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為何國人總覺得自己受到種族歧視?

歧視很多情況下來自於文化誤會

最近我的一位好友去日本遊玩,對當地的服務業是讚不絕口,我們就順帶聊起了各個國家服務業,對比了一下歐洲、美國和國內。

直接說結論,說服務質量哪裡好,純屬見仁見智、有失公允。但是論服務者和客人的地位對比,毫不猶豫可以說出:日本>國內>歐洲>美國。

什麼叫「地位對比」?很多人對服務水平的一個評估標準是:自己作為客人有沒有被「超額」尊重。簡單講就是,我有沒有感受到身為客人的「爽感」。

比如,國內的一些夜總會和澡堂子會在門口安排一隊女孩迎賓,你一進來就鞠躬微笑,大家齊刷刷喊:「老闆好」,這時你大概率會感到很有牌面,這就是「爽感」。

而日本人能做到什麼級別呢?一言不合就給你跪式服務。日本傳統的餐飲業服務習俗是:侍者不能比客人高,但是蹲著又不雅,只能跪著了。

除了這個之外,日本下到一個便利店都有嚴格的服務規範,最基本的是對客人要用敬語。日本的敬語非常繁瑣複雜,很多非日語母語者在日本打工,被客人投訴最多的就是不用敬語。

還有什麼微笑規範標準、鞠躬規範標準、站立行走的規範標準.....簡直多如牛毛。這就是為啥日本的服務業口碑長期是世界第一。

一位日本朋友告訴我,日本服務能到今天的水平,主要是日本人的恥感、集體文化,以及戰後高速發展時期留下的傳統。

在日本傳統的服務業觀念里,客人不管有什麼無理的要求,只要是沒違反規定,你就必須得給客人做。客人就是上帝,是每個服務從業者必須遵守的原則。

我想這也是很多國人喜歡去日本旅行的原因,在消費適中的情況下,往往能享受到超值服務。很多人也因此得出了「日本人素質極高」的結論。

那歐洲怎麼樣呢?很多人,包括我之前下意識會認為,歐洲這種老紳士傳統,加上服務專業(hospitality)最早還就起源於瑞士,肯定不會差。

那你可能要失望了。誠然,歐洲的服務業從業者基本禮貌還是有的,但也僅此而已了,歐洲服務業者認死理,讓我做啥你就寫紙上,除此之外的一律不做,要麼就加錢。

講一個前段時間我遇到的真實案例:我在維也納的一家咖啡館用餐,到結帳的時候因為我要趕著看電影,所以找到了離我最近的侍者,希望他能幫我結個帳。

多數情況下,侍者會幫你叫一下他同事,但有些時候,比如這次。該侍者拒絕了為我服務,並明確告知我這一桌不歸他管。

這裡面就得說一下歐洲的餐飲服務規則,在一些小費文化比較濃厚的地方(比如我所在的奧地利),每個侍者有自己固定「地盤」,這幾桌小費是我的,那就只能我來服務。

在有些小費文化不重的地方,比如義大利、希臘,就沒有這種規矩,誰見到客人有需求,誰就去服務,當然這些地方也屬於整個歐洲服務最好的區域。

還有就是在歐洲,你是不能直接喊「服務員」的,甚至對侍者招手示意也是不禮貌的,這也是我來了一段時間才知道的,可想而知那些不了解情況、語言又不好的中國人,遇到這種事,估計就會當成被種族歧視了。

其實,這完全是文化不同導致的誤會,他們不是對外國人,對本國人也這樣。我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麗思卡爾頓是歐美最高端的酒店品牌之一,它有一句很經典的品牌座右銘,是這麼說的:

「We are ladies and gentlemen serving ladies and gentlemen.我們是為紳士和淑女服務的紳士和淑女。」

這句話在酒店行業非常經典,幾乎每個歐美的酒店品牌都會借來當自己的培訓準則。但是我第一次聽到就覺得很詫異,怎麼聽起來像對客人的要求?

這就和日本的「顧客是上帝」的理念完全不同,歐洲這邊是我們是為紳士和淑女服務的紳士和淑女,言外之意你要是個有錢的吊毛,我可以選擇不服務你。

在日本,服務者要按照客人的喜好來提供服務,在歐洲,你得先遵守我的規則,我才給你提供好的服務。

這裡面的根本原因在於:日本和歐洲都同意人人平等的理念,但是在職場,人人平等要讓位於職業精神,而在歐洲,一切都不能僭越這個準則,不止是法律層面的平等,身份和情感上,也必須拉平。

所以在歐洲,你會經常遇到一些有點過於「耿直」的人。有次我在餐廳吃完一個蘋果派,結帳時我和侍者提建議:我說這個派分量太大了,我在空腹狀態下就吃一個都吃不了,有點浪費。

想想看按照中國或日本的服務態度,應該怎麼回覆你?好點立刻去整改,下次給你一個點半份的選項。差勁一點就是對你說點場面話糊弄一下,說你說得有道理,我們會考慮。

結果這個人直接跟我說:不好意思,有的人覺得大,有的人覺得小,我們也沒辦法。而且他真的不是心情不好才這麼回覆你,你甚至能從他的眼神中看出滿滿的真誠。還問你吃得怎麼樣,開心不。

還有以前新聞報導的,什麼大巴司機到點下班把遊客扔在車上。這種事雖然不常發生,但要發生在歐洲我也不奇怪。到點下班在歐洲就跟宗教信條一樣,誰都不能侵犯。

這種社會文化導致「說話的藝術」這玩意在歐洲真的不存在,甭管你是啥職業,員工經常比老闆牛b,大不了你開除我,我回家領失業金。什麼精神內耗根本不存在的,愛誰誰。

在慕尼黑,我遇到過幾次給了小費,對方說了句謝謝然後面無表情的狀態,我問朋友是不是給少了對方不高興?他告訴我德國人就那樣,他笑不笑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情和意願,而不取決於你的行為。

我發現,越是在文化上「個人本位」強的地方,服務給人帶來的「地位感」越弱。中國人本位強於日本,而美國則強於歐洲。在中國和日本沒有小費文化,日本人甚至覺得小費是一種恥辱,而在美國,小費是強制收取的。

當然,我做這種對比僅僅是和大家一起探討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從沒說哪種更好。如果非要說,我覺得在歐洲做一個普通人更好,因為你根本不用做什麼情緒勞動;在日本和中國,消費者會感覺到更超值。

但是在日本,也許是服務業標準太多,導致精神壓力過大。從事服務業的人越來越少,使企業不得不降低標準。日本的年輕人受歐美文化影響,也越來越質疑「顧客就是上帝」的觀念,這或許也將走入一種平衡。

而在我的觀察下,歐洲社會更加扁平,很多人會選擇一輩子做服務業。以東亞人的觀念,出賣體力和服務別人的職業往往低人一等,但在歐洲職業歧視很淡,因為大家都差不太多,無論是地位還是收入。

遇到在海外服務體驗不好的情況,我的建議是大家不用忍著,該不給小費或者投訴都可以。但是呢,沒必要老往種族歧視的方面去想。既然出了國門,不管怎麼說,理解其它國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還是一件有趣的事!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麟閣經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12/2042594.html