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從中共高級幹部到終身囚徒

一、

1949年,國民黨潰退,第二野戰軍渡過長江,進入南京。當年6月,一個窮困潦倒的男子逃到南京,來到第二野戰軍司令部,向衛兵提出要見劉伯承司令員。

衛兵見男子衣衫破舊,不予通報,也不讓他進去。男子板著臉說:「我是你們司令員的老戰友,如今落難了,請他幫忙。」衛兵聽他如此一說,這才進去通報,劉伯承讓衛兵把人請進來。

男子進來後,劉伯承一見是他,頓時怒氣沖沖地說:「徐夢秋,你害死了多少戰友!今天還有臉找上門來。」當即命令衛兵將徐夢秋抓捕起來,送往南京老虎橋監獄。

二、

1938年,一位年輕的女性,站在延安抗大的後山坡上,一次又一次地從坡上往下跳。哪怕把自己摔得鼻青臉腫,也絕不停止。

她因為一樁自己並不情願的婚姻,嫁給了一個不愛的男人,還懷上了他的孩子,無奈之下,她決定採用這種激烈的方式,讓孩子流產。

和她一起在抗大讀書的女生,都知道她叫李玉南,是四川巴中通江縣人,出身貧苦。

1932年,紅軍進入川北,15歲的李玉南聽人說要共產共妻,嚇得在舅舅家躲了2個月,直到看見事實並非如此,這才又回到家中。

不久,李玉南受紅色思想影響,加入了童子團,而且很快升任了團長,幫著紅軍站崗放哨,查路條。

當時,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張琴秋,發現李玉南辦事利索,很是喜歡,便提拔她當了赤江縣的婦女部長。

4個月後,李玉南參加了川陝省委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並在大會上做了發言,會議結束,李玉南調任省委常委兼婦女部部長。不久,又擔任了川陝少年先鋒隊總指揮長。她這個16歲的少女,竟然配備了比她還大5歲的秘書。

第二年,李玉南的母親替女兒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說她命犯災星,會暴斃而亡。早年間,鄉下人都信這個,她母親嚇得不輕,把她-騙回家中,鎖在屋子裡,還給她找了十幾個干老子。

李玉南在家中關了一段時間,平平安安,又回到了部隊。不過,在她母親給她找的十幾個干老子中,有兩人是專門和紅軍作對的蓋天黨,李玉南被上級認為是喪失了階級立場,於是不但撤銷了她的一切職務,還把她關押了起來。

這天夜裡,李玉南和十幾個人被押解到河灘上,一看這場景,李玉南嚇得哇哇大哭起來。畢竟她才只有17歲。

她後來逃過一劫,人家並不想殺她,只是拿她陪綁,嚇她一嚇。

不久,老上級張琴秋得知了她的消息,親自出面,將她調到了紅軍總醫院。在張琴秋的關懷下,李玉南重新恢復了活力。張琴秋見她長相姣好,將她推薦給四方面軍軍部劇團,做了一名演員。

此後李玉南跟隨紅軍長征,經受了種種考驗,還加入了組織。長徵結束後,李玉南被送往抗大學習,6個月後畢業,被分配到第四軍宣傳隊當指導員。因為工作出色,1937年10月,她再次進入抗大深造,與她一起參加學習的,有劉伯承和羅榮桓的夫人。學習結束後,後方政治部主任找她談話,希望她留在後方政治部工作。李玉南後來才知道,是有人看上她了。

兩個月後,領導找到她,希望她嫁給後方政治部秘書長徐夢秋。徐夢秋是李玉南的頂頭上司,她聽到過有關他的經歷,但她絕沒有想過要嫁給他。

三、

徐夢秋是安徽壽縣人,小時家境富裕,後來家道中落。1920年,19歲的徐夢秋考入養蠶技術培訓學校。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他對校長和教員都不滿意,於是鼓動同學,發起了一場造反行動,結果被學校開除。

1921年,徐夢秋進了另一家商業學校,眼光挑剔的他,發現這所學校的校長也很平庸,再次帶領學生發動罷課,想趕走校長。結果事到臨頭,部分學生反戈,倒向校長,徐夢秋再次遭到開除。

1922年10月,于右任、鄧中夏、瞿秋白等人創辦了上海大學,徐夢秋聽說後,興奮不已,於是約集了3名同學直奔上海。在上海,徐夢秋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因表現出色,一個月後加入組織。後來更委以重任,回家鄉壽縣以教師為掩護,從事地下活動。

