:每次感到違背主人意願的時候,它就會懲罰自己。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多比效應」(Dobby effect):在內疚感驅使下進行自我懲罰。

有一項研究誘導被試者認為他們弄丟了別人的彩票( Nelissen,2012),結果,這些被試者甘願接受十分難受的電擊懲罰,尤其是在「受害者」面前。

在另一項研究中,感到內疚的受試者願意將手泡在冰冷的水中,忍受一定時間的痛苦。

3.對父母產生不滿和情感迴避

一方用內疚感操縱另一方,對關係本身是一種傷害。但操縱者可能對此渾然不覺。

在一項調查中,33%的人表示,他們對那些使自己感到內疚的人不滿,而只有2%的引發內疚者知道自己的做法導致了對方的不滿。

負罪感會抑制真正平等的溝通。已經有研究證明內疚跟情感退縮的聯繫(Grusec,1966;Radke1979)。

4.總會把事情歸因為「這是我的錯」

Hoffman把內疚分為兩種:違規內疚和虛擬內疚。前者是真的做出了一些傷害他人或者違反規則的行為,從而產生內疚;而後者,是並沒有做錯什麼,卻也體驗到了相同的內疚感。

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 Zahn-Waxler(1979)在研究中發現,當15-20個月大的嬰兒注意到自己的母親在沒有什麼原因的情況下,表現出比較難過的表情時,自己也會變得難過,並試圖靠近母親安慰她。

還有三分之一的嬰兒看到母親難過會責備自己,在追蹤研究中發現,這類出現類似內疚行為的嬰兒比其他嬰兒表現出更多的內疚感。

讓人難過的是,經常感受「虛擬內疚」的孩子,長大之後,即便自己沒做錯什麼,也會更容易認為「這是我的錯」,從而進行自我譴責和自我懲罰。

(圖/《小歡喜》)

當「負罪感」成為生活的底色,一個人就很難感受到心安理得的快樂。

「內疚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

如何不再被「誘導」?

「愧疚誘導」之所以常常很奏效,跟「內疚」這種情緒的來源有關:

Rank(1929)指出,內疚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幼兒期對母親的依戀,以及對打破這種依戀的焦慮和恐懼。

Horney(1937)指出,內疚體驗主要來自對他人不贊成的恐懼。引起內疚的典型原因是傷害、失去同伴、讓同伴感到痛苦,來源是對共情的喚起和對社交排斥的焦慮。

也就是說,「內疚」的背後,是一種對失去重要關係的焦慮和恐懼。

(圖/《小歡喜》)

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專門提到了通過「罪惡感」進行情感勒索的情況,並給出了一些應對方法。如果你也在經歷這樣的「愧疚誘導」,可以嘗試下面的練習:

1.練習「停下來,什麼都不做」

內疚感往往會驅使我們迅速對對方的「愧疚誘導」做出回應:為了消除內疚感,我們會自我懲罰或者補償對方。

打破這套機制的第一步就是:不要那麼快地做出回應,停下來,告訴自己「你不必立刻回應 ta的任何要求」。

不管對方的要求是什麼,你都可以這樣回應:

◍我不太確定我對這件事的態度,我們可以稍後再談嗎?

◍我現在不能馬上回覆你,我需要一點時間思考。

這會給你爭取到心理上的空間,重新審視自己的內疚感和對方的要求。

2.搞清楚「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錯」

我們需要搞清楚,自己的內疚感是真的因為傷害他人的「違規內疚」,還是不必要的「虛擬內疚」。

有時,這兩者的界限會比較模糊,讓人難以辨別:比如,畢業季你拿到了心儀的 offer而同學沒有,談論自己的成功經驗會傷害到對方,即便你是無意的。

這個時候,區分的依據是「你是否有傷害他人的意圖」「是否違反了社會道德準則」。你可以問自己這麼幾個問題:

◍你的行為是否出於惡意?

◍你的行為是否非常殘忍?

◍你的行為是否在虐待對方?

◍你的行為是否有侮辱性、貶損性?

◍你的行為是否對對方造成了實質傷害?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這就是「虛擬內疚」,不必覺得自己錯了。

3.區分「標籤」和「真正的我」

「愧疚誘導」者為了控制他人的情感,常常會用一些負面的詞彙評價對方:自私、貪心、小氣……

因為關係親密,這些詞可能會更易影響自我評價:「我如果不答應他,就是個自私/不體貼/貪心/吝嗇的人。」

你需要通過轉述的方式,給這些詞彙增加一個「過濾器」,讓自己意識到「這不是真的我」。當對方這樣評價你時,你可以用這樣的句式練習:ta說我是個自私/不體貼/貪心/吝嗇的人,這是一種評價,不是「事實」,因為……

從而把標籤和自我認知分開。

4.練習非對抗性溝通

「愧疚誘導」除了引發內疚,也可能引發防禦。

舉個例子,你爸媽通過「愧疚誘導」想阻止你去其他城市工作,說你「太自私」,你會反駁:「我不自私,自私的是你。」或者希望父母改變:「你為什麼不能從我的角度想想?」

這些其實都是防禦,但這些防禦很少真的有用,反而會激起更多的情緒反應,讓這個關係的結越來越死。

非對抗性溝通的關鍵是:不對抗,也不滿足對方的要求。比如你可以這樣回答:

「我知道我去別的城市會讓你們很擔心很難過,我能理解你們的心情。不過這不會影響我的決定,這是我自己的生活,你們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請你們認真考慮一下。」

如果說「愧疚誘導」是利用內疚感讓你為別人的情緒負責,「非對抗性溝通」就是一種實操性的課題分離:你們的情緒是你們的課題,我如何選擇是我自己的課題。

(圖/《小歡喜》)

雖然「內疚」是一種不太愉快的體驗,但也包含著一些很珍貴的人類特質:它說明你有共情能力,可以自省,關心他人的痛苦,並願意為之做出改變。

我們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利用內疚感控制你、讓你「不敢快樂」的聲音。

希望你保持對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同時也有識別操控的清醒。希望你能夠更加理直氣壯地跟自己說:

這不是我的錯。我不該為此承擔責任。

——————

參考資料:

[1]張曉賢.兒童內疚情緒與初級情緒的發展差異[D].華東師範大學,2012.

[2]Miceli, M.(1992). How to make someone feel guilty:Strategies of guilt inducement and their goal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22(1),81-104

[3]Nelissen R M A, Zeelenberg M. When guilt evokes self-punishment: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 Dobby Effect.[J]. Emotion,2009,9(1):118-122.

[4]《情緒急救》,【美】蓋伊·溫奇博士,上海科學院出版社,2015-8

[5]《情感勒索》,【美】蘇珊·福沃德,唐納·弗雷澤,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10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簡單心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26/195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