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搞清楚3個歷史真相,別再無腦支持哈馬斯

哈馬斯發動大規模襲擊後,最大的民間支持來自中文網際網路上的鍵盤俠。國內出現了很多哈馬斯的熱情支持者。

其中不乏巴勒斯坦和「巴鐵」(巴基斯坦)都分不清的零基礎玩家。連百度都懶得用,說明他們既不關心事實,也不關心巴勒斯坦地區人民的福祉。他們「挺哈」,僅僅是出於「美國支持的就要反對,美國反對的就要支持」的站隊需要。極其有限的腦容量,也無力面對巴勒斯坦問題的複雜性。

還有很多真心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希望地區和平的朋友,也大講特講「自古以來巴勒斯坦的土地就是巴勒斯坦人的」,這是長期信息引導下的一知半解,需要補課歷史真相。

「巴勒斯坦人收留猶太人」的真相

2000年,耶路撒冷申遺問題鬧出了一場風波。這座三教聖地、千年古城申遺成功不存懸念,問題出在了由誰申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國都主張應該由自己出面申請,在談判桌上扯皮。巴勒斯坦代表滔滔不絕、無比雄辯的演講結束後,以色列代表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耶路撒冷建城時,阿拉伯人在哪裡?」,頓時冷場。

最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約旦勝出。原來約旦趁著巴以扯皮打嘴炮,先向教科文組織提出了正式申請,申請的理由是約旦王室哈希姆家族曾經是這座「聖城」的守護者。教科文組織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這燙山芋給甩了。這個「隔壁老王接盤」的結果,別說巴以傻眼,連隔壁的土耳其也不樂意了——「早知道管過就算,那我早申請了。我管巴勒斯坦時,你約旦王室在哪裡?」。

這就是巴勒斯坦地區歷史糊塗帳的縮影。

國人以歷史為信仰,把「自古以來」視為現實政治的法理依據。這好不好姑且不說,至少在巴勒斯坦問題上,「自古以來」並不站在阿拉伯人這邊。

搞清楚3個歷史真相,別再無腦支持哈馬斯

因為,是猶太人是該地區建立了第一個獨立國家,並且延續了千年之久。猶太人來得早、建國早、持續時間還長,要說「自古以來」,那猶太人顯然更有資格宣稱主權。

搞清楚3個歷史真相,別再無腦支持哈馬斯

猶太王國覆滅後,該地區幾度易手,曾被納入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時間比較長。期間在該地區的獨立政權,只有歐洲十字軍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

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興起,猶太人開始移居奧斯曼土耳其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20世紀初,英國人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大增,從奧斯曼土耳其手中接過了巴勒斯坦的控制權,猶太移民大增。

在這一大規模移民過程中,猶太人並未以武裝方式掠奪土地,而是購買、開墾土地,建立了自己家園。

所謂「巴勒斯坦人接納猶太人農夫與蛇的現實版」在任何意義上都是不成立的。在1988年巴勒斯坦國建立前,該地區的阿拉伯人從未建立政權,接納猶太移民的是奧斯曼土耳其和英國。

如果買賣土地算是「接納之恩」,買恆大房子的要對許老闆感恩戴德?

更何況猶太人購買的土地很多是奧斯曼土耳其時代的「皇室領地」,也就是後來英國治下的公地。

這的確產生了很多土地糾紛,但是要說猶太移民搶了阿拉伯人的土地,那是以訛傳訛了。民事糾紛與軍事侵略完全是不同的性質。

說到底,在巴勒斯坦的土地問題上,猶太民族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民族,誰也不欠誰。

「強行拆分巴勒斯坦」的真相

奧斯曼帝國和英國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範圍要比今天要廣,包括了約旦河以東的外約旦地區,即今天的約旦哈希姆王國。

因此,經常會有人會提到約旦王國對巴勒斯坦的「統治」。其實,別說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區了,就是約旦王國的版圖,也是英國人送給哈希姆家族的。這個「贈地建國」的過程頗為複雜。

