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復活節的省思:唯物論帶來價值觀和認知危機——看不見何為良善

唯物主義世俗化的社會底色,帶來的種種迷失和矛盾,已經把人們折磨的痛苦不堪。這種唯物論的假設就是,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所以人能夠享有越多的物質,越好的物質就越幸福,這種教義已經被證明徹底破產。

在柏拉圖看來,最高意義上的「理念」是「良善」 the Good,所有事物存在的意義就是與良善產生關係,依存在良善之中。

如果唯物論是世界的真相,那麼為什麼在這個物質比歷史上任何年代都豐富的時代,社會卻在解體,人們的內心反而史無前例的迷失、空虛、失落?

先賢們的智慧

在2400多年前的古希臘,人們也曾面臨一個價值觀的危機與迷失。在柏拉圖之前,希臘哲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世界背後的本原是什麼,也就是最高的法則或者萬物的共性。

泰勒斯 Thales of Miletus說是水,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說是空氣,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的徒弟們說是數字等等。

有一位名叫德謨克利特 Democritus的哲學家,提出了原子論的思想。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和空間。原子是一種不可再分割的物質微粒,每個原子都是毫無空隙的。原子可以在空間活動,空間給原子提供了運動的條件。

他就成了唯物論的鼻祖,他可能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理論在幾千年後的當代,成為了世俗社會的正統。

但在當時,這種原子唯物論並不入流,如今被普遍接受也僅僅是近幾百年的事情。柏拉圖 Plato並不認可德謨克利特的唯物論,他轉述蘇格拉底 Socrates的觀點認為,在可見的萬物背後,是肉眼不可見的永恆的理念。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組成。理念的世界是永恆不變的真實存在,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象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

而在柏拉圖看來,最高意義上的「理念」是「良善」 the Good,所有事物存在的意義就是與良善產生關係,依存在良善之中。

在《聖經》的《創世記》中,在上帝創造了世界萬物後,是這麼記載的:「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Very Good。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創世記》1:31)

基督信仰認為一些希臘哲學對良善的理解,與聖經有相通之處,上帝是萬物的本原,是終極良善者,他所造的萬物也依存於他,被創造的目的就是聯結與上帝,與上帝相通。

唯物論的死胡同

今天人們相信的「創世論」是一種基於唯物論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也就是萬物都來自一個宇宙大爆炸,所有的物質急速的膨脹,並逐漸冷卻形成今天的物質世界。沒人能解釋大爆炸之前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大爆炸會發生。

缺失了物質存在背後的更高法則,將一切還原為原子的機械運動,這樣的宇宙觀只能不斷的在物慾中膨脹,因為沒有更高的關懷。人們殫精竭慮在宇宙原材料的基礎上不斷加工出更複雜、更大量、種類更繁多的物質,並認為這等於從低級演進向高級,等於從缺乏和苦惱升級到富足和幸福。

因此,相信所有物質來自大爆炸的現代人,依照這個模型創造了一個物質極其豐富,商品大爆炸的社會。而沒有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就不可能製造並操縱出更多更好的物件和原子組合,因此伴隨著商品大爆炸的是信息大爆炸,工業革命後,基於資訊化技術的電子化虛擬世界就是一個例子。

對於如今世界大部分城鎮人口來講,我們這個時代可謂是在商品選擇和信息上比歷史上所有已知的年代更豐富。貨架上是琳琅滿目的商品,電子屏幕上眼花繚亂的各式各樣的信息。雖然這不等於現代人之間沒有貧富差距和物質缺乏的問題,但是仔細考慮歷史的縱深,即使在近幾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有哪一代人的物質條件和生活舒適性超過我們?

有哪一代人能像我們一樣,在一個掌心大的玻璃面前,幾乎可以找到任何想要的信息,即刻聯繫到以前需要幾個月傳信的人。

可是,把唯物論的邏輯推導到了極致的現代世界,帶給了我們幸福嗎?

