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周培源與季羨林為什麼要參加「井岡山兵團」?

作者:

文化革命前,周培源是北京大學副校長、黨委委員、校務委員會副主席、教授;季羨林是東語系主任、校務委員會委員、教授。文革中的1967年,他們幾乎同時加入了反對聶元梓一派的群眾組織——井岡山兵團。這兩位著名的學者為什麼會參加這個群眾組織?他們在井岡山兵團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先說周培源先生。在1964—1965年的社教運動中,周培源對陸平的工作作風是有意見的,也向周恩來反映過對陸平的看法,認為陸平把北大搞亂了。1966年5月25日聶元梓寫出第一張大字報時,周培源正在籌備國際物理討論會,對聶元梓大字報是持支持態度的。文革開始後,由於周培源在社教運動中的表現,北大群眾沒有把他劃到「陸平黑幫」的圈子裡,但由於他身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烙印,也沒有把他當成「左派」而選入校文革領導班子。他的主要工作是分管北大漢中分校即「653」的工作。1966年8月,聶元梓在中央文革的支持下,趕走了工作組,成為北大「校文革」的主任,北大成了她的一統天下。北大漢中分校受到當地造反派的干擾,工作遇到困難,周培源從漢中回到北京,向聶元梓匯報情況,聶對此卻毫不關心,十分冷淡;過了些天,周培源陪同柬埔寨王子訪問北大,聶元梓又推說有事,不予接見,讓外賓去參觀《北大文革展覽館》,又遇到鐵鎖把門,吃了閉門羹。周認為聶元梓對工作不負責任,對外賓不禮貌,很有意見。

1966年12月14日,周培源出於對北大運動的關心和幫助聶元梓改正工作作風的願望,寫了一封《致聶元梓同志和校文革全體常委的公開信》,就漢中分校的運動、聶元梓在外事活動中的表現以及對不同意見的群眾的態度,提出了一些溫和善意的意見。在信里,還提到了被劃為「陸平黑幫分子」的段學復、黃昆、麻子英、劉雯等幹部,「只是說了一些錯話、犯了一些錯誤」,「但不是黑幫,不是三反分子,應該解放他們,和群眾一起參加運動」。可是聶元梓此時正驕橫跋扈,不可一世,絲毫聽不得半點不同意見,反而認為周是反對校文革,為黑幫翻案。

1966年底到1967年初,北大陸續出現了一些反對聶元梓和中央文革的群眾組織和個人,如「井岡山」、「紅聯軍」、樊立勤、楊勛、楊炳章等,「校文革」中聶元梓的戰友孔繁(第一副主任)、楊克明(委員、新北大主編)等也站到聶元梓的對立面。聶元梓在江青等人的支持下,殘酷地鎮壓了反對她的組織和個人,有的被抓進監獄(楊勛、楊炳章),有的被迫害致死(如沈達力),孔、楊被開除出「校文革」,被打成反革命和受到批鬥的學生有200多人。1967年2月15日,在聶元梓和「校文革」的直接策劃下,成立了《新北大公社》,成為支持聶元梓的群眾組織。

1967年4至5月,北大反對聶元梓的勢力日漸活躍,「東方紅公社」、「紅旗飄兵團」、「井岡山公社」陸續成立。6月5日,陳伯達在北大講話,嚴厲批評了聶元梓,「新北大北京公社」、「新北大公社革命造反總部」相繼成立,形成了反對聶元梓的5大團體。7月1日,以周培源為首的134名幹部發表了《致革命師生和革命的幹部的公開信》,明確表示:「3月份以來,校文革犯了方向路線錯誤」、「紅旗飄、北京公社和新北大公社革命造反總部的大方向是正確的,我們支持他們的一切革命行動」,表明他們已經否認了聶元梓的正統領導地位,站到了反對聶元梓的群眾組織一邊。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記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01/198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