但徐夢秋對於在家鄉搞活動並不熱衷,他不喜歡教師職業,所以不久後,徐夢秋又背著行囊回到了上海,繼續在上海大學求學。

1924年,黃埔軍校決定從上海大學選拔優秀學員,徐夢秋興奮不已,決定投筆從戎,適逢此時,父親病危,急需回家照看,讓徐夢秋失去了機會。

1925年,徐夢秋再次返回上海,被組織安排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擔任第一師政治部主任,負責宣傳。第二年,又接受指派,去武漢張發奎處擔任秘書。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徐夢秋被送到蘇聯學習,直到1930年才回到國內。此後,徐夢秋來到江西蘇區,適逢當時紅軍總政治部成立,便讓徐夢秋負責宣傳工作,併兼任軍委秘書長。

1933年,徐夢秋調紅軍大學擔任老師,主講政治,蘇振華、劉亞樓等紅軍將領,都做過他的學生。

1934年7月,紅軍準備長征,徐夢秋被調到紅一軍團擔任政治部主任,當時的軍團長是林彪,政委是聶榮臻

長徵結束後,部隊到達陝北。安定下來後,徐夢秋受毛澤東委託,主持編寫了《紅軍長征記》。這本書原名《二萬五千里》,從1936年春開始徵集文稿,到1937年2月22日編輯完成,歷時一年。後因抗戰爆發,未能及時付印,直到1942年11月才正式印行。該書分上、下兩冊,上冊共42位作者,記述了42個長征中的戰鬥故事。下冊有58位作者,記錄了58個長征中的精彩故事。

當時有個徵稿通知:「現因進行國際宣傳,及在國內和國外進行大規模的募捐運動,需要出版《長征記》……」為了完成徵集任務,中央專門組建了紅軍歷史征編委員會,由軍委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徐夢秋總負責,委員有丁玲張愛萍陸定一、成仿吾等11人。同時,紅軍總政治部還成立了由徐夢秋、丁玲、成仿吾等組成的編輯委員會,徐夢秋任總編輯。

此次徵集,共整理出一本30餘萬字的資料,裝訂成上、下兩冊,抄寫20餘份。編委們本著存真的原則,除對來稿中的筆誤和特別不妥的句子加以改正外,其餘絕不濫加修改。最後由徐夢秋統稿並說明經過。書稿完成後,由朱德總司令題寫書名《紅軍長征記》。

在當年,這本書最終沒有公開出版,而是作為內部資料供有關單位和個人閱讀。而且要求妥善保存不得轉讓他人,不准再行翻印。

徐夢秋主編的《紅軍長征記》,被認為是一部回憶長征的文獻價值最高的文本,是迄今為止所有關於長征回憶的最初形態。這本回憶錄的一百位作者在寫作時,思想上沒有受到條條框框的限制和影響。從某種意義說,更接近原貌。

四、

因為這本書的成功編寫,讓徐夢秋的個人問題受到上面重視。在長征途中翻越雪山時,徐夢秋凍壞了雙腿。紅軍到達延安後,環境相對穩定,由馬海德大夫主刀,給他做了雙下肢截肢手術。手術儘管非常成功,但失去雙腿仍然給徐夢秋的工作、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所以組織決定找個女人來照顧他。經過觀察,覺得李玉南非常合適。

不料領導剛一提說此事,李玉南便斷然回絕,雖然她敬重徐夢秋,但想到徐夢秋沒有雙腿,只能靠兩個形似啞鈴的東西,撐著身子在地上行走,李玉南就很不情願,且不說徐夢秋還比她大了整整16歲。

其實領導也知道,沒有任何姑娘會爽快地答應這樁婚事,要成功只能靠反覆地做思想工作,用革命的大道理說服她。

那段時間,李玉南的耳朵里,不斷被灌輸:「革命戰士的婚姻,必須服從革命事業的需要,你和徐秘書長結婚,就是革命的要求。你是黨員,應該有這樣的覺悟。」

但無論怎樣動員,李玉南就是決不改口。領導見無法讓李玉南動心,就改變戰法,安排自己的妻子和另一位女同志每天輪流值班,採用車輪戰術,輪換著做李玉南的思想工作。李玉南被折騰到無法入睡,氣憤地說:「再這樣逼我,我就自殺!」。