從史無前例的心理疾病、焦慮和心靈空虛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另一個衡量人們的幸福和對世界的盼望的指標就是婚姻和生育率,在物質最豐富的國家和地區,結婚率反而跳水,離婚率飆升,同時生育率坍塌。

如果唯物論反映了世界的本質,是最高的法則,那麼遵照唯物主義構建的社會,並且絕大部分默認唯物論是真實的人們,內心應該前所未有的幸福、充實,並且信心滿滿的遵照生存的規律,兩性結合併將最多的孩子們帶入世界才對。

可是眾多國家的結婚率和生育率反而接連斷崖式下跌,與富裕的程度和財富增長趨勢呈截然的反比。美國每1000人的結婚率曾高達16,但近年卻低於7。

https://www.jec.senate.gov/public/index.cfm/republicans/2020/4/marriage-rate-blog-test

中國1960年代生育率曾超過7,如今生育率僅為1,可謂是史無前例的大塌方。一談到生育,許多人的問題竟然是:「世界如此的混亂絕望,為什麼要把孩子帶入世界受罪?」絕望的心態可見一斑。

http://scholarsupdate.hi2net.com/news.asp?NewsID=31063

https://theconversation.com/chinas-population-shrinks-again-and-could-more-than-halve-heres-what-that-means-220667

在一個交流通訊空前便捷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信任卻逐年下滑,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社會共識都在瓦解,人們的三觀差異越來越大,社會的凝聚力喪失,伴隨的是更大的矛盾和衝突的可能性。

社會共識的喪失帶來的是更大的社會運轉和協作的成本。如今因為LGBT變性運動的泛濫,美國已經在為「什麼是女人?什麼是婚姻?」等最基本和常識性問題爭論不休。而在這種全球自由主義文化的影響下,我國也在兩性關係、家庭觀甚至人是否比動物重要等基本問題上爭執不下。大家能夠被樸素的價值觀團結凝聚在一起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碎片化的社會反映的是人們內心的迷失與彷徨。

絕望和碎片化都與失去了與良善 the Good的聯結息息相關。失去了對良善的期盼和視野使人陷入絕望,後悔來到世上,更不會想將其他人帶入世界。而社會的碎片化是人們忘記了為什麼我們團結在一起時良善的,從而各自開始偏行己路。

唯物論的反傳統性

唯物主義世俗化的社會底色,帶來的種種迷失和矛盾,已經把人們折磨的痛苦不堪。這種唯物論的假設就是,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所以人能夠享有越多的物質,越好的物質就越幸福,這種教義已經被證明徹底破產。

而此類假設恰恰是過去上百年以來,源自西方的各種「主義」強加給我們的,而在更早之前,西方早已迷失了自己。所以,無論是資本主義、法西斯主義、還是自由主義都是如此。他們的基本假設都是一個原子唯物論的機械化世界,區別只是在於在社會層面,有的相信要讓大家更自由的,作為趨利避害的個體來追求物質,有的相信要有強力的中央集權來領導大家征服自然世界,並創造物質財富。

而這種來自西方的唯物論的認識,是與我國幾千年的思想史格格不入的。中國人自古是有超越自然界的敬畏的,華夏文明最早的祖先從黃帝、堯舜,直到到夏商周的許多君王都是敬畏上帝的。而這位「上帝」和《舊約》的至上神驚人相似,以至於我們可以說華夏文明從根源上來講是敬拜上帝的。

因為擔心「忘本」而抵制聖誕的同胞,恐怕不明白何為「本」也不明白何為聖誕

道家的創立者老子,在《道德經》中對無形大道的理解也與《新約》中上帝道成肉身中的「道」非常的相近,區別在於到了《新約》時代,道在耶穌基督身上取了人形,進一步的向人類啟示了自己。

可是繼承了近代西方思維的唯物論者,強行解讀老子與孔子,認為他也是世俗化的唯物主義者。這恐怕只是凸顯了自己的無知。比如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許多唯物論人士會說:「可見老子是一個自然主義者,唯物主義者。因為人要按照大地的法則運行,大地要按照天的法則運行,天的法則要按照道理來運行,而什麼是道理呢,遵循自然規律的就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自然定理。」

可是他們從根本上誤讀了老子,這裡的「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法則,而是「道」自己就是如此的意思,道自己就是這樣。也就是說「道」不同於世間萬物,他指導一切,卻沒有事物指導他,道是恆定不變的至高力量。老子用的「然」的意思更接近人們俗語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用法,是指「這樣」的意思。這不是作者的一家之言,而是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研究古典哲學的專家楊鵬的觀點。