哈希姆家族的「龍興之地」是今天位於沙特境內的漢志地區,和巴勒斯坦地區八竿子打不著。

1919年,中東地區大洗牌。影響力巨大的哈希姆家族大家長海珊做出了安排,大兒子海珊繼承祖業,二兒子阿卜杜拉當伊拉克國王,三兒子費薩爾到敘利亞當國王。可是,1920年費薩爾被法國人趕走了。阿卜杜拉講義氣,把伊拉克讓給了弟弟,自己領兵要和法國人開戰。英國人出面調停,打打殺殺多不好,不就是為了地盤嗎?別打了,我把巴勒斯坦地區劃送你,約旦河以東的外約旦就歸你了。1921年,接受英國調停的阿卜杜拉建立了約旦哈希姆王朝,才有了後來參與耶路撒冷的國際共管、自稱「巴勒斯坦國王」等等。

因此,所謂「英國強行拆分巴勒斯坦」的真相是英國人贈地建國,哪有什麼悲情?實際上不只是約旦,阿拉伯人擺脫奧斯曼土耳其數百年的控制,就是在英國人幫助下成功的。

總之,阿拉伯人不是巴勒斯坦地區最早的定居者,猶太人是。歷史上阿拉伯人也從未在該地區建國,猶太人建立過猶太王國。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對該地區的主權主張沒有歷史依據,非要拿「自古以來」說事,猶太人更有優勢。大談腦補出來的「自古以來」,是幫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倒忙。

當然,歷史充其量只是提出政治主張的依據,並不是現實政治的正確標準。歸根結底,政治是為現實服務的。

今天解決巴勒斯坦,需要找到現實的起點,那就是194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181號決議。

聯合國181號決議的真相

181號決議的出台背景是該地區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民族矛盾。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猶太人大量遷入巴勒斯坦地區定居,與當地阿拉伯人之間衝突頻繁。最著名的當屬1929年的「希伯倫大屠殺」。

希伯倫地區數萬阿拉伯人,和一個800人口的猶太人社區。這個猶太社區已經在本地存在了幾個世紀。耶路撒冷發生的民族衝突,希伯倫的猶太人和那場衝突毫無瓜葛,卻成了當地阿拉伯人屠殺的對象,67名猶太人死於阿拉伯鄰居的屠刀之下。

二戰前後歐洲遭到迫害流離失所的猶太移民大幅增加,這一地區的局勢也愈發緊張。而英國在二戰元氣大傷,無心也無力收拾這個爛攤子,決定在1948年抽身而去,巴勒斯坦問題提交給了聯合國。

181號決議規定,1948年結束英國的委任統治後建立猶太國(約1.52萬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國(約1.15萬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國際化。

搞清楚3個歷史真相,別再無腦支持哈馬斯

該決議的出台,美國發揮了主要作用。但這並不是美國單方面搞出來的決議,蘇聯全程參與,熱心支持。

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也參與了方案制定。美國最初提出的並不是分別建國,而聯邦共治。美國人對聯邦制有迷之自信,總覺得大家儘量一起過日子比較好。但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鐵了心要分家。所以最終在兩邊的堅持下,分別建國成為共識。既然定下了要「分家」,土地分配就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

決議最終的土地分配方案占地區總人口三分之一的猶太人獲得了57%的國土面積,人少地多成了聯合國偏袒猶太人的證據。實際上巴勒斯坦的土地問題複雜特殊,比起土地面積,多少可耕作使用的好地更為重要。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區的是無法耕作的荒地,膏腴之地少而分散,總面積30%都不到。劃給猶太人的57%國土中,僅7%是好地,剩下的都是荒地。所謂「故意把阿拉伯人的國土被割裂為互不相連的三塊」的指控更是可笑,因為181號決議分給猶太人的地也是互不相連的三塊,談不上誰「故意割裂」誰。看似奇怪的分配方案,是因為好地分布分散的緣故罷了。

因此,這個方案很難說得上對猶太人多麼偏袒。但是,阿拉伯人也有不滿的理由。

他們認為自己不僅人多,擁有產權的土地也更多,提出的土地分配方案是和猶太人「八二開」。

如果阿拉伯人能夠拿出足夠的土地產權證明文件,倒也可以談。但是,他們拿不出來。阿拉伯人登記產權的土地面積僅占巴勒斯坦土地面積的6%,並不比猶太人多。阿拉伯人拿不出證據,說是古老的產權文件保存在土耳其手裡。土耳其人笑而不語。這地契都是一式兩份的,我有你沒有?就算我有,那也不能給你們。當初你們阿拉伯人當年反了我,現在和猶太人的破事,我管得著嗎?阿拉伯人拿不出有力的證據,「八二開」的方案沒有被採納。

