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哈馬斯即將贏下這場戰爭 剛剛里程碑出現了

就在昨天,美國最挺以色列的猶太裔的民主黨政治領袖,與內塔尼亞胡翻臉了。美國級別最高的猶太裔民選官員、以色列的「終生支持者」——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大佬舒默。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舒默的言論看起來像是美以關係中的一個里程碑。拜登被問及對舒默演講的看法時表示,這是一次「很好的演講」。

在幾個月前,哈以衝突剛剛爆發時,我就寫過一篇文章:《哈馬斯已經贏了!》

我同時在戰爭爆發一個月後解釋了,他贏得的是什麼戰爭,就是輿論戰。

《巴以衝突背後的全球輿論戰爭,以色列正在節節敗退》

今天,我的這些預判,全部實現了。

就在昨天,美國最挺以色列的猶太裔的民主黨政治領袖,與內塔尼亞胡翻臉了。

美國級別最高的猶太裔民選官員、以色列的「終生支持者」——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大佬舒默,把我這個分析邏輯講透了。

他怒批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為「中東和平的主要障礙」。

這還不夠,他甚至直接干預以色列內政,要求以色列提前舉辦換屆選舉,把內塔尼來胡給換掉。這種言論,無疑是最為強硬的表態了。

內塔尼亞胡都跑出來說,你不能干涉以色列的內政,以色列什麼時候選舉輪得著你來說話嗎?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舒默的言論看起來像是美以關係中的一個里程碑。

舒默把他的理由說得很明白,他說:「內塔尼亞胡總理已經迷失了方向,他讓自己的政治生存凌駕於以色列的利益之上。」「內塔尼亞胡對於加沙的平民傷亡過於寬縱,這正將全世界對以色列的支持推向歷史最低點。如果以色列成為棄兒,它將無法生存。」

美國總統拜登被問及對舒默演講的看法時表示,這是一次「很好的演講」。

舒默,可不是一名普通的國會議員,是國會領袖,就是猶太人,並且主導了美國對以色列的各種支持,是在戰爭初期最為支持以色列的鐵桿美國政客。

他在戰爭爆發後幾天內(10月15日)就抵達以色列特拉維夫進行訪問,期間發表聲明稱,美國國會議員已經討論了向以色列提供多種先進武器系統的彈藥以及防禦系統的相關事宜。這些武器包括「鐵穹」防禦系統的彈藥、精確制導炸彈、能夠將標準炸彈轉化為精確制飛彈藥的JDAM套件以及155毫米炮彈等。

他還代表美國國會為以色列問題專訪中國,與中國外部部長王毅直接對談,要求中國發表聲明支持以色列,引發了世界輿論的廣泛熱議。

現在,舒默的表態,卻完全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民主黨眾議員希夫說:「美國國會中最堅定的以色列捍衛者舒默發表這些言論的事實,應該會在以色列引起一場地震」。

怒批內塔尼亞胡的可不止是舒默,戰爭剛剛爆發時稱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總統拜登也正在發表對內塔尼亞胡的強硬講話。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12日重申,以軍將繼續推進在加薩走廊最南端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美國總統拜登則公開警告以方,攻入拉法將是踩踏「紅線」,隨即遭到內塔尼亞胡反駁。

而拜登在之前,演講後私下與官員直接說要與內塔尼亞胡要攤牌,由於麥克風未關,導致談話泄露,引發輿論大嘩。

拜登直言不諱地說:「我們不能讓以色列在追擊哈馬斯的過程中,造成3萬名巴勒斯坦人的喪命。」

跟著反轉的,不止是美國,中東最強金主沙特,也有了巨大的反轉。

我在之前的文章說過,哈馬斯發動恐怖襲擊的重要政治目標就是阻止以色列與沙特建交。因為當時以色列與沙特的建交談判正在進行中。

沙特在戰爭爆發後的發言是模稜兩可的,他反對戰爭,要求兩國方案,但沒有罵以色列,也沒有罵哈馬斯,對於沙以建交也沒有表態。

而且美國的外交人員在11月時,依然確認沙特並未改變與以色列建交的目標。

但現在不一樣了。沙特外交部門在這一問題上的表態已經升級為侵略了。

2月7日凌晨,沙特外交部在其官方社交媒體帳號上發表聲明。聲明顯示,建立一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是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的合法權利。沙特外交部還要求以色列必須停止對加薩走廊的「侵略」,要求所有以色列軍隊撤出加薩走廊,否則將不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

對以色列進行批評的國家越來越多,政客們為什麼前後不一?

原因很簡單,政客們必須服從於輿論。

美國民主黨今年就要大選了,而輿論對於美國民主黨政府無條件支持以色列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多了,對於加沙平民死亡的事件越來越不能容忍。

國會和總統都要在今年選舉,他們都在屈從於輿論,否則會對自己不利。

如果在選舉前,再爆發出各種戰爭對平民傷害的事件出來,那民主黨就有可能輸掉這場選舉。因為民主黨主要的選民中,已經有很多在輿論中反對以色列不加控制的戰爭手段了。

其實任何政客都要服從於輿論,哪怕是沒有民主制度的沙特。

沙特國內一樣有洶湧的民情對以色列不滿,就算是繼承制的沙特,他們的政治人物,也必須在民意下轉換立場。

如果輿論不滿,萬一衝擊到自己的政治地位,怎麼辦?有什麼比沙特國王的地位更重要的呢?這些外部問題,最終要回到政客們具體的利益——執政地位來考慮。

那些天天談國家利益、正義與是非的人,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政客從來不是神,他們也有自己的利益,而政客的第一利益,就是我得先成為一個政客。

