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慘烈的時候可能要到了;各地紛紛出台紅色預警,鐵飯碗即將消失【阿波羅網報導】

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紅利消失的多米諾骨牌正在倒下。各地紛紛出台紅色預警,鐵飯碗即將消失。 不僅如此,很多城市也將萎縮,4大因素決定城市未來。

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紅利消失的多米諾骨牌正在倒下。各地紛紛出台紅色預警,鐵飯碗即將消失。

不僅如此,很多城市也將萎縮,4大因素決定城市未來。

各地紛紛出台紅色預警,鐵飯碗即將消失

來源「格隆」的網絡文章稱,安徽宿縣河塌鄉油鋪小學,這所久經風雨、見證了無數農村孩子成長曆程的小學,因招生不足10人,正式宣告關閉。

2023年底,浙江台州教育部宣布,臨海市的康寧、振華、廣澤、新民、新時代等5所小學,本學期停止辦學。

隨後,河南焦作某小學、廣東惠州某實驗學校、深圳某兩所私立學校倒閉的新聞,相繼在社交平台商洗版。

導致以上現象的原因,其實是公開的秘密:生源不足。

沒有學生了,還需要那麼多老師嗎?

目前,哈爾濱和內蒙古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著手削減教師編制。

再比如在福建、浙江等地,正計劃實行新的教師參聘制度,意味著老師們將成為「契約工」。

前幾天,北京豐臺區也提出,為了防止教師躺平,正在研究退出機制:對在編不在崗、考核不達標的教師,進行辭退或調崗處理。

時代變了,在中國,職業教師作為鐵飯碗的好日子,可能很快就要到頭。

北京師範大學預測稱:到2035年,全國將有150萬小學老師、37萬初中老師崗位過剩。

中國出生人口從2016年進入下滑拐點,當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開始平均每年下跌超過100萬人,最近三年加速越來越明顯,2023年估計不到800萬。

短短几年,從「報名難」變成了「招生荒」,就連以往「一位難求」的央企機關幼兒園,也不例外。

這股浪潮,很快就蔓延到小學。

同樣的邏輯,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

到2029年,全國初中生開始出現生源明顯不足現象;到2032年,擴散到高中;2035年,擴散到大學招生。

然後,2039年,適齡人口下降的勢頭,將直接影響全國就業情況。

所以,北京師範大學的預測,並不誇張,反而很保守。

最早到2032年,中國從幼兒園、小學到高中的教師崗位,都將出現全方位大幅度過剩。

在這種大背景下,還去考一個隨時可能被裁撤編制的中小學教師,有必要麼?

目前,各地紛紛出台了紅色預警、預案,許多省份高校已經停止師範專業擴招、甚至停招。

慘烈的時候可能要到了

隨著人口負成長時代的到來,大部分的城市,在未來都會逐漸被淘汰掉,這些城市裡的資產也會變得沒有價值;而最後能留下來的有價值的一批城市,我認為也就30個。

而這30個裡頭,又分第一第二第三梯隊,需要去綜合評定。

但可以明確的是,無論你是工作還是買房,都要儘可能的往這30個城市去靠攏。

據中原地產研究院的數據總結,去年全年關於房產政策優化的調整就高達1008次:

認房不認貸、「雙限」解除、限價鬆綁、以舊換新、房貸利率下調、降首付、普宅標準優化、配售型保障房出爐、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

2024年的房地產,只會出得更徹底。

年底發放的那3500億PSL就是一個信號。

更況,今年作為政策拐點的一年,房改3.0的落地且成型只會加速到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二輪房改的紅利期在2021年徹底結束,而這一年也被稱作房地產的歷史拐點,一拐就拐到了現在。

所以,3.0時代,我們除了把人往大城市去「趕」,還需要把貨幣進行大挪移,才能看清城市的未來。

怎麼才算是符合和具備發展潛能的城市呢?有4要素很關鍵:

1、人口

2、人均GDP。這是衡量一個城市的富裕程度。

3、國家定位。國家定位高,城市的發展起點和天花板才可能會更高。

4、上市公司的數量

在這個3.0的時代,未來能成功轉型的,也一定是具備了這4要素的城市。

坐等炸彈爆炸!中共地方政府「借錢」規模創新高

2023年中共地方政府的「借錢」發債數據顯示,當年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9萬多億元,地方發債規模創歷史新高,比2022年多了近2萬億。其中,廣東發債規模繼續居首。

中共財政部1月30日發布的「2023年12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債務餘額情況」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07,373億元。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93,374億元,同比增長約27%。去年地方借錢規模創歷史新高,比2022年多了近2萬億元。

隨著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快速擴容,債券利息支出逐年攀升。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地方政府債券支付利息12,288億元。據財新網統計,這一付息規模達2015年以來最高值,較2022年增長9.6%。