總之,181號決議的土地分配方案,阿拉伯人可能是吃了點虧。很可能有一部分土地產權,因產權文件缺失而湮滅。但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八二開」那麼誇張。畢竟奧斯曼土耳其時代,一半以上的巴勒斯坦土地是土耳其蘇丹的皇室領地,猶太人砸鍋賣鐵也就買了那麼點,阿拉伯人又能賣多少呢?

不過,最反對181號決議分別建國方案的,並不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而是周邊的阿拉伯國家。

「帶頭大哥」是外約旦,即接受英國人贈地建國的約旦哈希姆王國。

「土地分配不公」是反對的理由,卻並不是想要為巴勒斯坦同胞討公道。約旦阻撓181號決議的目的是為了接盤英國,完成一統內外約旦的夙願。

哈希姆家族龐大的影響力之下,阿拉伯11國投了反對票,再加上古巴和希臘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一共13票反對。美國和蘇聯帶領33國投了支持票。英國等10國投了棄權票。

從投票結果看,181號決議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可見「土地分配方案不公」的說法並沒有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七十年代的第三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大力宣傳下,很多新生的第三世界國家接受了「土地分配不公」的說法。他們中的大多數在181號決議通過,還未加入聯合國。

值得一提的是,代表中國的南京政府對181號決議投了棄權票,即將完成建國大業的中共和蘇聯保持了一致立場,對猶太復國表示了高度支持。

毫無疑問,181號決議並非完美,巴勒斯坦地區諸多複雜的現實問題,也不可能拿出完美的方案。但是,其程序合法性是不容置疑,也絕非「美國主導的、袒護以色列」的指控就可以否定的。

巴勒斯坦未能建國的真相

英國是最早公開支持猶太復國的大國,卻對181號協議投了棄權,是有自己的小算盤。英國從積極支持猶太人建國轉為消極,當然不是為了「主持公道」,而是有自己的小九九。主要目的是保持和阿拉伯國家的盟友關係,以維持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出於同樣的考慮,1948年英國政府遲遲沒有行動,軍隊不撤、權力不交。沒有英國人的幫助,猶太人有能力做好建國的準備工作。但是,缺乏現代國家觀念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沒有這個能力。英國人不幫,約旦等阿拉伯國家也不認,巴勒斯坦國的建國進程遲遲沒有啟動。

最後急於建國的猶太人不幹了,與當地英國政府發生了多次衝突,其中不乏恐怖襲擊性質的極端行動。

內憂外困之下,1948年5月14日,英國匆忙宣布結束託管,以色列隨即在聯合國劃定的區域內建國。但是,巴勒斯坦國還沒個說法。5月15日,約旦為首的巴勒斯坦地區周邊國家埃及、黎巴嫩、敘利亞,以及與和巴勒斯坦不接壤但同屬哈希姆家族的伊拉克王國。其他阿拉伯國家象徵性地投入了兵力。5萬聯軍攻入了巴勒斯坦地區。約旦還占領了東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國際化也未能實現。

聯軍的大義名分是支持巴勒斯坦人,目標是消滅以色列。英國作為幕後支持者,給予了阿拉伯國家大量援助。

值得玩味的是,這支阿拉伯聯軍雖然打著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旗號,卻隻字不提支持巴勒斯坦人建國。如果是他們消滅了以色列,下一步的行動不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建國,而是瓜分巴勒斯坦。

181號決議通過前後,阻撓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獨立建國的,不是以色列,而是周邊的「阿拉伯兄弟」。

新生的以色列根本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實際作戰人員僅2.3萬人,武裝也不充分。戰爭初期陷入了被動。美蘇兩國當然不會坐視聯合國決議成了廢紙,否則才建立3年的戰後國際體制會威信掃地。因此,兩大國主導下,聯合國要求雙方停戰四周。美國還逼退了英國,迫使其放棄了援助約旦等國家。四周後,迅速武裝起來的以色列不僅成功收復失地,還反推了2000平方公里。交戰雙方最終以實際控制線為界同意協議停火。

