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的納蘭性德

作者:

清·禹之鼎繪《納蘭性德像》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吟哦清麗超逸的納蘭詞,心是要痛的,唇齒是要留香的。三百年了,歲月沒有湮沒他——納蘭性德。這個美好的名字,即使在今天也不讓人感覺陌生,他是真,他是義,他是才情。

納蘭性德是他,納蘭成德也是他,「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是他名字的出處。成德這個名字一用就是二十多年。當康熙帝的皇二子被立為太子時,為避皇太子名諱,「成德」改成了「性德」;此後太子保成改名為胤礽,「性德」又恢復為「成德」;納蘭性德仿漢人以「成」為姓,另取「容若」為字,於是,「成容若」也是他;楞伽山人也是他,他的號。

天潢貴胄公子

361年前,有著正統滿洲血統的他出生在康熙時代的貴族之家,父親是權傾朝野的武英殿大學士明珠。母親是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一品誥命夫人。

納蘭性德出生時,滿洲鐵騎入關才幾十年,八旗軍的英勇猶在,所有的貴族子弟都被要求學習馬上功夫。納蘭性德自然也不例外,身為相國家的嫡傳長子,他自小就接受八旗子弟的精英教育,「數歲即習騎射」,學騎馬,學射箭,十多歲時的他,已經是武功超群,射箭百發百中了。

納蘭性德與別人不同的是,他的父親納蘭明珠精通滿漢雙文,深知漢族文化之深厚燦爛,八旗子弟多以武為本,明珠家的兒子們,則在習武之餘,花了不少功夫讀書寫字。

明珠多方延請飽學之士教授兒子們四書五經,將一些著名文人請到府邸拜為館師,納蘭性德「稍長工文翰」,14歲通詩文,誦讀經典且過目不忘。

長大成人後的納蘭性德文武雙全,騎術、劍術、武功一流,儒學根基深厚,詞章功夫更是卓越超凡。

17歲時,納蘭性德入學國家的最高學府——太學,剛入學就被「校長」徐元文看中,徐元文是當時負有盛名的翰林三兄弟「崑山三徐」之一,把他推薦給家兄徐幹學。納蘭性德18歲中舉人,19歲中進士,不過這一年他因病沒能參加由皇上親自主持的殿試。三年後,22歲的納蘭性德參加了殿試,小試牛刀一考中舉,名列二甲第七,也就是全體考生的第十名。

風流斯文詞人

納蘭性德小有文名始於等待第二次殿試的三年中,幾年時間裡,性德在既是朝廷重臣又是大學者的徐幹學的指導下,不僅學業更上一層樓,還編輯了大型書籍《通志堂經解》,這是清代最早出現的闡釋儒家經義的大型叢書,收錄先秦、唐、宋、元、明經解138種;他的雜記《淥水亭雜識》也廣受好評。

翻開《清史稿》,對納蘭性德的描述最為詳盡的是他的文采,「性德善詩,尤長倚聲。遍涉南唐、北宋諸家,窮極要眇。所著《飲水》、《側帽》二集,清新秀雋,自然超逸。」

這兩集收納的都是他的詞作。《側帽集》刊印時,納蘭性德24歲,不久後《飲水詞》面世,嘉評鵲起,一時洛陽紙貴,引得「家家都唱《飲水詞》」。

《側帽》取的是北朝貴族獨孤信的故事:獨孤信的姿容絕佳,為時人仰慕。一天他急著趕路,沒有留心被風吹歪了帽子。結果第二天,滿城的男子們都以歪戴帽子為美。

《飲水》取自「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納蘭性德的愛妻早逝,他經歷過了生死別離,心事與思念都寄托在《飲水詞》中。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

這闋《浣溪紗》,真摯優美,憂傷悽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後人將他的詞作精挑342首合輯,成為如今的《納蘭詞》。

不到十五年的創作生涯中,除了《通志堂集》、《淥水亭雜識》、《納蘭詞》,納蘭性德又與顧貞觀合編《今詞初集》一選,為清初詞選中著名之本。他寫一手漂亮的褚遂良體的字,也精於繪畫和書畫鑑賞。只是詞名太過璀璨,將他的這些才名淹沒了。

英俊威武武官

令人大跌破眼鏡的是,進士及第、文名卓著的青年才子,卻「被恩命引而置之珥貂之行」,沒成翰林而被委武職,「授三等待衛」。

只因為性德的武功不輸文才,「上馬馳獵,拓弓作霹靂聲,無不中」。納蘭性德的出身也正是御前侍衛的上佳之選。雖令人意外,倒也在情理之中,性德的父親明珠便是從侍衛做起,直至權傾天下的。

在朝中很多高官「以不得上第入詞館為容若嘆息」的嘖嘖聲中,性德上任了。從此上北下南鞍前馬後,「出人扈從,服勞惟謹」。康熙南巡北狩甚至祭祖,都帶著性德在身邊。「幸海子、沙河、西山湯泉及畿輔五台、口外盛京、烏剌,及登東嶽,幸闕里,省江南未嘗不從先後。」

皇帝的眼光沒有錯,性德還真是工作出色,「久之,晉二等,尋晉一等」。「夜闌怕犯金吾禁,幾度同君對榻眠」、「平堤夜試桃花馬,明日君王幸玉泉」,他的謹慎、盡職躍然紙上。

性德的詞章,多為鞍馬扈從之餘所寫,在性德家居住過幾年的姜宸英記他:「君雖跋涉艱險,歸時從奚囊傾方寸札出之,疊數十紙,細行書,皆填詞若詩,略記其風土方物。」他的《塞外七夕》、《秣棱懷古》、《江南雜詩》以及《五色蝴蝶賦》等等,都是如此而來。