嚇得領導趕忙下了她的手槍,還派人天天看著她,深怕她發生意外。後來,領導又想到一個辦法,每到晚上,就把李玉南送到徐夢秋的窯洞裡,反鎖上門,不讓她離開。

徐夢秋倒是謙謙君子,絕不相逼。李玉南則一不脫衣、二不說話、三不上炕,就這樣堅持了10多天。但就是在這樣的相處中,李玉南覺得眼前的男人,也是可憐,漸漸放棄了抵抗,並最終同意了這樁婚事。

得知李玉南願意嫁給他時,徐夢秋感動得哭了。

沒過多久,李玉南驚訝地發現,自己懷孕了。這讓她異常驚慌,她不想這樣早就被孩子拖累,影響自己的工作。

為了打掉孩子,她喝醫院的酒精,用苦楝樹皮熬水喝,都不見效。她於是採取最笨的辦法,學鄉下女人,試圖通過劇烈的活動,讓孩子胎死腹中,這就有了從山坡上往下跳的一幕。

在把自己摔的遍體鱗傷之後,孩子終於流產了,李玉南這才長長的鬆了口氣。

五、

結婚不久,徐夢秋被派往新疆做統戰工作,李玉南也隨同前往,照顧他的生活。在新疆迪化徐夢秋被盛世才任命為教育廳副廳長兼新疆學院院長,地位僅次於陳潭秋,與毛澤民大體相當。1941年4月,經組織批准,安排徐夢秋去蘇聯安裝假肢,仍然由妻子李玉南陪同。不久,蘇德戰爭爆發,兩人行至中途便折返回國。

蘇德戰爭前期,蘇軍節節敗退,這讓依附於蘇聯的新疆王盛世才重新審時度勢,他判斷蘇聯自顧不暇,更談不上庇護自己,於是轉而向國民政府靠攏。

1942年春,盛世才誣稱中共在新疆有秘密活動,陰謀推翻政府,將中共人士陳潭秋、毛澤民等人逮捕入獄,徐夢秋、李玉南夫婦也在其中。面對嚴刑拷問,徐夢秋與潘柏南、劉西屏先後叛變。徐夢秋在供詞及脫黨書中,承認中共組織確實有個「陰謀暴動」的計劃。

當時被關押在獄中的李玉南,還帶著一個1歲多的孩子。徐夢秋變節後,對妻子沒有隱瞞,他主動承認他已經不是黨的人了。李玉南聞聽大吃一驚,立即與徐夢秋立下了離婚字據。

但這封離婚協議,並不被監獄方認可,依舊把她作為徐夢秋的妻子關押在一起。

1943年9月,陳潭秋、林基路等人被秘密殺害,徐夢秋卻活了下來,成了軍統特務。李玉南因為兒子拖累,無法離開,兩人仍在一起生活。

六、

1948年底,國民黨敗局已定,保密局在退往台灣的途中,局長毛人鳳派人告訴徐夢秋說:「你的腿傷太嚴重了,我們在轉移途中有時候會走水路,不利於你的病情。你去福建吧,那邊會有人照顧你。」徐夢秋立刻明白了,保密局是拋棄他了,但也無可奈何。

徐夢秋感覺前途難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他設法乘海輪經福建去了上海,躲避在一個友人家中。不久,又經南京逃往皖南屯溪,隱姓埋名生活於一處山村,整天提心弔膽,度日如年。1949年6月,走投無路的徐夢秋來到南京,硬著頭皮找到劉伯承,希望尋求一條生路。結果立即遭到逮捕,送南京老虎橋監獄關押,經審理後被判處無期徒刑。

李玉南與徐夢秋分手後,回到老家四川巴中,在通江參加土改運動。1955年,她自費前往北京,找到了當年的知情人,在這些人的證明下,將她在新疆監獄中的離婚字據,轉換為正式的離婚證書。

這樣一看,婚姻關係是解除了,但她與徐夢秋相處的歷史卻無法完全抹去。此後,但凡運動一來,仍然會因徐夢秋的問題反覆遭受批鬥,逼迫她交待和徐夢秋的婚姻關係。為了證明是被迫結婚,她只好一次又一次地講述自己被反鎖在窯洞裡的經歷,和身懷有孕時決心墮胎的情景。

好在她最終挺過了難熬的歲月,活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上面給了她一個公正評價,恢復了她的老紅軍待遇。而徐夢秋則早在1976年死於獄中。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24/198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