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吳敬璉:國家為什麼失敗?

作者:

從經濟上講,強調自由進入和競爭,任何人都沒有通過壟斷、專賣或者市場控制獲得超額利潤的機會,人們都可以獲得生產性收益的絕大部分或者全部,人們具有很高的生產性激勵。

比如,美國,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競選總統或者議員,人民具有投票的權利,眾議院和參議院是重要的決策機構,任何人都有成為眾議員或者參議員的機會;在經濟上,不論是誰都沒有壟斷權,甚至像世界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也會受到聯邦法院的反壟斷調查;光榮革命之後的英國、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大革命之後的法國等也都如此。

再次是攫取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經濟制度。

阿西莫格魯和羅賓遜認為,採取攫取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經濟制度的國家是存在的,比如只進行了經濟改革而沒有進行政治改革的國家,但是這種國家的包容性經濟制度難以長期存在,很快就會由於攫取性政治制度而發展成為攫取性經濟制度。這種國家往往是為了刺激人們的生產性激勵而制定的包容性經濟制度,但是不會從根本上觸動既得利益者或者當權者的利益,而他們刺激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有更多可以攫取的資源。

最後是包容性政治制度和攫取性經濟制度。

如果一個國家採取的是包容性的政治制度,那麼它就不會採取攫取性經濟制度了,所以這樣的國家不可能存在。

(二)包容性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麼有些國家建立起了包容性制度有些國家建立起了攫取性制度呢?

阿西莫格魯和羅賓遜對建立包容性制度和攫取性制度的國家或地區進行歷史分析給出了答案。他們認為,在現代有些國家建立包容性制度之前,幾乎所有國家採用的都是攫取性制度,比如光榮革命之前的英國、大革命之前的法國、獨立之前的美國以及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等。

那麼,這些國家為什麼能夠建立起包容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經濟制度而其他國家沒有呢?他們認為,這些國家建立起包容性制度並非必然,而是偶然的。阿西莫格魯和羅賓遜強調偶然因素、偶然事件的作用。他們採用了「制度漂移(institutions drift)」這個術語。制度的發展變化就像浮在水面上冰塊的漂移,兩塊本來在一起的冰塊,可能會越漂越遠,原因就在於它們在許多偶然因素的影響下漸行漸遠。兩個國家或地區的制度本來可能一樣,但是它們的發展變化可能會在各種偶然因素的影響下漸行漸遠,並最終導致了本質的差別。

比如,北美洲和南美洲都同為歐洲人的殖民地,在歐洲殖民之前,這些地區並沒有本質的差別。

但是,西班牙人最先到達了南美洲,並且開始了掠奪性殖民地的建立過程,到處搜刮黃金、白銀以及其他各種貴重物品,西班牙人迅速致富;當英國殖民者到達北美洲的時候,試圖學習西班牙人在南美的殖民做法,但是由於資源分布和人口分布的差別,沒能夠學習西班牙人的殖民模式。結果,北美洲和南美洲走向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在當時的條件下,西班牙發現南美洲是偶然的,在南美洲的登陸地點是偶然的,在南美洲登陸後的所作所為也是偶然的。西班牙人能夠從南美洲獲得大量的黃金、白銀等,英國人不能夠,結果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殖民方式就是掠奪性的,而英國人卻不得不在北美發展生產,通過生產獲得可以攫取的資源。

這導致了北美洲能夠發展起生產活動、先進的技術等,而南美洲卻在資源受到嚴重掠奪的情況下越變越窮。這還導致了歐洲不同地區之間制度的差異,光榮革命發生在英國而沒有發生在西班牙,這是因為面對奢侈的王室生活和戰爭等威脅,英國王室相對於西班牙面臨著更大的財政壓力,而不得不跟議會妥協以獲得更多的徵稅許可,但是西班牙王室不需要,因為它從美洲獲得的大量金銀使其國庫充足。

由於光榮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使其最早建起了包容性政治制度,進而建立起了包容性經濟制度,結果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了英國而不是歐洲其他國家。所以,按照阿西莫格魯和羅賓遜的觀點,包容性制度的建立也具有偶然性。

德隆·阿西莫格魯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基利安經濟學教授。2005年,他獲得了獎給40歲以下對經濟學思想和知識做出重大貢獻的經濟學家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

詹姆斯·A.羅賓遜,政治學家和經濟學家,是哈佛大學的大衛·弗羅倫斯政府學教授。世界著名的拉美和非洲問題專家,他長期在波札那、模里西斯、獅子山和南非工作。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16/199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