康熙帝也是位好讀書的聖君,待他異於一般侍衛,性德得到的賞賜多種多樣,從「白金綺繡」到「名馬香扇」外,康熙帝還親筆抄錄「唐賈至《早朝》七言律賜之」。

慕賢才交布衣

有趣的是,流淌著權相之血的性德,卻「生平淡於榮利,書史外無他好。愛才喜客,所與游皆一時名士」,「好賓禮士大夫,與嚴繩孫、顧貞觀、陳維崧、姜宸英諸人游。」他的朋友多為布衣,都是當時的飽學之流,「皆一時俊異,於世所稱落落難合者」,其中的顧貞觀,與性德相知最深。

顧貞觀是清代著名文學家,字梁汾,江蘇無錫人,出身名門,著有《積書岩集》及《彈指詞》,是位特立獨行不隨流俗的文人,在朝中為官遭排擠而解職,被明珠府聘作館師,由此與性德相識,那年顧貞觀四十歲,「歲丙午,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見即恨識余之晚。」遂成忘年之交。

納蘭性德不僅與顧貞觀,吳兆騫、姜宸英、嚴繩孫、朱彝尊、陳維崧、梁佩蘭等都是他傾心結交的。這些人都比他年齡大得多,都是飽學之士。

性德的成名作,就是寫給顧貞觀的《金縷曲·贈梁汾》,讀來令人擊節嘆賞: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通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直抒胸臆,一片純真,深深感動顧貞觀,納蘭性德也因這闕《金縷曲》震驚詞壇,從此文名遠播。

「絕塞生還吳季子」

納蘭性德最為人稱道的,是他對朋友的披肝瀝膽。他向朋友的朋友義伸援手,在史上留下了「生館死殯」的佳話。

這朋友的朋友名吳兆騫,號季子,是當時文壇尊崇的「江左三鳳凰」之一,文名隆盛卻也性情狂放,得罪人甚多。他的老師計青轔曾斷言:「此子異時必有盛名,然當不免於禍。」果然,後來發生的科舉舞弊案,吳兆騫因仇人誣陷而獲罪,全家充軍邊塞。

吳兆騫是顧貞觀的多年好友,對性德來說卻是陌生人。

科舉舞弊案是先帝順治硃筆御批的,官宦世家的子弟哪能不知斡旋此案的難度,「容若乃懇之父」,不惜動用父親的力量,終於「絕塞生還吳季子」。

吳兆騫結束流放回到北京,性德將吳兆騫聘為家中的館師,教授弟弟揆敘學業,解決了他一家人的生計。幾年後身為御前侍衛官的性德正隨駕康熙帝巡視江南,傳來了吳兆騫病故的消息,性德為此特地返回京城,為吳兆騫操辦喪事,又出資遣人送靈柩回吳的故鄉吳江,並妥善安排了吳兆騫的老母和妻兒的生活。典故「生館死殯」由此而來,被作為友誼的典範。

文化沙龍「淥水亭」

「野色湖光兩不分,碧雲萬頃變黃雲。分明一幅江村畫,著個閒亭掛夕曛。」納蘭的這首小詩,描繪的是他和文人墨客吟詩唱和的淥水亭。

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皇帝為網羅天下人材,下詔開設博學鴻儒科,要求朝廷官員舉薦名流及有學問之士送至京城,由康熙帝親自考試錄取。於是,各地的名流雲集北京,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實並不願成為清朝官員,是被當地官員強行送來的,但在英明寬仁的康熙大帝的感召下,這些人幾乎全部被錄用為朝廷官員,對堅辭不仕的,康熙帝也不追究。這些博學鴻儒在以後的歲月里,對社會的穩定大有影響,此為後話。

而淥水亭,則為這些風流才子提供了聚會的場所,幾乎把舉國首屈一指的文人才子「一網打盡」,他們吟詩弄月,把酒言歡,比如朱彝尊、陳維崧,兩人和性德並稱「清詞三大家」,這兩個人都是淥水亭的座上客。淥水亭儼然成為京師的文學中心,深深地影響著當時的文壇。

納蘭性德自如地切換他的角色,「日黎明間省畢,即騎馬出,入直周廬,率至暮」,早晨給父母請了安就去朝廷,進入禁中值守,履行一等帶刀侍衛的正職,傍晚回家,「業餘時間」則大多花在這裡,「雖大寒暑,還坐一榻上翻書觀之,神止閒定,若無事者。」

他的才情得到漢族最高層知識分子們的認同,他也把康熙帝的崇儒尊孔、禮賢下士傳遞給了這些人,無形中化解了漢族文人的精英階層對滿族人當政的非議。

性德身後家道中落,「淥水亭」早已不可考,美名卻留了下來。

人間過客早回天

「我是人間惆悵客」——塵世不是他的家。

在納蘭性德的人生里,那麼多矛盾和諧地交融,名滿天下的才子、英俊威武的武官,以風雅為性命的八旗子弟⋯⋯人生華美,他卻憂傷,翻開《納蘭詞》,滿眼是「愁」,滿篇是「哀」。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冰清玉潔的雪花來自天庭,「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飄落人間只有愁苦,只能漂泊——錦衣玉食、高朋滿座、名滿天下又如何?心無所依。

所幸他的人生劇本,只到31歲,當角色演完,他終得解脫。

2019-07-21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04/201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