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借錢給親戚朋友之後,千萬別做這4件糊塗事

越來越多的人,談錢變臉,借錢翻臉。

如何拒絕借錢,變成了成年人的必修課。

可是,你一輩子都不借錢給別人,那麼你有困難的時候,誰借錢給你?

所有的人情,都是雙向奔赴的。你不要單方面去苛求任何人。

問題是,把錢借出去了,後續關係怎麼處理,如何把人情留住,也讓錢準時收回來。

今天,我和大家探討一個觀點:借錢給親戚朋友之後,千萬別做以下幾件糊塗事。

01

借錢之後,別有「急著討回來」的想法。

很多人,把錢借出去了,自己惶惶不安,就怕對方賴帳,也擔心對方失業,永遠都還不起。

也有可能,你的錢借出去了,對方就銷聲匿跡了,令人脊背發涼。

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就要儘快把錢收回來,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用心琢磨一下,你會發現,你願意借錢給他,說明「他」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彼此也知根知底。

兄弟姐妹、平時交往很多的親戚、多次幫忙的朋友、一輩子的知己,也就是這些人,可以讓你有借錢的意願。

借錢出去一個星期,你就開始討債,對方肯定還不起。並且,會把關係鬧僵。

聰明的做法,就是對方說「借一年」,你就願意「借兩年」。給對方充足的還錢時間。

尤其是兄弟姐妹,也許在你這一代,都收不到錢了,而是你的下一代,才能把債務扯清楚。不要擔心,血脈之情,延續兩代人,不奇怪。

不急著討債,這是借錢,也是給了對方人情和面子。

02

借錢之後,別索要過高的回報。

「親兄弟,明算帳」,這樣的規矩,我們應該遵守。

在借錢的時候,寫好借條,說好算利息的情況。雙方把事情說開了,就不會有各種猜忌。

事實上,很多人借錢,為了投資興業。並且也依靠借來的錢,發了一筆。

你是債主,看到借錢的親戚朋友發財了,很有可能,會想到要「分一杯羹」。這是很可惡的。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是我們要克制。規則,就是一個圈子,困住了自己,也促使自己更加自律。

對方借錢之後,發達了,不要索要很高的回報,充其量是對方識趣,會送一些禮物給你。

如果你要回報,就把借的錢,算成投資。能夠得到的利潤,從投資第一天算起,而不是從借錢第一天算起。

索要過高的回報,就有欺詐的嫌疑。

小說《活著》裡,福貴本是地主的兒子,家財萬貫。

皮影劇團的領班龍二,知道福貴愛賭錢,他就設下計謀,讓福貴輸錢。當福貴沒錢的時候,龍二就借錢給福貴,然後寫下抵債的條子。

很快,龍二贏走了福貴家的一切財產,做了大地主。

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多年之後:土改時,龍二被定為地主,成為了打壓的對象,五花大綁地捆著。

一窮二白的福貴說:「還好,都輸光了,要不被捆的人就是我。」

多行不義必自斃;多求金錢必自縛。

03

還錢之時,要記得雙方溝通,別引發誤會。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借錢給表哥,還錢的時候表哥給了個紅包,表嫂不高興了,我要退回去嗎?」

網友借給表哥三萬元,表哥還錢時,感激涕零,想都沒想,就給了八百多的紅包。事前,也沒有和表嫂商議。

高贊的回覆里,有這樣的觀點:表嫂是一個利己主義。

從人情來分析,表嫂的做法,並沒有錯,錯的是表哥,沒有溝通。

還錢了,肯定很高興,雙方也會更加信任,以後可以合作。但是你要記得溝通,看看當初的約定是什麼,現在有必要修改一些規矩嗎?

借錢還錢,往往設計到一家人的利益,因此兩個家庭里的大人,都溝通一下,起碼告知一聲。這樣,就不會有誤會了。

04

還錢之時,別產生「三角債」,一碼歸一碼。

有的人,借錢之後,一時半會還不起,就會想到物質抵押。

也有人,一邊向親戚朋友借錢,一邊借錢給親戚朋友。

還錢的人,告訴你:「手裡沒有現金,給你一個貴重物品;實在沒辦法,某某還欠我幾十萬,你向他去討債吧......」

對於「移花接木」的事情,你要果斷拒絕。

想一想,你去親戚的親戚討債;向朋友的朋友討債,別人會理會你嗎?或許,親戚朋友,設計了一個套路,讓你往裡跳。

物品抵押,就更說不清了,是一筆糊塗帳。

比方說,人家借給你十幾萬,就把房子抵給你。你把房子賣了,得了二十幾萬。人家知道了,會不會找你拼命呢?

借錢,就得講究「一事一議」,不要牽扯局外人,太多的事情。

05

有網友翻出一句狠話:「欠我錢不還我的人,已經被好心的老天給收去了,所以不要欺負老實人,連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在我的老家,對於不還錢的人,有一句口頭禪:「他啊,借錢吃藥去了。」

錢,可以試探人心。

準時還錢的人,讓人心暖暖的,老賴們,讓人心拔涼的。

站在債主這一方,你有主動權,但是你要權衡利弊,別被利慾牽著鼻子走,別傷害感情,也不要被對方矇騙了。

莎士比亞有句忠告:「不要借人錢,也不要問別人借錢,借人錢的結果往往是人財兩空。」

所以,借錢之前,就把情況搞清楚;不要等借錢之後,再彼此傷害。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07/196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