任何問題,不管你認為的什么正義是非,在政客的第一利益面前,都要讓步。

舒默和拜登真的是在乎平民傷亡嗎?當然不是。平民傷亡在戰爭初期就大量出現了,但當時他們是無條件支持以色列。

是平民傷亡引發的輿論威脅到自己的政治地位了,才出來批評內塔尼亞胡。這是由政客的第一利益決定的反轉。

哈馬斯也是一樣。

哈馬斯只要阻止了沙特等國家與以色列建交,他就在中東擁有了一個最有錢的盟友,長期以來,沙特政府及其民間富豪,正是哈馬斯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如若失去這些金主,哈馬斯怎麼可能在加沙長期統治。

據統計,沙特這麼多年平均每天對巴勒斯坦的援助就高達一百萬美元以上。在2014年時,大手一揮就是五億美元投入加沙進行重建。沙特太有錢了,各種援助起步就是幾億美元。

還有一堆的中東國家對巴勒斯坦進行援助,比如卡達伊朗等。

而聯合國組織的各種援助也非常多。

僅2014年至2020年,聯合國機構就向加沙提供了價值近45億美元的援助。

一部分資金進入了巴解組織,另一部分則進入了哈馬斯的口袋。

哈馬斯獲得加沙人心的重要方式叫福利系統,因為他能從外部搞到金援。在被封鎖的加沙,這種手段,最容易獲得人心。

如果加沙是一個開放可以與外界交易的地方,一堆的年輕人,自食其力就可以了,哪裡需要什麼援助?以色列的封鎖給了援助的理由,哈馬斯對援助的分配,就控制了所有的加沙人,他們成為了加沙人的神,很多人不工作甚至都有東西吃。

如若大金主們都與以色列建交了,再給錢哈馬斯這種恐怖主義分子,可能性就越來越低了,哈馬斯存在的基礎就不復存在了。

哈馬斯發動這場戰爭,難道不知道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一結果。以色列政府的強硬,全世界都知道,哈馬斯這種天天和他鬥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

以色列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就是他們計劃中的一部分。哈馬斯就是要引戰,他們的恐襲的目的,就是挑動以色列政府發動大規模戰爭,因為他們知道對面的政府會如何反應。

戰爭的輸贏,不是以哈馬斯成員死了多少計算,而是以最終他們的政治目標能否達成來判斷的。

在哈馬斯政客眼裡,下面的嘍囉士兵死了多少個,重要嗎?死幾個官員重要嗎?老百姓死多少重要嗎?一點也不重要。

甚至可以說,對於支持哈馬斯的背後中東富豪們來說,哈馬斯高層全死光又如何?不會換一批人當高層嗎?他們要的是有人去對抗以色列。

對於大多數哈馬斯官員來說,只要政治地位還在,就還能繼續統治加沙,甚至換個名字(比如不叫哈馬斯了)繼續統治加沙,繼續當加沙民眾的神,才是他們的政治利益所在。

他們其實是加沙平民的敵人,他們在故意製造戰爭。

因為正是他們將加沙平民當作肉盾,引以色列來戰,造成極大的平民傷亡,由此改變國際輿論,從而最終達成他們的政治目標。

哈馬斯在戰爭中,天天在幹的事是什麼?就是統計傷亡,記錄悲慘視頻,特別是記錄婦女兒童的各種屍體,然後通過網際網路全球傳播。

聯合國的各種救援組織,成為了他們的助手,也在不停地發布各種平民傷亡的信息。

平民的屍體,就是哈馬斯的輿論子彈,你不打死這麼多平民,我怎麼宣傳,我怎麼收穫同情,我怎麼將來繼續找金主拿錢呢?

死得越多,哈馬斯高層越興奮。你以為他們會難過嗎?這都是他們算計中的一個必然結果。

這才是真正的戰爭,並且,這場輿論戰,哈馬斯在一步一步勝利。不說在其他中東國家引發的輿論狂潮了,就是美國政客都被他們改變了。

幾個月前,誰能想到美國想盡辦法促成哈以雙方的停戰協議呢?

《以色列時報》1月29日稱,當地時間28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在巴黎與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摩薩德)領導人、埃及情報部門負責人以及卡達首相展開談判,討論為期兩個月的停火協議

當地時間2月4日至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中東地區多國,試圖推動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達成新的停火協議。

幾個月前,誰能想到全世界對哈馬斯最強硬,對內塔尼亞胡的強硬最支持的舒默會說出這種話來呢?

現在拜登已經給以色列劃下紅線,不能打拉法,不能占領加沙。

不能占領加沙的話,還能清除哈馬斯嗎?怎麼可能,哈馬斯是亦兵亦民的恐怖主義組織,現在加沙又死了三萬多人,他會缺粉嗎?這些死亡的家屬不是他們潛在的兵嗎?甚至是自殺敢死隊嗎?這些人不想復仇嗎?

就算是以色列打掉了哈馬斯明面上的軍隊,未來呢?加沙可有幾百萬人,打死十萬又如何?

不會捲土重來嗎?以色列哪來的安全?

最後,還不是哈馬斯贏了?

以色列為了自身安全,戰鬥了八十年,結果安全了嗎?

沒有長遠的眼光,被敵人牽著鼻子走,是不可能解決長治久安的問題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古老闆的老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22/203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