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美中摩拳擦掌 大戰一觸即發?【阿波羅網報導】

作者:

全球的碳減排勢頭促進了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增長,各國紛紛爭奪這一蓬勃發展的市場份額。在這場爭奪中,作為全球兩大經濟強國的美國和中國,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愈發激烈。法國外貿銀行的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Alicia Garcia-Herrero,最近預測,繼晶片爭奪戰之後,電動汽車可能成為美中下一場地緣政治爭鬥的焦點。

在全球電動汽車產業中,中國近年來迅速擴展了其生產能力。根據研究機構TrendForce的數據,預計2023年中國的汽車出口總量將達到48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約占25%,達到120萬輛,顯示出其出口量持續上升的趨勢,這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政府的注意。

中國的電動車品牌比亞迪在2023年第四季度超越了美國的電動汽車標杆企業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雖然比亞迪超過80%的銷量在中國國內,但其逐漸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在烏茲別克、泰國、巴西和匈牙利等地建立裝配工廠,並增加對歐洲的出口量。比亞迪計劃今年在墨西哥建立新工廠,顯示其全球擴張的雄心,不僅旨在鞏固其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還致力於推廣中國製造的經濟型電動車。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的低價競爭,美國的稅收優惠政策似乎難以抗衡。這向全球汽車產業發出了一個強烈的警告,同時也與美國總統喬·拜登努力通過大量補貼政策,推動美國汽車製造商在國內外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的願景相衝突。

儘管美國推出了多項政策,中國製造的電動車價格仍然遠低於美國同類產品。有些中國小型電動車的售價甚至低於1.1萬美元。汽車諮詢公司Dunne Insights的執行長Michael Dunne表示,在價格上,沒有哪個品牌能與比亞迪競爭。

儘管美國設立了貿易壁壘,中國品牌的電動車在美國市場上仍然稀缺。《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曾下令對從中國進口的汽車加征25%的關稅,進一步限制中國汽車享受補貼政策的優惠。這些措施使得中國汽車製造商幾乎無法在美國市場與本土或盟國製造的汽車競爭。

然而,美國汽車製造商日益將中國的電動車視為一大威脅。一些美國官員認為,即便設立了大量貿易壁壘,也難以完全阻止中國汽車製造商進入美國市場。

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激增,美國汽車製造商和工會等都要求政府採取更多措施,這給拜登帶來了政治壓力。拜登承諾將「為美國汽車工人做正確的事」,並在2月29日啟動了一項調查,以探究中國製造的汽車是否可能用於監視美國公民。

拜登政府將調查連網汽車的國家安全風險,特別關注中國製造的相關技術。白宮表示,根據拜登的指示,美國商務部將考慮針對使用「受關注國家」技術的連網汽車所帶來的風險制定相應法規。

路透社》報導,在美國,對中國採取限制性貿易政策是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罕見的共識領域。報導指出,拜登實際上是在繼續川普針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

密西根州的民意調查專家Bernie Porn表示,拜登的措辭是為了在密西根州贏得支持,該州是美國汽車工業的中心,也是2024年大選中幾個競爭激烈的關鍵州之一。包括福特和Stellantis在內的多家美國汽車公司都將總部設在該州。Porn認為,拜登確實需要採取行動,以反駁川普關於汽車工人工作崗位流向中國的說法。

許多汽車產業官員敦促對中國汽車製造商設置更高的貿易壁壘,不僅僅是美國,歐洲也在考慮採取相似措施。特斯拉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1月份表示,如果沒有貿易壁壘,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可能會輕易擊敗大多數競爭對手。由此可見,在電動車領域,美中之間的競爭已經達到了緊張的程度,美中電動車大戰,似乎已經一觸即發。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阿波羅網方尋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13/202955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