唯物論認識還常引用孔子在《論語》中的話:「敬鬼神而遠之」,似乎這說明孔子是純粹的世俗人倫主義者,不相信任何超自然的力量,或者至少認為這些力量是不重要的。

但是孔子還在《論語》八佾篇中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犯罪得罪了上天,我們的祈禱也不蒙垂聽。孔子顯然不是唯物主義者,他主張的克己復禮,這個「禮」很大一部分就是以前中國先祖堯舜的敬天的禮儀。這裡的「天」也不是大氣層的意思,而是古代中國人相信的至上神。

郭沫若在《先秦天道觀之進展》中說:「由上所論足見殷(商)時代是已經有至上神的觀念的,起初稱為「帝」,後來稱為「上帝」,大約在殷周之際又稱為「天」…上帝能夠命令,上帝有好惡,一切天時上的風雨晦冥,人事上的凶吉禍福,如年歲的豐嗇,戰爭的勝敗,城邑的建築,官吏的黜陟,都是由天所主宰,這和以色列民族的神是完全一致的。」

孔子所說的「敬鬼神而遠之」,更可能說的是對邪靈和怪力亂神要提防(「鬼」被放在了「神」前面使用,更傾向於貶義)但他對上帝/上天當然是敬畏的態度,不只敬畏,還要竭力克己避免犯罪,才能讓自己的祈禱獲得垂聽。

可見,唯物論使人喪失對信仰和靈界的基本常識和判斷力,竟然認為上帝和邪靈是一樣的概念,認為神和鬼是一個概念,認為正教和邪教是一個概念,也就是說一切的信仰都是愚昧的甚至是惡的。

憑果子認樹,這樣的原子化,機械化的宇宙觀帶來的果子不言自明。不但是在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在危機時刻也是如此,在3年的新冠危機中,今世的性命被看為至高無上的事情。毫無彼岸關懷和超越性盼望的大眾,被各種聳人聽聞的疫情噩耗恐嚇得病急亂投醫,失去了理性反思的能力,盲目的投入到各種反理性的集體儀式中,輕則浪費時間和資源,重則反而帶來危害,最終傷害了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

我當然絕不是說大家的生命不重要,也不是說國家和社會不應該盡力保護生命。但是有彼岸關懷的社會,顯然面臨任何危機時,都會多一份寧靜、理性、自我犧牲的精神,不容易在各種情緒化和盲目的心態下自亂陣腳,也更不容易被虛假、恐嚇和煽動性的信息所迷惑左右。

如果上帝是終極的良善,那麼所有其他好的事物,無論是公共衛生、經濟發展、心理健康、日常生活等等就可以在一個均衡的結構中被合理的認識。而缺失了上帝的認知結構中,容易抓住一個方面,以偏概全的去忽略甚是壓制其他方面的合理需要,從而導致社會和個人的災難。

面對新冠,當唯物論驅使我們只關注安全和控制的時候,我們就無法理性衡量其他重要的因素了,任何質疑神化安全和控制的觀點,都會被扣帽成為「異端」,從而無法被理性的審視。

唯物論其實是「唯誤論」?

現在也許是時候從心反思我們對世界的基本假設了,走出唯物論的誤區,發現還有其他看待世界的方法,也許人們長期以來嗤之以鼻的「唯心論」,也就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對世界的理解更接近正確一點。而他們仍很有瑕疵的理論,在耶穌基督和後來的教會中被糾正。在本文開頭,當一個官員稱耶穌是「良善的夫子」時,耶穌質疑他的提問,是想糾正他並幫助他認識到:除非他明白耶穌基督就是上帝成為人的樣式,不然不能稱他為「良善的」,因為只有上帝是終極的良善。

世界的本原不是物質的原子,而是更加微妙和需要用心靈去體會的,我們的內心其實都更願意相信世界是由超越性的愛和溫暖的力量支撐的,而不是冰冷的機械運動。而道成肉身的上帝,也就是耶穌基督,給我們理由相信,這不是一廂情願,而是通往更美好世界的大門。

也許他,才是中西方的先賢們一直在尋覓而不得的終極之道與良善。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約翰一書》1:1

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這道太初與上帝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福音》1:1-3,14

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譯: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7-10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古木長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01/203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