結果巴勒斯坦地區真的成了「八二開」,卻是阿拉伯人占「二」,以色列占了「八」。

以色列浴火而生。

搞清楚3個歷史真相,別再無腦支持哈馬斯

此後還爆發了四次「阿拉伯聯軍VS以色列」的中東戰爭,此外還有幾場周邊國家與以色列的「單挑」。以色列勝多敗少,實際控制區域越打越大。

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元氣大傷的阿拉伯國家面對現實,或明或暗地放棄了「徹底消滅以色列」的目標。既然註定要共存,和解才就是唯一的選擇。

結語:誰阻撓了巴勒斯坦地區的和平進程?

歷次中東戰爭對地區形勢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81號協議的分治方案已經不可能原封不動地實現。

率先破壞協議入侵以色列的是阿拉伯國家,率先占領耶路撒冷的也是阿拉伯國家。

挑事失敗,當然要付出代價。因此,後來聯合國後來通過重要決議如245號決議、338決議都採取了折中的方案。

181號決議巴以分別建國、耶路撒冷國際化的基礎上,調整了國土劃分。新的分界基本按照第一次中東戰爭後「二八開」的實際控制線。折中形成的和平路線,成為了國際社會的主流共識。成為法塔赫在內的大部分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改善關係,實現和解的基礎。

1994年,巴以達成「土地換和平」的共識,發表《華盛頓宣言》。

實際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區九成國土的以色列按照《宣言》的和平路線,向巴勒斯坦國的法塔赫政府移交了加薩走廊等占領區。巴以和平進程露出了曙光。

同年約旦和以色列簽訂和平協議,兩國自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開始的「秘密合作」正式化。而以色列另一個陸上鄰國埃及早在1978年就建交了。

2020年9月15日,以色列和阿聯、巴林在美國白宮簽署了一項被稱為改變中東格局的歷史性和平協議——亞伯拉罕協議。

以色列和兩個阿拉伯國家正式建交。「中東大和解」的進程就此開啟。科威特、沙特隨即進入了和解名單,與以色列積極互動。

歷史曲曲折折,中東地區的和平進程還是回到了聯合國181號的起點。

但是,歷史的大潮中總有逆流的攪局者。哈馬斯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巴以「土地換和平」的和平路線,聲稱「美國和以色列一定會毀約」。很快世界就會看到誰才是毀約者。

2006年,哈馬斯取代法塔赫接掌巴勒斯坦國,隨即撕毀了此前巴以和平協議。這一毀約行為讓哈馬斯更加臭名昭著,受到了國際孤立。

2007年,哈馬斯拒絕武裝組織的國家化,和法塔赫發生了激烈的軍事衝突。法塔赫退守約旦河西岸控制區,建立了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巴勒斯坦國合法政府,在阿巴斯總統帶領下不斷改善巴以關係,為地區和平做出了貢獻。哈馬斯占領加沙地區後,不斷對以色列發起越境打擊。

2017年,哈馬斯和法塔赫達成和解協議,按約定年底移交加沙地區,組建聯合政府。但是,哈馬斯依然沒有履約,繼續割據加沙地區。

2021年10月6日,哈馬斯對以發動了代號為「阿克薩洪水」的大規模襲擊。「洪水」沒有如願衝進耶路撒冷的阿克薩大清真寺,而是向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區猛烈倒灌。

逆歷史潮流的攪局者,終將被時代所拋棄。

縱觀整個巴以衝突進程,以色列當然不是純潔的白蓮花。但是,周邊阿拉伯國家要對上世紀後半葉的戰亂負有主要責任。他們置聯合國1決議不顧,悍然發動侵略戰爭,打亂了巴勒斯坦建國進程。他們的失敗,讓巴勒斯坦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這些國家受到了慘痛教訓,終於選擇面對現實,轉而在談判桌前尋求和解與和平。可是,一意孤行的哈馬斯等少數地區勢力,還在追逐「消滅以色列」的虛幻目標。

他們的胡作非為,傷害了以色列人民,更傷害了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人。真正同情巴勒斯坦人,怎會支持那些人性泯滅的暴徒?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關胖本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15/196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