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宋征時:與解放軍官兵說說心裡話:兩營傾覆談起

—從「土豪旅」傾覆、藍軍旅瀕危談起(增補)

一黨獨裁,遍地是災。一人獨裁,屍體都來不及埋。共產黨、習近平不僅禍害人民,客觀上甚至主觀上也禍害自己手中的軍隊,這是問題的本質所在。即使僅僅看現象,說得最輕也是完全無視部隊在泄洪區域的存在,完全無視涿州、保定駐軍官兵的生命。這是當下的嚴酷現實,這是以多少戰友、同袍死於非命的慘痛代價換來的深刻教訓,所有解放軍官兵都應該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銘心刻骨地牢記這一點。

o;高炮團」是在1990年代末開始逐步棄用的舊名稱,現在的叫法是「防空團」[14]。如果66289作為部隊代號在軍改後繼續沿用,那麼這個部隊應當是合成第112旅下轄的一個防空營或防空團。

問題來了:哪怕用的是舊名稱,也應該是「高炮團」啊,怎麼叫成了「坦克旅」呢?

鑑於筆者並不了解涿州當地的詳情,所以只能按中國各地以往的一般情況作一初步推測:當地駐軍各防空分隊可能裝備有不少履帶式作戰車輛,如履帶式高射炮、履帶式防空飛彈發射車,或許還有警戒分隊的履帶式步兵戰斗车等。作戰車輛履帶化,可以顯著提高越野性能,更適用於野戰,所以近年來列裝數量和裝備比例都有所提升。由於這些作戰車輛的履帶與坦克履帶形態上相當接近,普通百姓中軍事常識較少的人,往往把履帶式高射炮、履帶式防空飛彈發射車、履帶式步兵戰斗车等也叫作「坦克」。裝備這些履帶式作戰車輛即「假坦克」的防空分隊,也完全有可能錯上加錯地被稱作「坦克旅」。當地知情者王華向《大紀元新聞網》爆料時將66289這個部隊代號誤稱為部隊「番號」,反映出的也是同一類問題。各地不少部隊官兵都會在軍營周邊區域聽到此類帶有民俗學「范兒」的不規範名稱。這第二種可能性可以概括為:履帶晃眼,誤將「表弟」(其他履帶式戰車)當「堂兄」(坦克);錯上加錯,雙份「張冠」被「李戴」。

第三種可能性是以上兩種可能性的綜合:編制名稱雖不準確,但「真坦克」和「假坦克」各自列裝於當地駐軍的不同部隊,兩者都是客觀存在,都是知情者親眼所見,只不過爆料人把兩者混為一談,都稱為「坦克」罷了。這種可能性應該最大。

無論如何,我們應該感謝王華冒著風險爆料涿州洪災的真相。至於爆料內容中軍隊編制、武器裝備名稱上有些差錯,也是較難避免的,而且是可以理解的。

行文至此,滿廣志出人意料地再次切入了涿州及保定洪災的主題。因為據《中國軍網》2015年2月2日報導:「滿廣志,男,中共黨員,1974年3月出生,1992年9月入伍,現任66289部隊部隊長。」[15]但僅14天之後的2015年2月16日,同樣由《中國軍網》報導:「『資訊化指揮員怎麼當?資訊化部隊怎麼帶?』帶著這一時代考題,66295部隊部隊長滿廣志帶領部隊立足轉型探索新路,在投身強軍目標的征途中,又交出合格答卷。」[16]

也就是說,滿廣志作為66289部隊部隊長即第38集團軍第112師防空團團長被首次報導或許也是唯一一次報導之後的第14天或不足半個月,他又「官復原職」任66295部隊部隊長即第38集團軍第112師機步第334團團長了。或許,他當時正兼任第112師上述兩個團的團長?

戰場防空,應當不是藍軍旅的主業、專長、絕活、拿手戲或殺手鐧,也極少有以藍軍旅防空演習為專題的報導。但2021年突然出現了一篇報導《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罕見亮相滿廣志的藍軍旅》[17],不知是不是與距當時六年前的2015年滿廣志短暫任職防空團團長或兼任兩個團的團長有關。該標題中所謂「彈炮結合」,指的是防空飛彈和高射炮協同實施防空作戰行動。報導畫面顯示不少類型的履帶式防空作戰車輛,或疾行突進,或對空射擊,或掩護友鄰分隊戰車在高速機動中對「敵」實施火力打擊,一時間,縱橫馳騁於朱日和演訓基地那大漠曠原之上的藍軍旅好不風光。然而,當時風光何曾想,同袍遇難在涿州?2023年7月下旬,滿廣志旅長的老部隊或「娘家」66295部隊的坦克和66289部隊的履帶式作戰車輛盡數折戟沉沙於涿州洪水之中,無怪乎當地百姓要說:「他們的坦克都快廢了」。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北京之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02/196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