第一財經報導,去年地方借錢之所以創紀錄,主要在於再融資債券規模創新高。一方面,去年地方政府到期債務餘額大,地方財政收支矛盾比較突出,償債更加依賴「借新還舊」。

「借新還舊」利息必須安排財政預算資金等來償還。對地方政府來說,這部分付息資金就是剛性支出。

財政部數據顯示,2023年地方政府債券到期償還本金36,658億元,同比增長約32%。其中,發行再融資債券償還本金32,918億元,占到期金額的89.8%,同比增長約38%。去年地方靠再融資債券來借新還舊比重約9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數據均為顯性的地方政府債務,不包括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地方隱性債務最突出的兩個問題,一是底數不清。中共各級政府之間也是相互瞞騙,真實數據誰也說不清。中共當局也知道問題的嚴重,但是中共腐爛透了,早已喪失了改革的能力,只能坐等炸彈爆炸。

還未到最壞!面臨多重打擊,港負資產2.5萬宗,創逾19年新高

香港經濟低迷,連《彭博》報導預計,香港今年將成為全球最糟糕的房地產市場之一。從金管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可見,樓市的確不容樂觀。香港去年第4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錄得25,163宗,較第3季增1.3倍,是2004年第3季以來新高;所涉金額亦由593億增至1,313億元。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周三(31日)說,對銀行風險管理來說,最重要是拖欠比率沒有上升。去年第4季末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比率只有0.03%,因此不擔心樓按風險。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指出,股市差樓市也不會好,現在樓市面臨多重打擊,香港經濟全方位面臨壓力。

李兆波說:「第一個是息口,另一個是移民潮,還有經濟狀況。如果股市低迷,那些人賺不到錢,創造不到財富,想買(樓)也買不到。另外如果覺得經濟前景不明朗,也不會做那麼大的承諾。」

除了樓市差,金融界也傳出裁員消息。上月外電引述消息報導,滙豐大中華區商業銀行部門裁員,至少4名駐港銀行家離職,原因是大中華區內併購交易減少。裁員的還有美銀、瑞銀及摩通。近日BBC也引述在中資投資銀行任職的員工指出,公司裁員潮持續,「現在香港通街都是沒工作的banker」。

錢志健指出,現在香港根本不需要太多「金融才俊」。錢志健說:「資產管理現在新加坡也請人,也有很多在那邊新成立公司。如果你賣光所有東西,最近也走了20多萬人去英國。那個需求我覺得少了,而且會有一些投資銀行做兩件事,要麼融資、要麼交易,但交易量如果說香港股票是一直低,融資也不用做。」

先前瑞銀髮表的《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指出,香港一直處於泡沫高危區,房地產泡沫指數達1.24。

台灣去年第4季GDP估5.12%,2024前景看好

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2023年第四季GDP年增率概估為5.12%,並預估今年GDP將成長3.35%。

台灣出口是經濟的主要驅動力,繼去年第三季出口較上年同季減5.1%之後,第四季出口較上年同季增3.4%。

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2023年台灣出口總額4,324.8億美元,這是歷史第三高的出口數字,在美國聯準會升息21碼的衝擊下,台灣交出一張很不錯的成績單。2023年台灣順差高達805.6億美元,其中對中國順差805.5億美元,創4年新低,台灣對中國出口占比也從最高的43.9%下滑到35.2%。

1月份住房銷售急劇萎縮,中共放權救房市效果不彰

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信息綜合服務商克而瑞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的新房銷售總額為328.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34%,創下近年來的最低水平。

就在1月26日,中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態稱,要「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允許各城市「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產政策」。

次日(1月27日),廣州市政府率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該市房地產市場政策措施的通知,宣布在限購區域範圍內,購買建築面積12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不納入限購範圍,並支持「租一買一」「賣一買一」行為。

同日下午,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宣布,自1月31日起,支持非本市戶籍單身人士購房。

那麼,上述城市大幅放鬆限購政策,是否對銷售帶來了立竿見影的促進效果呢?

據官媒《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廣州宣布新的調控政策後,至今「二手房市場表現平靜,掛牌和交易並無明顯變化」;新房方面,廣州限購區多家新盤銷售人員均表示,近幾天外地客戶的電話諮詢增多,「但成交量效果還看不出來」。

克而瑞廣佛區域的調研也顯示,對於限購鬆綁的新政,目前多個房企展開了針對性宣傳行動,但上周末仍以零星成交為主,均為舊客轉化。

對中國城市放寬購房限制的行動,《華爾街日報》2月1日的報導援引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主管Julian Evans-Pritchard一份報告中的分析稱,「當前的刺激措施無法解決中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將繼續拖累中期經濟增長。」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03/201294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