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日:形勢如此糟糕!中國經濟繁榮已落幕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之際,政府過於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令這種局面雪上加霜。

中國面臨的人口結構薄弱和債務沉重等根本性挑戰確實嚴峻。但還有一點顯而易見,困擾中國的很大一部分問題演變成了一輪糟糕的周期性滑坡,而中國政府不恰當的政策選擇令這種局面雪上加霜。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周二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但他履新後首次進行的這一講話幾乎無法讓人相信中國政府認識到了這一點,或者願意改弦更張。

中國關鍵的年度人大會議周二在北京開幕,李強闡述了過去一年的成就和未來一年的任務。這些大目標本身並沒有任何出人意料之處:與去年一樣,中國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是「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目標為3%左右和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1,200萬以上。

令人驚訝和擔憂的是,考慮到為實現這些目標而計劃採取的措施以及目前的經濟狀況,這些目標似乎與現實相去甚遠。

近期的研究揭示了中國經濟可能低於其潛在增速的程度;潛在經濟增速是指,假以在恰當的政策環境中,經濟在不發生過熱的情況下可能實現的增長速度。鑑於地方政府過去十年裡的大規模開支,中國政府的確面臨一些切實的財政限制。經濟的潛在增長率顯然在走低:自2010年代中期勞動適齡人口數量見頂以來,經濟增長的下行趨勢尤為明顯。

但決策者似乎也很有可能過多地吸取了過去刺激政策的教訓,現在有可能重蹈2009年後西方決策者的覆轍:維持過於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導致經濟增長和就業長期低於潛在水平。

鑑於形勢如此糟糕,中國銀行間短期利率和政府債券收益率在過去半年裡仍顯著過高,與2016年初上一次嚴重低迷時的水平差不多,而當時的經濟增長和通脹率都還相當高。

這對房地產行業來說可能沒有太大影響,因為借款人不相信房地產開發商仍有償付能力,所以他們在市場之外觀望。但這對其他借貸來說可能關係重大。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的經濟學家估計,自2021年底以來,中國經通脹調整後的實際利率一直遠高於有利於充分就業和穩定通脹的「中性利率」,可能需要將實際利率下調近一個百分點才能糾正這一狀況。

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中的高頻就業數據是國內經濟中仍有多少閒置勞動力的另一條線索。研究諮詢公司Gavekal發現,在2023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PMI的就業分項指數按其在就業市場中的行業分量進行加權合成後的水平遠遠低於其長期平均水平。幾乎所有的拖累都來自服務業。

考慮到從某些方面來看貨幣政策仍然十分緊縮,而且目前的通脹率約為零,2024年3%的通脹目標和與去年持平的經濟增長目標引人關注。財政政策看起來也不會有更大的支持力度。中國正式的國家預算赤字為國內生產總值的3%。加上計劃發行的特別國債,這一比例將達到3.8%,與去年持平。

中國很多實際財政支出都是由地方政府和國有政策性銀行在預算之外完成的,但如果不降低利率,相關融資可能會很困難,尤其是如果中國政府希望避免擠占已經疲軟的私人投資。總理李強在講話中確實暗示在利率問題上有更大的迴旋餘地,他表示,貨幣供應量應當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這與去年要求貨幣供應量的增長與名義增長保持一致的呼籲相比有了微妙的變化。但李強也要求保持匯率穩定,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去年避免了「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措施。

最後,鑑於服務業狀況仍然不佳,李強在講話中對服務業的提及很少,這讓人關注。講話中提及服務業剛好四次,其中一次是講到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時提及。另一方面,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首先講到的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李強確實暗示,政府可能正在制定一些額外的激勵措施來支持消費者支出,稱政府將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例如,在之前的經濟低迷時期,中國政府曾對購車提供補貼。

但中國政府似乎仍然相信,基本上可以通過製造和出口擺脫困境,儘管國外的保護主義正在抬頭,並認為大量跡象顯示中國的服務業存在閒置,如果推動得當,服務業可能會強勁反彈。

人口老齡化、地方債務負擔沉重以及受挫的房地產融資模式是棘手的問題。但中國最大的結構性問題可能是其日益僵化的政策機制。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08/202727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